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脾、肾阳虚——真武汤

 中医信者 2016-07-25


【来源】《伤寒论》。

【组成】茯苓12g,炒芍药、炒白术、附子各6g,生姜10g

【用法】水煎,3次分服,每日1剂。

【方解】本方为治疗脾肾阳虚,水气内停的主要方剂。肾为水火之脏,主化气而利水,肾阳不足,则气不化水,故恶寒而小便不利,不渴苔白,脉象沉细。水气内停,则腹痛下利;溢于表,则四肢疼重,或肢体浮肿。寒水内动,上凌心肺,下犯清阳则心悸,头眩。如此种种,虽成因见证各有不同,但都与阳气衰微,水气内停有关,故立温阳利水法以治其本。方中附子大辛大热,温肾阳,祛寒邪之水,为主药;茯苓甘淡渗利,健脾渗湿,以利水邪,生姜辛温,既助附子之温阳祛寒,又伍茯苓以温散水气,均为辅药;白术健脾渗湿,以扶脾之运化;其用白芍者,一是取其利小便,一是取其缓急止腹痛,《本草经》称芍药“主邪气腹痛……止痛,利小便”,或取其敛阴缓急,以解身之眶动,为佐药。综观全方,温中有散,利中有化,脾肾双补,阴水得制,故为脾肾阳虚,寒水为病的有效之剂。

【功效】温阳利水。

【主治】

    1.肾阳衰微,水气内停。见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恶寒腹痛,或肢体水肿,或咳嗽,或呕吐,或下利;口不渴,苔白滑,脉沉细者。

    2.表证过汗,阳气衰微,寒水内动,见心悸,头眩,身润动,振振欲擗地,口不渴,苔白滑,脉沉小者。

【加减】本方为治疗阳气衰微、寒水内停之证的一首良方,在临床应用时,如兼咳嗽者,加干姜、细辛、五味子以温肺化饮兼以敛;兼下利者,去白芍,加干姜以温运脾阳,兼腹胀者加厚朴、草豆、泽泻以行气利水;若呕吐者,去附子,加重生姜用量,以温胃散水止呕。

【禁忌与注意事项】

    1.方中生姜宜按比例使用,不可忽略作药引而用量不足。

    2.真武汤与附子汤药虽只差一味,主治大有不同。真武汤意有温肾以祛在里水气,适用于阳虚水气内停、水肿、心悸、头眩之证;附子汤意在温补以祛经络寒湿,适用于阳虚寒湿侵犯经络,肢体关节疼痛之证。临床医生在临证时,须加以注意。

现代应用

1.产后泄泻

运用真武汤加减治疗产后泄泻,疗效满意。处方:附子-6 g,炒白术、茯苓各15g,炒白芍、五味子、砂仁各9g,炮姜6g。病程长,泄泻较甚者加诃子59g,炒芡实30g,腹痛甚者加乌药、炒小茵香、延胡索各9g;腰膝酸软加炒杜仲、续断各12g,每日1剂。水煎服。治疗结果:42例痊愈(泄泻停止,症状消失),6例好转(泄泻次数减少,症状减轻),2例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本文附病案1例。服药4剂,腹泻止。随访3个月,未复发。

2.阳虚不寐

附子、白芍各9g,生姜15g,白芍、茯苓各12g,龙骨、牡砺(均先)30g,酸枣仁20g。情志不畅,脉弦者,加柴胡、香附;便秘者,加肉从蓉;气虚者,加黄茂、党参;阴虚者,加龟甲、鳖甲。每日1剂,水煎服。症甚用谷维素或地西伴3 --- 5天。用药8-24天,结果:30例中,痊愈20例,显效、有效各5例,总有效率为100%【张祥麟.真武汤加味治疗阳虚不寐30例临床观察.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8,21(1):1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