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能不忆江南——漫说扬州和杭州

 tnj660630 2016-07-26

作者简介:韦明铧,文化学者,一级作家,扬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扬州市老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扬州市政协常委,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特聘教授,鉴真佛教学院特聘教授。出版著作约六十种,代表作有《浊世苍生》《水土一方》《扬州文化谈片》《扬州戏曲史话》《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等。荣获国家图书奖、华东图书奖、华东田汉戏剧理论奖、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理论奖。



 

在江南这片绮丽温润、富饶繁盛的土地上,散布着许多古老的名城,除了南京、苏州、绍兴、湖州等城市之外,扬州和杭州堪称是江南的地标。两座古城之间有许多共同的经历、相似的风光,也有若干不同的气质、独特的秉赋。

 

古运河畔双星


一条大运河把扬州和杭州紧紧连在一起。扬州是江河交汇的枢纽,杭州是江南运河的终端,自古来两地交往频繁,人文荟萃。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扬州和杭州同时成为运河彩带上的一双夺目的明珠。

杭州在周代以前属“扬州之域”。当然,这个扬州并不完全等同于今天的扬州。但在春秋时期吴越争霸之际,杭州和扬州的命运却几乎是一样的,都曾经历了属越、属吴又属楚的曲折路程。甚至“扬州”和“杭州”的得名也在同一年。隋开皇九年(589),原来的广陵易名扬州,原来的钱塘易名杭州,至今未变。

唐宋时期,扬州和杭州交通发达,经济繁荣,丝绸之路舟楫如云,中外贸易摩肩接踵,两座古城都跻身为全国的名港。宋代之后,扬州和杭州因为消费发达、花钱容易,先后被称为“销金锅”。先是宋人周密说,杭州西湖“日糜金钱,靡有纪极,故杭谚有‘销金锅儿’之号,此语不为过也”;然后清人汪沆说,扬州瘦西湖“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销金锅”本指销金熔银之器,借指那些繁华的都市,其实是极言生活之奢靡、消费之阔绰。

扬州和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布,物产丰富,是典型的江南水乡、鱼米之乡。人称杭州和苏州是天堂,民间素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其实扬州也是天堂,元人汤式《忆维扬》云:“羡江都自古神州,天上人间,楚尾吴头。”《金瓶梅》中甚至有这样的话:“扬州虽好,不是久恋之家。”这都是把扬州比作“天堂”,可与杭州媲美。

但是扬州和杭州也有些不同。清人刘大观说过:“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三者鼎峙,不分轩轾。”这是说杭州、苏州、扬州三座城市的整体风貌有别,杭州以自然山水取胜,扬州以人工造园见长。具体到西湖和瘦西湖,近人易君左曾做过比较:“有人觉得很奇怪,怎么杭州有一个西湖,而扬州有一个瘦西湖呢?你要游过瘦西湖才知道‘瘦’字之妙!不是我们瘦子说瘦子的好处,以美人而论,肥环真不如瘦燕;以食物论,馒头倒也不及花卷。西湖是不瘦不胖,太湖我叫他做‘胖西湖’,扬州瘦西湖真是又媚又俏!假如天下湖光是一副美人的娇面,太湖就好像胭脂般的两颊——东西洞庭绝似一对酒窝,西湖就好像一对剪水的秋波,瘦西湖就好像夹在眉心间的一线‘眉心俏’!”他对西湖、太湖、瘦西湖的美,形容到了极致。正如古人所说的“绿了芭蕉,红了樱桃”一样,现在我们要说“肥了玉环,瘦了飞燕”。环肥燕瘦,扬州和杭州不过是各美其美而已。

扬州和杭州之间,有一些学术上的有趣交集。比如广陵潮的所在地,有人说在扬州,有人说在浙江。有两种具体的说法很有意思,一是说广陵潮在扬州的曲江,而“曲江”就是“浙江”(曲、折是一个意思),所以“曲江观涛”是指“浙江观潮”;一说钱塘江边有个很小的地方叫做“广陵”,所以“浙江潮”又叫做“广陵潮”。虽然各抒己见,也是一段因缘。

扬州人和杭州人虽然同处江南,城市性格并不相同。“扬虚子”和“杭铁头”的雅号,流传了百年之久,不无发人深省之处。久居红尘,易染浮夸之风,曾为临安,蕴含倔强之气,这也是两地民风的微妙区别。我曾用两句话概括两地的风气:“南宋的偏安,织成了杭州西湖的千载盛装;大清的兴隆,妆点着扬州瘦西湖的百年笑靥。西湖好比雍容华丽的贵妇,阅尽了沧海桑田;瘦西湖宛如精雕细琢的少女,承载着富贵风雅。”


 

借来西湖一角


扬州瘦西湖的名字,是从杭州西湖而来的,这一点扬州人并不讳言。瘦西湖有一副著名的楹联:“借取西湖一角,堪夸其瘦;移来金山半点,何借乎小。”意思非常好,惟一遗憾的是上下联末字都是仄声。其实只需略动数字,变成“移取金山半点,虽小何惜;借来西湖一角,其瘦堪夸”,就合乎对联的平仄了。
从雷峰塔俯瞰西湖,可以领略西湖的辽阔。瘦西湖则没有这么汪洋恣肆,它甚至不能称作湖。瘦西湖是一条长长的、弯弯的河,本来是古代的护城河,所以名字叫保障河或炮山河。保障河和炮山河都太一般、太平实,平凡得教人记不住。幸而有人灵机一动,发现了它的河身之“瘦”和位置之“西”竟有文章可做,故而给新它起了一个娇媚的芳名——瘦西湖。应该承认,瘦西湖的名字多少沾了西湖的光。白居易《春题湖上》诗云:“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杭州西湖对于诗人竟有如此的魅力。
杭州西湖的定名,也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最早的记载,如《汉书·地理志》说:“武林山,武林水所到之处出。”武林山即今灵隐、天竺一带群山的总称,而发源于这一带的南涧、北涧等山涧汇合为金沙涧,东流注入西湖,才形成西湖。因此,“武林水”是最早见于记载的西湖的名字。郦道元《水经注》说:“县南江侧,有明圣湖。父老传言,湖有金牛,古见之,神化不测,湖取名焉。”这又衍生出西湖较早的两个古称:明圣湖和金牛湖。“西湖”的名字是由于早先的钱塘县城,在隋以后从湖西迁到了湖东,原来在城东的钱塘湖便位于城西了。湖居城西,故名“西湖”,这和全国各地的西湖是一样的。
杭州西湖毕竟太有名了,于是各处就有了许多西湖。古人云:“天下西湖三十六”,是形容天下西湖之多。清人陆以湉《冷庐杂识》云:“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杭州最著。”天下三十六西湖,并不包括扬州。但有一点,扬州人应该感到自豪的:“西湖”虽多,“瘦西湖”却独此一家!因此我们不可数典忘祖,忘了最早提起“瘦西湖”名字的那个杭州人——汪沆。
汪沆这个名字差不多被我们淡忘了。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原来他是康乾间的杭州人,他和当时许多杭州文人一样,经常来扬州长住。有一次游览红桥风光之后,汪沆信笔写下《红桥秋褉词》,云:“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从此,瘦西湖的大名便风行天下。
平心而论,西湖和瘦西湖在若干方面其实有十分相似的美。西湖有“苏堤春晓”,瘦西湖有“长堤春柳”,意境相同,都以长堤和垂柳作为美景的主要元素。西湖有“梅坞春早”,瘦西湖有“梅岭春深”,着眼一样,都把梅花作为春天的基本象征。西湖的“断桥残雪”与瘦西湖的“虹桥修禊”,内涵虽然不同,却都借桥为平台,有异曲同工之妙。西湖和瘦西湖的沿岸,都遍植桃柳,形成“一株杨柳一株桃”的景观,更是惊人的一致。
但是,西湖和瘦西湖不同的地方也很多。西湖在唐宋就出了名,时光跨越千载;瘦西湖到明清才成气候,毕竟算是后生。西湖一泓碧波,宛如天然形成的宝石;瘦西湖蜿蜒数里,好似人工串成的珍珠。提起西湖,人们会联想到南宋偏安、宋金之战、忠奸斗争、山河破碎等历史风云,从而产生一种厚重感。尤其是前人的一首“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能把游客的意兴顿时变得萧瑟起来。而提起瘦西湖则不会有这种情绪滋生,相反更多地会联想到两淮盐商、康乾南巡、风月歌舞、太平盛世,从而产生一种及时行乐的浪漫情怀。瘦西湖有的是风亭、月观、琴室、吹台一类令人心旷神怡的建筑,唯独缺少岳坟一类悲剧色彩的人文景观。而西湖有了岳坟,有了武松墓和秋瑾墓,轻柔的湖水中便暗含了一种凛冽的风骨。
现在,扬州瘦西湖和杭州西湖都已成了世界遗产

 

青史流传千载



 

扬州和杭州的万种风情,一半借力于湖山之美,一半得益于人文之美。而两地在人文方面的关系,实在不同寻常。
远的像吴王夫差,我们暂且不论。他曾是江南霸主,当两地还不叫扬州和杭州的时候,都是吴王的臣民。到了唐代,无数诗人往来于扬州和杭州之间,比如白居易。白居易为扬州和杭州写下了千古流传的诗篇,他的《长相思》咏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词中写一位怀人的女子,在朦胧的月色下,映入她眼帘的山水都充满了哀愁。前人评说此词好似“晴空冰柱”,通体虚明,不着迹象,而又含情无际。由汴水而泗水而长江,心逐流波,愈行愈远,直到天末吴山,仍是点点愁痕,“吴山点点愁”可谓字字精警。有人说,白居易的这首词,其实是写的钱塘风景。但也有人指出,瓜州即瓜州渡,在今扬州之南,与钱塘相去甚远。
白居易与杭州的关系更深。长庆年间,自居易任杭州刺史。他一到杭州,就把兴修水利作为任内的一件大事,筑钱塘湖堤成为自居易的重要政绩。白居易来杭州时,西湖上原已有堤,但年久失修,加上堤身较低,起不到蓄水排洪的作用。因此他亲自主持修建拦湖大堤。这条大堤不仅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还促进了交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据考证,现在西湖上的“白堤”并非当时自居易所筑,但人们为了纪念自居易,还是把西湖中的那条堤称为“白堤”。许多年之后,年迈的白居易在洛阳遥望杭州,写下动情的诗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在白居易的心中,永远是人生旅途中最美的风景。
到宋代,有一位负有盛名的文人先后在杭州、扬州做过太守。他就是苏东坡。元祐四年(1089),苏东坡任杭州知州,再度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淤泥,堆成一道长堤,人称“苏堤”,堤上有桥,堤边植树,西湖因而更美。三年后,元祐七年(1092),苏东坡来到扬州主政。苏东坡在扬州的时间前后也只半年,除了人们熟知的废除万花会是他在扬州的政绩之外,此外还有两件事值得一说,一是免除扬州农民积欠赋税之苦,二是准许漕船水手捎带货物之便。苏东坡在扬杭两州的政绩,让当地人笑逐颜开。
历史上扬州和杭州之间的人文交往,留下了很多动人的故事。明代扬州才女冯小青,嫁到杭州后,因遇人不淑,独守孤山,她的身世感动了几代人。西湖孤山有冯小青墓,与苏小小墓同为游人凭吊,后人为冯小青谱写的剧本就有二十多种。清代杭州画家金冬心,长期寓居扬州,与郑板桥等人志趣相投,引为同道,被列为扬州八怪之首。他在扬州栖身的西方寺,现已辟为扬州八怪纪念馆,他的弟子罗聘也是八怪之一。扬州学派领袖阮元曾任浙江巡抚,在杭州享有盛誉。西湖有三岛,即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其中阮公墩面积最小,历史最短,但却寄寓了杭州人对阮公的敬爱。阮元曾主持西湖疏浚工程,以湖中之泥堆积成岛,所以杭州人以他的名字命名该岛。浙西词派中坚厉鹗,是清代著名诗人、学者,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他和扬州盐商马曰琯、马曰璐兄弟交好。马氏家中藏书极富,文人名士纷纷来游,厉鹗也年年相访,成为马家常客。在马氏小玲珑山馆里,他博览群书,结社吟诗,几无虚日,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一段光阴,他的名著《宋诗纪事》就是在扬州小玲珑山馆撰写的。
扬州和杭州之间的故事实在太多。扬州学者汪中在杭州校书,殚精竭虑,病逝西湖。杭州文士丁敬在扬州游学,开山浙派,誉满广陵。这些故事像古运河水一样,滔滔不绝,熠熠生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