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任新宁:多面指挥的音乐人生
2015-04-05 15:13:43 来源:忻州日报 作者:蒋宁 评论:0 点击:919核心提示: 任新宁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的山西“民歌之乡”河曲,从小他就被家乡的民歌、戏曲、还有“二人台”耳濡目染着。15岁时任新宁考入忻州艺校,自此正式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18岁中专毕业后在北路梆子剧团演奏板胡、二胡,这演奏员一当就是四年…… ![]() 他是山西省著名作曲家, 作品曾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群星奖、电视飞天奖等国家奖十三项、省级奖二百余项。代表作有: 交响序曲《泱泱晋风》、民族管弦乐曲《雁门雄风》、新民乐《塞北风情》、《西部情歌》歌曲《大塞北》、《梨园赋》、《跤乡情歌》;戏曲音乐《琴笳赋》、《杀庙》、《四郎探母》、《李林》……
他是山西省著名的指挥家, 合作过的乐团有中央音乐学院民族乐团、台湾新竹国乐团、广东民族乐团、西安音乐学院民族乐团、天津音乐学院民族乐团、山西大学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民族乐团、山西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民族乐团、大同交响乐团…… 他还是著名的教育家,受聘于 山东大学、山西大学、忻州职业技术学院、晋城职业技术学院任客座教授。 他同时也是忙碌的社会活动家,是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山西省文化厅党组联系的高级专家; 任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山西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山西合唱联盟副主席、山西省音乐家协会笛子学会顾问…… 他从事艺术研究、音乐创作、艺术教育、作曲指挥以及各类型晚会的策划排导等工作从未间断…… 他就是国家一级作曲、山西戏曲职业学院教授任新宁。 认识任新宁老师大约是在2004年的夏天,当时我刚刚到民族乐团工作不久。乐团排练“二人台”音乐会,要参加“晋冀陕蒙四省区二人台调演”,任新宁老师任指挥配器。当时他给我的印象是“二人台”音乐“大师”,民族民间音乐“行家”。在此之后的第二次深度交往便是2008年省晋剧院排演大型古装剧《常家戏楼》,任新宁老师任作曲、配器、指挥,笔者有幸在任新宁老师推荐下参与乐队排练,当时“戏曲专家”这个名词,可以说是笔者脑海中对任老师的真实写照。那次与晋剧的“零距离接触”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让笔者这样的好多民族乐团工作者学习到不少的戏曲音乐常识。后来任新宁老师特意为笔者所在的民族乐团创作了民族管弦乐作品《雁门雄风》和《金鸡起舞》,又让笔者感受了他对于民族音乐作品创作游刃有余的驾驭和对本土音乐的深厚感情。再后来,任新宁老师亲手将自己创作的歌曲作品CD赠送笔者一份,里面的《梨园赋》、《大塞北》和《跤乡情歌》都给笔者留下了挥之不去的深刻印象,尤其是《莜麦开花双穗穗》这首歌早已广为传唱并风靡网络。这些歌曲的旋律不仅仅是好听,最主要的是那地道的山西味道,绝不是一朝一夕炼就的,这足矣说明任新宁对音乐的执着追求、对生活的深厚积淀。 此外,大型民族交响乐《华夏之根》由任新宁老师一手排练,并于2004年9月13号为世界文化论坛首演执棒、为2006年的山西新年音乐会执棒并获得中国音乐最高奖“金唱片奖”。《山西四大梆子交响演唱会》任新宁担任主要的作曲、配器、指挥和艺术总监,此次活动云集全省十几个院团200多人,2006年在北大百年讲堂和全国政协礼堂隆重演出,轰动京城,在山西演出又享誉三晋,后来更成为央视戏曲频道经常播出的保留节目。2010年他又策划、配器、指挥了“上党梆子名家张爱珍演唱会”,演唱会于2012年赴台湾演出,轰动宝岛。 近日,笔者有幸约到任新宁老师,和他一起聊聊他所钟爱的音乐以及他的音乐人生。 任新宁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的山西“民歌之乡”河曲,从小他就被家乡的民歌、戏曲、还有“二人台”耳濡目染着。15岁时任新宁考入忻州艺校,自此正式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18岁中专毕业后在北路梆子剧团演奏板胡、二胡,这演奏员一当就是四年。1978年恢复高考后,他成为山西大学艺术系的大学生,,大学期间的任新宁不仅对自己所学专业精益求精,曾专门到中国音乐学院借读一年向刘明源大师学习板胡演奏。于此同时,他对作曲理论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会跑到作曲系的专业课堂上去听“蹭课”。1982年大学毕业后,任新宁在忻州戏剧研究所工作了许多年,这段工作经历,对于他后来的戏曲音乐创作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出于对音乐的无限热爱,90年代后,已经当了多年原平市文化局副局长、文化中心主任兼文化馆馆长、歌舞团团长的任新宁毅然辞去这么多光鲜的职务回到忻州艺校做起了教务主任、校长助理,后来又到中央音乐学院专门和姚恒璐、郭小虎、刘康华、段平泰、李吉堤等教授学习作曲,和俞峰教授学习指挥。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2003年任新宁作为“人才引进”调入山西省戏曲职业学院工作至今。 笔者:“任老师,我们知道您是我省不可多得的音乐全才,在音乐创作和乐队指挥等方面都很有建树,请您分别谈谈民族乐队、戏曲乐队以及交响乐团指挥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任新宁:“民族乐队、戏曲乐队、交响乐团的相同之处就是指挥的手势、动作、节奏、和声、复调以及音色掌控、气口等等。不同点就很多了,首先民族乐队和戏曲乐队的节奏变化较大,属于弹性节奏,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猴皮筋’;其次要讲究风格韵味,根据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要有不同的处理;另外,戏曲乐队会受到打击乐的控制,所以对打击乐要求会很严格,同时戏曲乐队还要和演员的表演密切配合,这点又等同于歌剧演员与交响乐团的关系。所以说,中西乐队指挥既不同也相通。其实,作为指挥就是起个‘桥梁’的作用,要把演奏员和观众的心沟通在一起,要把音乐最终要表现故事、情境等内容完整的表达出来,就是我常说的‘谱面产生音响、音响产生意想、意想产生形象’。” 笔者:“我们山西是民歌的海洋,也是民乐的海洋,您能对我省民族民间音乐的丰富资源作一个简要的介绍吗?” 任新宁:“我省的民族音乐非常丰厚,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鼓乐有:绛州锣鼓、威风锣鼓、太原锣鼓、闻喜马拉鼓乐、襄汾花鼓、、等等;戏曲有:北路梆子、中路梆子、上党梆子、蒲剧;八音会有:上党八音、晋北鼓吹等;曲艺有:潞安鼓书、忻州大鼓、大同快板、太原莲花落等;小剧种有:二人台、秧歌、道情、罗罗腔、耍孩儿、小花戏、碗碗腔、郿鄠调、落子等几十种;民歌有两万多首。但是这么多的资源却挖掘不够,尤其是真正的反映我们山西本土的民族音乐作品还是太少。” 笔者:“您曾经创作过的作品有很多,像交响序曲《泱泱晋风》、民族管弦乐曲《雁门雄风》、《金鸡起舞》、戏曲《四郎探母》、《常家戏楼》、《山西四大梆子交响演唱会》等等,尤其是您重新编配的吹打乐《大得胜》和《三对面》,曾多次在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世博会、中央电视台、山西电视台演出。还有您将民乐版重新改编为交响乐版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中国首届歌剧节上获得七个奖项,并在国家大剧院、天桥剧场演出多场,且场场爆满。您能谈谈您的音乐创作理念吗?” 任新宁:“我一直都推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理念,就是运用西方的作曲技法,中国的音乐素材来写、来创作。中国的音乐与中国的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有气场、有弹性,像打太极拳。西方的音乐讲究立体化,像做广播操,但弦乐也有滚动式弹性。民族音乐交响化正是借鉴了西洋管弦乐的手法。我非常喜欢尝试各种类型的音乐元素混搭在一起,我曾经在戏曲配器中成功运用了恰恰、伦巴、爵士、探戈、迪斯科、摇滚等不同元素,使原本平淡的旋律注入新的活力。我们人类的一个共同哲学思想就是对‘美’的认识,并且音乐无国界,像我们中国的《梁祝》、和法国的《卡门》就是世界公认的经典作品。我还有一个座右铭,就是‘又好又快’,写在我的书桌上,也算是科学发展观吧。哈哈!” 笔者:“任老师,我知道您在民歌和民间吹打乐方面潜心研究多年,并培养了大批的人才,像民间艺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卢补亮(小狗)、魏明反(小二毛)。现在您又在学校任教多年,那您对艺术类院校学生教育的观念是怎样呢?” 任新宁:“我们山西有着丰厚的音乐资源,也有许多优秀的音乐人才,同时山西的音乐教育规模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各类学校几乎都有音乐专业),近年来,我省推出不少艺术精品,但大多数是借用了外部力量,无论从作曲、导演、舞美、乃至主演全部外请。这说明我们对自身的人才资源挖掘还不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从90年代初回到忻州艺校,从那个时期开始就不断培养出一批一批的艺术人才,2003年又来到省戏校,更是不敢懈怠。我认为学校要做的就是‘教书育人’,我一向教导学生要想学好艺,首先做好人。而针对不同的孩子又需要我们做老师的学会‘因材施教’,比如说,有的孩子天赋好、感觉好,但不勤奋、不刻苦,这就需要有正确的思想来引导他。做老师呢,不仅要掌握大量的、全面的知识还要有趣味性,要善于和学生们沟通。我个人特别反对‘同行是冤家’这种说法,真正的大师是相互学习并且能够成为挚友的。我也教育学生们不要‘眼高手低’,而是‘眼高手更高’。” 笔者:“任老师,作为音乐人,您为许多的企业、部队、学校、机关等等创作了不少的行业歌曲,同时,您还作为策划、导演、总监等参与了电视台众多的大型晚会,通过这些社会活动,您都有哪些感受呢?” 任新宁:“能够为群众文化、军营文化、校园文化做奉献其实是非常荣幸的一件事,不仅为社会做了贡献,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我曾经给一个村写过一首村歌,村子里大字不识几个的老农民张口就能唱,这就需要创作前了解当地的语言习惯、民俗民情。最近我又在为一个现代化的电厂创作厂歌,一般情况下厂歌很容易被写成进行曲式的感觉,通过参观这家企业,我发现这里人文气息浓厚,超低排放,节能环保,于是我写出来的旋律也是亲切的、赞美的。2005年,由我指挥的山西“大运合唱团”赴广州参加全国总工会举办的《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全国合唱比赛,在80多家合唱团体中获银奖第一名的好成绩。当时,我们回到太原,飞机一落地迎接我们的不仅有领导的认可、有鲜花、有媒体的报道,更有人民群众对我任新宁的认可,我想这才是我最大的殊荣。” 笔者:“任老师,采访就要结束了,想听听您近期都有哪些新的计划。” 任新宁:“首先是计划完成民族管弦乐作品《晋北组曲》的创作,第二是要出我自己作品的三个专辑‘声乐作品集’、‘器乐作品集’、‘戏曲音乐集’,再一个就是想择时举办个人作品音乐会。” 笔者:“好,谢谢您任老师,今天的采访很愉快,也让我学习到不少东西,祝愿您的三个愿望都能够很快实现。” ![]() 任新宁在合唱现场 ![]() 音乐指挥任新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