分享

元朝的最后几天:皇帝选择逃跑,太监却痛哭流涕

 育儿百科大全 2016-07-25

文/邓海春 

洪武元年(1368),也就是至正二十八年,闰七月二十八日夜晚,元顺帝携皇后奇氏,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以及后宫、大臣等,仓皇逃出大都,直奔上都。四天之后,也就是八月二日,徐达攻破大都齐化门。八月十五日,顺帝抵达上都,他恐怕不会意识到,就在这短短17天之中,大元王朝的历史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为史学家眼中,至正二十八年八月二日就是大元王朝在汉地统治的结束,此后残存的元朝势力仍旧在北边继续活动,是为“北元”。

元朝的最后几天:皇帝选择逃跑,太监却痛哭流涕

 受到战乱影响,对元顺帝退出大都的前后经过,元代史官的记载比较简略,明人修《元史》也语焉不详。多亏了一位任职枢密院的汉人官员刘佶,他随元顺帝一起逃往上都,他把当时以及随后几年的经历写成了一本叫《北巡私记》的小书。我们根据此书内容,介绍一下这段隐微的历史。

元朝的最后几天:皇帝选择逃跑,太监却痛哭流涕

元顺帝是怎样预备出逃的呢? 

其实他早有定计。只不过顺帝本心希望索性将政权交给其子爱猷识理达腊,自己退居高丽济州岛,但现在高丽既不可往,除上都之外,别无去处。故此就在至正二十八年闰七月二十八日,顺帝在清宁殿召见群臣,并集齐后宫妃子、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及太子妃等人,当众表示准备出逃上都。大臣之中,有中书省左丞相失列门、知枢密院事哈刺章等人力劝顺帝不可北逃。

 知枢密院事哈刺章是脱脱丞相的长子,为人比较正直,有乃父之遗风。听到顺帝打算出逃的计划,哈刺章表示,现在明军已经拿下通州,只要顺帝一出大都,大都的留守兵将势必士气低落,大都定然陷落,以后再想夺回,真可谓势比登天。当年蒙古灭金,正是因为金宣宗畏惧蒙古兵强,故此南迁至汴梁,导致金中都失守。今天如要迁都上都,正是重蹈亡金覆辙。顺帝说道:“朕派也速带着全部兵马在直沽迎击明军,结果也速溃败而归。现在我们手中除去大都守备兵将,剩下的都是刚从前线跑回来的残兵败将,扩廓帖木儿现在还在山西,你们让朕拿什么去抵抗明军!"

 宦官赵伯颜不花痛哭流涕,劝谏顺帝道:“天下是世祖皇帝的天下,陛下应当死守才是,怎么能够弃之不顾呢!微臣愿为社稷报效死力,请将城中兵马和陛下身边的怯薛都调配给微臣,微臣愿意为陛下出城一战,不死不归!”无奈顺帝去意已决,对众大臣表示“朕决不可以学宋朝的徽、钦二帝那样,坐等明军把朕俘虏!”众人只得悻悻而散。 

元朝的最后几天:皇帝选择逃跑,太监却痛哭流涕

据刘佶记载,他当时任职枢密院,但因身份低微,不能与闻朝议。等到顺帝命群臣退班,知枢密院事哈刺章从清宁殿退出时,刘佶上去询问情况,哈刺章不答,痛哭而去。又去询问中书省左丞相庆童。庆童素有老成干练之名,此时也满脸忧色,告知大体情况之后,长叹一声道:“我已经知道自己将死于何处了,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出宫之后,哈刺章找到刘佶,将他带到隐秘之处问道:“今晚宫中会有所动作,你有什么打算?”刘佶心领神会,答道:“朝廷有何打算我不敢过问,只愿跟随在您左右,不知可否?”哈刺章点头离去。 

从刘佶这段记载来看,顺帝预备北逃一事,极为隐秘,只在事先通知了一些重要的大臣,并未打算声张出去。当夜晚间,顺帝下诏以淮王帖木儿不花监国,中书省左丞相庆童协助淮王留守大都,负责防御明军。三更时分,顺帝自带后妃及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等人出健德门,直奔上都而去。百官随行者有中书省右丞相失列门、中书平章政事臧家奴、中书右丞定住、参知政事哈海、翰林学士承旨李百家奴、知枢密院事哈刺章、知枢密院事王宏远等等100 余人。刘佶事先已得哈刺章的通知,所以提前做好预备,骑马在道中等候,遇到百官随行经过,于是一同上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