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苏州,有这样一座古镇,他们把雕刻融进了生活

 汉高周老师 2016-07-26

在苏州,有这样一座古镇,他们把雕刻融进了生活



苏州是中国工艺最为繁盛的地区,明代的工艺美术就极为发达,涌现一大批闻名全国的能工巧匠,“苏作工艺”也成为中国精细典雅艺术风格的代表。




▲苏作工艺家具


到了今天,心灵手巧的苏州人依然坚守着工艺美术阵地,并不断发展和创新,成为苏州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光福镇,便是苏州工艺的一个代表地区。             




吴中区光福镇地处苏州西部太湖之滨,工艺雕刻文化历史悠久,形成了以玉雕、红木雕、核雕、佛雕为主要特色的“四大雕刻”



▲苏州光福古镇

调查显示,光福镇玉雕、红木雕、核雕、佛雕四大类雕刻的从业者共有5793人,超过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这其中,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以及高级工艺美术师11人,工艺美术师32人老、中、青三代雕刻艺人共同支撑光福四大雕刻产业。

玉雕


玉雕古称琢玉。光福玉雕作为苏州玉雕的分支,与“苏作工”同为一脉,苏州玉雕业自古繁华。辛亥革命后,社会风俗发生变化,玉雕业凋零。解放后,玉雕业慢慢得以恢复。至90年代,光福的玉器生产进入高潮。为大力发展玉器生产,为玉器生产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光福镇政府在光福新区开辟建设工艺街,玉器生产形成规模。


红木雕


明代,“苏式”家具生产十分兴盛,有专门的手工业作坊。因材料以红木为主,故称红木作。作铺内又有木工、雕刻、油漆等专业分工。


橄榄核雕


核雕技艺是以广东一带的 “乌榄”果核为材料,进行雕刻创作。苏州核雕工艺精巧,造型活泼,线条明晰,风格细腻,集中反映了苏州工艺雕刻“精、细、雅”的神奇魅力,是我国微雕杰出代表。


佛像雕刻


▲上海龙华寺千手观音像

苏州佛雕久负盛名,古时不但承接江南各地寺院的神佛造像,还生产家供的各类小佛和菩萨像,时称“苏帮”,与安徽帮、宁波帮、南京帮并称四大流派。

改革开放以来,冲山工艺雕刻师创作的佛教佛像,道教神像及外国神像远销国内外,如上海龙华寺的千手观音、日本的太阳神(大圣金刚)等。


光福核雕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光福玉雕、光福红木雕刻、光福佛雕等都已被列入苏州市及吴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全镇超过十分之一的人靠一把雕刀吃饭,玉、核、木、佛四大类雕刻的销售额占到了全镇GDP的30%。从收购原材料,到加工,到雕刻、到销售,包括雕刻工具制作等,光福四大雕刻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成为光福镇农民的支柱产业。



▲坚守雕刻工艺的光福匠人


光福雕刻规模和质量的提升,

不仅见证了苏州工艺美术的发展,

也是苏州文化产业悄然壮大的一个缩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