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涯·论道”

 旭之龙 2016-07-26
未来梳棉机技术,围绕减少纤维损伤,增加短绒和小杂的排除能力方面,不断地探索改进。

     
东佳206清梳联末台梳棉机上棉箱不向下棉箱下棉 求解决办法 ?
内 容: 我厂东佳206清梳联末台梳棉机上棉箱不向下棉箱下棉,在正常开车的情况下不定时出现上棉箱不往下棉箱下棉,把梳棉机停10多分钟再开车正常。把送棉风机速度降低也正常但开始频繁的堵管道 求解决办法 谢谢

    
适当提高给棉风机的速度

     

这末台的滤尘管道直径是多少?距离滤尘设备多远?

如果这一列梳棉机只有这一末台有问题,我觉得和滤尘的关系大。



这末台的滤尘管道直径是多少?距离滤尘设备多远?

如果这一列梳棉机只有这一末台有问题,我觉得和滤尘的关系大。

这是网友提的技术问题,我帮助转一下,具体实情不清楚。抱歉!


这末台的滤尘管道直径是多少?距离滤尘设备多远?

如果这一列梳棉机只有这一末台有问题,我觉得和滤尘的关系大。

这是两个不相关的两个系统,

    
这是气流分配不当的典型例子。急不得,慢慢调试。首先保证给棉充足,再调整末台棉箱的风压,棉箱不下棉应该是设置风压小,达到压力后不要棉了。但其实没有棉花。

      

这是连续给棉控制系统的压力设定值偏低


     

金属针布齿型规格参数间的相互关系

许鑑良  (东华大学;金轮科创股份有限公司 梳理研究部)

    金属针布齿形规格参数对梳理工艺的影响,彼此密切联系,互相制约。如锡林齿深h6c在一定范围内减小时,锡林针面负荷减轻,梳理作用增强,且有利于齿密增加和前角δc减小但齿深h6c减小到一定程度后,均匀和混和作用减弱,大棉束、块梳理时易损伤纤维,压碎大杂。其他各项参数间亦有类似情况。因此在具体设计金属针布规格参数时,必须根据梳棉机的产量、速度、纺纱特数、纺制纤维的长度、细度及摩擦因数等因素,综合考虑,抓住主要矛盾,善于适当搭配,巧妙组合,处理好抓取握持分梳与释放转移间的矛盾,才能收到良好的工艺效果。

    如设计加工涤纶等化学纤维,纺中特纱,单产1525/台时的锡林金属针布时,应抓住涤纶纤维与金属的摩擦因数大,纤维长,易生静电,易绕锡林的特点,设计齿形释放能力强(浅齿、或负角弧背,或负角驼峰背),有适当前角和密度的针布,如AC2520-01860

    设计加工棉中特纱,单产3040/台时的锡林金属针布时,其特点是加工的纤维常为28 30mm, 公制支数5500 5800的细绒棉,产量和锡林速度较高,所以可设计矮、浅齿,小前角,较密齿的锡林针布,如AC2030-01550

    设计高支纱锡林金属针布时,因高支纱梳机产量和速度都较低,所纺纤维既细又长,对纱的棉结杂质、条干要求高,所以可设计矮齿、小前角,密齿(8501000齿/25.4mm2,齿深较深(0.50.6mm)的直齿形锡林针布,如AC2030-01840

    小锡林梳棉机的锡林针布,因锡林直径小,转速高,离心力很大,道夫转移率特别高,所以应设计前角特别小(δc=55°60°),深齿(h6c=1.01.5mm),针隙大容量和齿密较大的锡林针布。

    在设计高速、高产、重定量针布时,一定要增加道夫的齿隙容纤量,根据定量设计齿深h6D大的道夫针布,采用总高h1D大的针布,如AD4530-01890,甚至AD5030-01890的道夫针布。

    在设计加工低级棉和高含杂原棉的针布时,应针对低级棉和高含杂原棉的基本特点:纤维长度短,纺粗特纱,原棉含杂高,针布嵌破籽问题突出。在锡林速度和产量中等时,可设计δc稍大,齿密Nc较稀,横向密度小(b1c较大),齿深中等的锡林针布,如AC2520-01365;在锡林速度和产量极高时,锡林也可以设计浅齿、小前角,但横向齿密一定要小,齿形释放性强,防止嵌破籽,如AC2030-01365。道夫齿密ND要稀,基部厚(b1D)要大的针布,如AD4530-01890AD5025-02090

针布的规格参数中,前角δ、齿密N和齿深h6均既影响抓取握持分梳,又影响释放转移纤维。在增强抓取握持,减小前角δ时,必须防止释放转移不良,应相应减小齿深或改稀齿密,或设计带负角,或设计驼峰形齿,以兼顾分梳与转移; 当齿深h6减小,提高释放和转移时,必须防止分梳不充分,均匀混和作用减弱,应相应减小前角和设计更密的齿,以防 转移过度,分梳不足。Graf棉纺锡林金属针布向矮、浅、尖、密、小前角方向发展,即是恰当地处理了分梳与转移的矛盾。



3.5分为双区的回转盖板

现代梳棉机回转盖板已大多采用倒转形式,对纤维梳理比较有利,但对节约用棉不利。一些较大棉束刚进入锡林盖板区,即被盖板带出成为盖板花落棉。如果将盖板分为双区(见图5),进入端的盖板正转,使棉束能全部进入锡林盖板区,有较多的机会被分解成单纤维。出口端的盖板倒转,让纤维在锡林盖板区内的后阶段受到较清洁和较小针面负荷的盖板梳理。

3.6梳针式固定盖板

现有的齿条式固定盖板针布是冲齿加工成型的,锯齿的棱边棱角会有一定的锐度,在对纤维进行穿刺和梳理时,形成切割性损伤。梳针式固定盖板采用植入钢针形式,对棉束进行穿刺,由于针体是圆锥形,不会对纤维产生切割,可以减少纤维损伤。

3.7机上吸风采取中间吸的形式

机幅加宽后,对梳棉机上侧面吸风不利。远离吸风口处,吸风作用会显著减弱(见图6)。宽幅梳棉机应当采用中间吸的形式(见图7),可以保持两端吸风一致,有利于更好排除杂质、短绒,减少堵塞,降低能耗。


[/QUOTE]请问方总,双回转盖板之间,先正传和后反转,两者的结合部气流是否会产生涡流?是否会影响结杂排除?l两回转盖板之间的结合部是罩板吗?

     

陈总好,上篇文章是特吕刘工的大作,有时间请他上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许教授是第一个把参与论道的文章发过来的,对梳棉针布的规格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先将许教授整理的金属针布角度术语、名称、代号更改通知科普一下。



金属针布齿型规格参数间的相互关系

许鑑良  (东华大学;金轮科创股份有限公司 梳理研究部)

    金属针布齿形规格参数对梳理工艺的影响,彼此密切联系,互相制约。如锡林齿深h6c在一定范围内减小时,锡林针面负荷减轻,梳理作用增强,且有利于齿密增加和前角δc减小但齿深h6c减小到一定程度后,均匀和混和作用减弱,大棉束、块梳理时易损伤纤维,压碎大杂。其他各项参数间亦有类似情况。因此在具体设计金属针布规格参数时,必须根据梳棉机的产量、速度、纺纱特数、纺制纤维的长度、细度及摩擦因数等因素,综合考虑,抓住主要矛盾,善于适当搭配,巧妙组合,处理好抓取握持分梳与释放转移间的矛盾,才能收到良好的工艺效果。

    如设计加工涤纶等化学纤维,纺中特纱,单产1525/台时的锡林金属针布时,应抓住涤纶纤维与金属的摩擦因数大,纤维长,易生静电,易绕锡林的特点,设计齿形释放能力强(浅齿、或负角弧背,或负角驼峰背),有适当前角和密度的针布,如AC2520-01860

    设计加工棉中特纱,单产3040/台时的锡林金属针布时,其特点是加工的纤维常为28 30mm, 公制支数5500 5800的细绒棉,产量和锡林速度较高,所以可设计矮、浅齿,小前角,较密齿的锡林针布,如AC2030-01550

    设计高支纱锡林金属针布时,因高支纱梳机产量和速度都较低,所纺纤维既细又长,对纱的棉结杂质、条干要求高,所以可设计矮齿、小前角,密齿(8501000齿/25.4mm2,齿深较深(0.50.6mm)的直齿形锡林针布,如AC2030-01840

    小锡林梳棉机的锡林针布,因锡林直径小,转速高,离心力很大,道夫转移率特别高,所以应设计前角特别小(δc=55°60°),深齿(h6c=1.01.5mm),针隙大容量和齿密较大的锡林针布。

    在设计高速、高产、重定量针布时,一定要增加道夫的齿隙容纤量,根据定量设计齿深h6D大的道夫针布,采用总高h1D大的针布,如AD4530-01890,甚至AD5030-01890的道夫针布。

    在设计加工低级棉和高含杂原棉的针布时,应针对低级棉和高含杂原棉的基本特点:纤维长度短,纺粗特纱,原棉含杂高,针布嵌破籽问题突出。在锡林速度和产量中等时,可设计δc稍大,齿密Nc较稀,横向密度小(b1c较大),齿深中等的锡林针布,如AC2520-01365;在锡林速度和产量极高时,锡林也可以设计浅齿、小前角,但横向齿密一定要小,齿形释放性强,防止嵌破籽,如AC2030-01365。道夫齿密ND要稀,基部厚(b1D)要大的针布,如AD4530-01890AD5025-02090

针布的规格参数中,前角δ、齿密N和齿深h6均既影响抓取握持分梳,又影响释放转移纤维。在增强抓取握持,减小前角δ时,必须防止释放转移不良,应相应减小齿深或改稀齿密,或设计带负角,或设计驼峰形齿,以兼顾分梳与转移; 当齿深h6减小,提高释放和转移时,必须防止分梳不充分,均匀混和作用减弱,应相应减小前角和设计更密的齿,以防 转移过度,分梳不足。Graf棉纺锡林金属针布向矮、浅、尖、密、小前角方向发展,即是恰当地处理了分梳与转移的矛盾。


     

齿形方面与格拉芙基本相近了,材质和热处理方面怎么样?

应该还有一定差距。

比如淬火搞不好,造成基部硬度增大,影响包卷后的平整度。


     

请教:过去老清梳联或梳棉机纺棉,锡林与刺辊的速比在1.8到2.1为好,现在小锡林由于速度在650到900r/min,那么其速比都在3.2以上,请问是不是速比3.2比2.1的转移率更好?高速小锡林的速比应该多少为好?纺中特棉。谢谢!


           
我厂使用的是克罗斯洛尔清梳联,锡林直径1016mm.。棉卷(筵棉)含杂1.4,如何改善?两个落棉点尘棒隔距都已调至最大。请教大师了,谢谢!

     
欧怀林老师、HANDANBOHU老师、方志同老师请教你们。我的两个问题可以帮忙解答吗?

     
楼上朋友所提出的问题,重点是锡林与刺衮的速比,关键是改善那一部分的指标,说的不是很清楚。
适当地速比,可以降低纤维损伤,可以做一下几种方案的对比,最好是同一台梳棉机,还要是做跟踪试纺到管纱,做一下综合质量分析数据对比。

  
谢谢HANDANBOHU老师!我的意思是:第一速比是不是越高转移率越好?除杂也越好?第二筵棉含杂1.4,如何改善?

    
新型梳棉机增加了固定分梳板棉网清洁器等,理论上弥补了刺棍梳理不足,降低了纤维损伤。具体还要大量数据分析,比如清钢联梳棉机许多吸点都是密封的,需要量化分析,比如落率多少,落棉当中短绒率,含杂率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