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4月6日)全国电子商务质量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杭州成立,中国电商迎来标准化时代,阿里巴巴集团主席马云也亲自到场支持,并发表讲话。 马云的发言,似乎总结了他把阿里巴巴集团从初创公司,带往全球电子商务巨擘的心路历程,也揭示了这个大型集团未来的发展方向:“标准和创新是太极的两面。创新一开始一定是不标准的;标准一定是把创新的成果加以推广。标准和创新,是此消彼长,生生不息。如果创新是立足未来,那么标准就是总结过去,“标准化”其实是一件总结过去、面向未来的工作。” 以下是马云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经《天下网商》编辑: 电子商务发展到今天,从行业总体来看,在我国社会零售总额中的比重增长很快;如果单以阿里巴巴一家为例,我们在前几天实现了年销售额3万亿元,这个数字的意义在于,阿里巴巴线上销售已经超过代表传统线下零售业巅峰的沃尔玛。正如沃尔玛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从零售业开始,但从未局限在零售业,而是要深远得多;电子商务对未来的改变也不仅仅局限在互联网零售,而是会影响到社会生态的方方面面。正因为如此,电子商务在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后,今天到了一个十字路口,需要从“不标准”走向“标准化”,从一个孩子走向成熟。
简单说,标准化就是把少数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合理的经验分享出来,让多数人享受到好处。比如说,全世界的电器都只有两种标准,220伏和110伏;全世界的五线谱都是一样的画蝌蚪;全世界的孩子学画画都从三原色开始;如果一个标准的确十分重要,关系重大,那就上升为国策,比如九年制义务教育、比如计划生育。
标准和创新是太极的两面。创新一开始一定是不标准的;标准一定是把创新的成果加以推广。标准和创新,是此消彼长,生生不息。如果创新是立足未来,那么标准就是总结过去,“标准化”其实是一件总结过去、面向未来的工作。 企业自己就是是标准化的主体之一,企业要把这个使命主动承担起来。一家优秀的企业,一定是探索出先进标准的企业。评价一家企业,最后一定不是看这家企业赚了多少钱、贡献了多少税收、多少gdp,评价的标准之一是看这家企业有没有创造出可以推动行业进步、甚至人类进步的标准。
标准代表了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在阿里巴巴平台上,什么能卖,什么不能卖,炒信不可以,卖假货不可以,这是标准,也是商业价值观。阿里巴巴贡献出来的经验和标准,也许可以比企业本身存在102年更长。
第三次技术革命,带来了“聪明的标准”。因为数据时代,标准可能不再是人类通过经验模糊的总结,而是机器深度学习之后的数据分析得来。这样的标准一定会更聪明。
产品抽检合格率这样的提法,将来会消失。传统的检查办法没有办法穷尽所有商品,只能抽取样品,再计算出一个合格率;但是围棋人机大战后,我们都看到了,计算机把围棋的可能性都可以穷尽,数据时代的产品监管,是通过各种维度的数据模型精准打击,要么就是有问题,要么就是没问题,不会再存在合格率、假货率这样的概念。在这方面,阿里巴巴已经在大数据打假上探索出很多标准。 电子商务迈入标准化时代 阿里巴巴参与制定新标准 文/天下网商记者 单金良 今天(4月6日)上午,全国电子商务质量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全标委”)在杭州成立,中国电商迎来标准化时代。而阿里巴巴作为中国最大和最早的电商平台,将凭借十多年来积累,为新标准出谋划策,成为中国电商标准制定的样版和参与者。
阿里巴巴平台首席治理官郑俊芳接受《天下网商》采访时还表示,很期待阿里平台内外的商家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推动电商生态健康发展。 如今,阿里巴巴正式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体,截至2016年3月31日的财年内,超过3万亿元平台成交额相当2015年全国零售市场成交总额的十分之一。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同时,各种问题也随之出现。建立一个可靠的质量管控体系,是阿里从始至终的首要任务。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积累,阿里发现,解决互联网管理难题一定要用互联网手段,而标准化是解决互联网难题的基石。仅商品品质抽检一项,2015年阿里即投入1.3亿元资金。
电商平台质量管理模式与传统企业质量管理模式存在显著的差异,虽然近年来国家标准委先后发布了几十项电子商务相关标准,但对于常用的电子商务业务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亟需制定统一的电子商务管理标准。 除了参与标准制定,阿里还将与众多商家、行业协会以及政府部门沟通合作,积极探索标准落地执行以及电子商务质量协同治理。“阿里巴巴参与电子商务标准设立的根本目的,就是让消费者买的明白,用的放心。”郑俊芳表示。
在执法督查领域,2015年12月,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与阿里等电商平台合作签约,约定双方共同推进企业产品质量承诺工作,协作发布对企业产品质量承诺履行情况检查结果信息。这是质检总局在推进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的创新举措,有利于政府转变职能实施质量社会共治,也有利于电商平台更好地扬优惩劣,以点带面,提升总体产品质量水平。 来源:天下网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