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公考之路”2014年 地方组14号 花开无声,叶落无痕,那些年走过的公考路。

 留落孙山 2016-07-25
花开无声,叶落无痕,那些年走过的公考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写在前面的碎碎念
    楼主是公考二战上岸(山东省考上岸),三次国考两次省考一次事业编考试,共计六次考编历程,没有论坛其他版友那么丰富的公考经历,也没有论坛大神那么丰富的公考经验。在入职即将满两周年之际,一点笔墨,些许文字,纪念那些年走过的公考路。
    12年国考:未进面。大四时期,受制于专业前景,我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备战研究生考试,期望进一步提高学历学位。这次国考更多的是作为研究生考试不测时的退路,因而无论是准备时间还是重视程度都不是很充分。凌冽的冬风,寒冷的冬季,飘落的雪花,如期而至的国考。现在回想第一次公考,记忆已经有些模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理想化策略带来的是两手都没抓好。研究生面试败北,意料之外;第一次公考之旅以110分冒头被某地国税职位拒之面试门外,情理之中。
    12年省考:顺利上岸。那年的山东,不知道因何缘故,紧随江苏省的步伐,退出联考,独自组织,且考试时间比往年早了近一个月。借着国考的积累还没有完全忘掉,重新拿起资料、真题,继续在公考路上奔走。133.5分,笔试第一入围面试。经过某培训机构为期7天的实战练习后,面试86.4分,笔面双第一,顺利成为某市直单位捆绑职位录取公示名单中的一员(五个市直部门联合招5人,千余人报名,录取后选择岗位)。然而,录取后的选岗却让我一直难以释怀,当然这是后话。12年的国考、联考历程已详细写过,这次不再赘述。
    12年事业编考试:进面放弃。由于当初省考面试还未进行,为了给自己上一份双保险,报名参加了家乡所在城市的事业编考试。和公考比,这次事业编考试无论是在考试环节、所走程序还是考试形式、考试内容等均有所不同。考试采取的是现场报名,为期七天。户籍限制阻挡了外地考生的到来,但大专以上学历皆可报名的报名条件依然吸引了大批本地人参加。浩浩荡荡的报名考生从报名窗口一直排到人力资源市场外,现场采集信息,填写报名表,交纳考试费用,准考证待人社局盖章后于大约一周后发放(地方特色)。现场领取准考证那天,天气阴沉沉,下起了雨。窗口前依旧是之前的人社局工作人员,并进行了分组,分别发放不同职位的准考证。或许是天气原因,也或许是规定了只准当天上午领取准考证,考生们都略显焦急。随着人流,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终于领到了准考证。事业编考试流程显得并不如公务员考试规范。考场安排在了某中学内进行,试卷是行测、申论的混合体,前面是行测题,后面是申论题,一上午答完。最终成绩如期在人力资源市场外的公示栏张贴公示,楼主笔试成绩156分(总分200分),排名第二(捆绑职位10人,30人进面)进入面试,但因省考面试已通过而放弃了这次面试机会。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3年国考:未进面。因12年选岗时对5个部门不了解,选择了某个看起来名头很大且经常被社会及群众误解,实际上异常忙碌、内部复杂的经济部门,于是萌生了二次上岸的想法。此后的三次公考受限于试用期限制、服务期限限制,更多的是练兵试探性质的考试。单位内备考氛围比较浓厚,年轻人们对单位内部的一些状况早有不满,通过考试跳出则是最为现实的路径。12年,是单位最忙的的年份之一,这一年某个大项目的招标、实施、验收持续半年有余,严重压缩了楼主的备考时间,系统做完一套真题都成为奢望。就在这样零零碎碎地备考中迎来了国考。几个同事一起结伴来到考点之一的济南,分头奔赴考点。熙熙攘攘的考生人流、趁机涨价的宾馆出租、蹲坐着趁考试前补习发出的轻微读书声都提示着公考路的坎坷不易。上午行测,下午申论,考完试回到家已是深夜。最终行测60多分,申论40多分,总分109分,未进面试。
    13年联考:进面放弃。在职公考和全职公考各有利弊,全职公考的复习时间更加充足,为系统全面的学习、备考提供了基本的可能,而在职公考则受到现实工作的重重影响。但在职公考却可以利用所在单位的资源,为备考提供助力,比如楼主就曾经利用管理打印机等办公用品的便利打印公考资料真题等,用掉了单位不少A4纸,打印机内的墨粉也耗掉不少。楼主是在办公室工作,经常会有企业及其他单位的人进进出出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办公室主任兼着审批大厅主任,来的人基本都是找他的),且工作杂乱繁琐,只能在晚上回家及周末学习备考。这是楼主参加的第一次联考,考试地点也转移到了更为熟悉的家乡地市,受悲催的冷门政治专业限制,只能报了三不限的安监局综合管理职位。搭着同事的顺风车,提前一天看考场,找宾馆。还是熟悉的校园,还是熟悉的场景(12年省考时的考点),只是岁月的年轮无声无息间又划过了一轮。看着进入考场,又走出来的考生,有的面孔已不再年轻。这次联考的考题相对国考,显得容易些,成绩出来后,也出现很多高分。楼主行测75.4,申论62,总分137.4分,进入市安监局职位面试,后因怕违规报考泄露被查而造成五年禁考(个人经历里填写了目前待业,属不诚实信息),而放弃面试。
    14年国考:未进面。因为专业比较冷门,在报考时不得不选择了三不限的职位:国家民委,没想到这个职位居然成了这次国考中的万人坑。在考试报名的时候,同事就提醒我,一定抓紧尽早选择考点等,小心把你发配到最远的青岛去,然而我却没有往心里去,于是最终遭报应了。在选择考点时,距离最近的济南考点早早就报满,楼主无奈选择了相对较近的淄博考点。考试即将来临之际,单位却异常的忙碌,连续几个项目的申报、验收让整个单位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为了考前准备事宜,提前给办公室主任请了半天假并顺利获准,但却在分管领导那里遇到了问题。由于太忙,单位人手不够用,她不愿意放我走,甚至想占楼主周六的半天假期。还好有领导紧急从下属事业单位调来两个同志,顶替了本来属于楼主的工作,才让楼主顺利成行。抵达淄博时已是周六傍晚,熙熙攘攘的人流,陌生的城市,阴沉沉的天气,打点好五脏六腑,来到预定好的旅馆时,时针已经指向了九。天公不作美,考试那天下起了雨,路上洒满了落叶,平添几分萧瑟意境。考场里低矮的课桌、板凳以及一看就是小朋友做的黑板画无不告诉这是一所小学。考完试紧急往回赶,在候车室遇到了几个考友,且是同一列客车,于是结伴回家,回到家已是凌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mp3=1]http://www./music/18719929.mp3[/mp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