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只要你过得没我好》序 孤叟

 蓝剑庄稼汉 2016-07-25
                                             《只要你过得没我好》序

        “只要你过得没我好”,这个话题听起来很阴暗,很不舒服。细咂摩却意味深长,难以弃之不顾。话题不是我想出来的。最近看到一篇短文《朋友群里的负能量,只要你过得没我好!》。文中以几个小段子揭示了朋友圈里,包括同事、同学、闺蜜、发小等之间存在的嫉妒、攀比、看笑话等猥琐现象。事实上,这是比较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除了父母与子女,其他任何关系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唯恐别人比自己强。我有一个老同事,人缘很好,为人却很强势,多次在公开场合宣称:见不得任何人在任何方面比自己好。话说得很坦诚、强硬,让人一时难以接受,但却反应了大多数人潜藏的心理。看到自己身边的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便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难受的感觉,并随之出现一些消极行为。比如,自己种的菜没有邻居的菜长得好,路过邻居菜地时,忍不住对那几株长得特好的菜踹上几脚,这种“见不得别人好”的行为是人类忌妒情感的一种表现。   
        忌妒情感从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关系中孕育,其根源在于占有欲没有得到满足。在面对“人好我差,人有我无”时,心里便不是滋味,潜意识中希望占有属于别人的东西。当无法占有别人的东西时,便去破坏别人的东西,力图把别人拉回到和自己一样的起跑线上。嫉妒人的人常有挫折感、自卑感和忿忿不平的情绪,这种情绪很容易互相感染,所以,他们很容易抱团去对付那些优秀的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就是这个原因。 
        见不得你考上知名高校,见不得他初入职场得到领导提拔,见不得她40岁不到实现财务自由.....。“见不得人好”可以说是一个全民级的现象。我们都禁锢在自己的人生发展进度条里,“见不得”那些进度条走的比我们快的人。“除了父母至爱以外,世上几乎没有人会发自内心地为你的进步感到高兴”,这说的是个大实话。
        当一些不合时宜的行为落在自己的父母或儿女身上时,我们就能理解。一旦落在“其他人”身上,就成了需要被嘲讽的大傻逼。也难怪有的人感觉只要跨出家门,外面世界充满了恶意。因此,有人认为不要轻易把“自己的好”展示给别人,自己没事儿偷着乐就行了。我们有太多人,并不在意别人用怎样的的眼光看自己,却时时刻刻关注着别人是否过得比自己好。
        金庸笔下的西毒欧阳锋有一句充满哲理的话: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嫉妒。我不会介意其他人怎么看我,我只不过不想别人比我更开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