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巧用色温营造画面氛围

 落岸飞思 2016-07-25

不少照片的画面整体上会呈现出某种强烈的色调,而色温就是专门描述光线颜色,量化画面整体色调的专有名词。


今天,小编将为您简述如何把握色温,控制画面整体色调,赋予画面不同情绪内涵的方法。



在叙述如何掌控、利用色温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关于色温的基础知识。


0

色温的定义



光学上的色温,是指将一块黑体进行加热,黑体的颜色将产生黑-红-黄-白-蓝的变化,将每种颜色对应的温度定义为该颜色的色温。


也就是说,光学里的色温,是暖色系色温低,而冷色系色温高的。


而在摄影中,色温的定义基于相机的色温补偿值,与光学上的色温定义正好相反,暖色调最高而冷色调最低。


摄影术语中的色温,暖色调色温最高


我们玩摄影的,当然是以摄影学中的色温定义为准,千万要注意和光学中的色温相区分,学物理的影友们尤其需要注意。


1

颜色心理学



基本了解摄影学色温的定义后,我们再来说说不同色温下的画面色调,会给画面赋予什么样的情感,


在人类固有的文化心理中,不同的颜色被赋予了不同的情感内涵,这就是颜色心理学。以下是一些常见颜色所代表的情感。


红色,是接近火焰的颜色,能给我们一种“温暖”感;同时,红色又是血液的颜色,会同时给我们带来“激情”这样的正面情感和“血腥暴力”这样的负面情感。



红色与白色混合,便成为了粉红色,但带给人们的心理感受却截然不同。


粉红色首先会给人“女性”“阴柔”的感觉,继而变成“放松”“浪漫”“暧昧”之感。


粉色的房间,充满了暧昧与浪漫


由于颜色与白天的阳光相近,黄色给人以明快、活泼、大气之感,具有很高的被关注度。


此外,亮黄色与黄金的颜色相近,常用于营造奢华土豪的金碧辉煌感。


金碧辉煌的酒店大堂


橙色是红色与红色的混合,受关注度不如红色与黄色高,但也不像红、黄色那么具有侵略性和“刺眼”。


由于颜色上很接近落日和秋天的叶子,橙色容易给人带来温馨、平和、放松的感受。


温馨的车站大厅


蓝色是典型的冷色调,浅蓝色能最有效地制造出寒冷感,常用于表达”淡淡的忧伤“的意境。


而深蓝却不同,由于深蓝色容易让人想起平静的海面和无云的高空,反而会带来平静感。



紫色是自然界中很少出现的颜色,往往具有神秘新奇之感。


而在欧洲,紫红色是一种名贵面料,天鹅绒的颜色,所以也能带来华丽、高贵之感。



绿色位于最“热”的红色和最“冷”的蓝色中央,能让眼睛最舒服而放松。


同时,绿色是植物的颜色,给人以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感觉。



但值得一提的是,人工制品使用绿色,却产生了一股浓浓的不自然感,甚至会让人感觉诡异、恶心。


绿色的家居装饰,让人看着不舒服


我们将浅蓝、绿、紫等给人以“寒冷”感的颜色称为冷色系。


将色温调低至冷色系,能给画面赋予阴沉、昏暗等负面情绪,但也能赋予画面宁静、平和感,一切取决于你要表达的主题。



荒野上的飞机废墟,画面显得冷清而压抑



蓝色的湖面与天空,十分宁静


于此相对,暖色调则多用于活泼、开心、动感画面的拍摄。


竞技体育类摄影,基本上都会采用暖色调


通过控制色温,调节不同的整体画面色调,我们能有效地赋予画面不同的情感。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一些赋予画面不同色温的简单办法。


2

手动调整白平衡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开启相机的自动白平衡,是相机拍摄的画面更为“真实”。


但如果我们需要调整色温,赋予画面不同情感,就需要关闭自动白平衡,然后手动调整白平衡数值,或使用预设的白平衡模式。


通过手动调整白平衡,我们可以有效地、全局性地改变画面的色温。



3

把握自然光照条件


手动调整白平衡,对改变色温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并不能大幅改变环境中的色调。红色的晚霞,无论如何调低色温,仍会呈现红色。


这就要求我们在拍摄时,首先应当利用好不同时间下的不同自然光条件。


清晨的微光中,画面本身就具有冷色调,再略微调低一些色温,画面冷色调十足,将静谧平和之感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太阳在准备落山时,黄色会慢慢减少,画面色调从黄白色变为橙色继而变为红色,随后红色调再减少,画面变为蓝色,灰色。


而日出时天空的颜色变化和日落时正好相反。


在拍摄日落时,你想要什么样的画面色调?那就把握一下日落过程中的不同时机吧。



4

人造光源



拍摄人像、静物乃至微距时,由于取景范围较小,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光源颜色来赋予画面不同色温。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调整照明光源的颜色,或更直接的,给闪光灯贴上不同颜色的滤纸。



在拍静物和微距时,更可以人为更换背景颜色,以增强画面的整体氛围。


例如。使用黑色卡纸,使微距昆虫的背景变成黑色。




5

后期处理



后期处理也是可以尝试的一种色温调整法。


要添加整体色调,你可以新建一个纯色图层,然后调整其透明度与填充度;也可以再色相/饱和度一栏里进行调整。


后期法很有效,但仍有很大的局限性。自然风光的光源、颜色过于复杂,后期法经常会顾此失彼,导致画面出现异常。



如上图,右图是原图,左图是用后期强行给画面添加冷色调的结果。可以看到,主画面确实变成了冷色调。但与此同时,天上蓝色的云层变成了诡异的绿色,极其难看。


就算你技术很高超,悖逆自然光条件的色温调整还是非常繁琐费力的,有那技术和功夫,前期好好不行吗?


再次强调一个摄影谚语:能在前期解决的事情,就不要留到后期。


以上就是今天要为您介绍的,利用色温营造画面氛围的方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一期再见。









面对不同的拍摄对象,当然应该使用不同的策略。


如何选材、取景、构图、用光?


本书将结合众多精彩案例,让您轻松应对不同拍摄主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