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京都遇见圣保罗,日本艺术家 TOMIE OHTAKE 巴西秘境故居

 老井文摘 2016-07-26

回复“设计”,获30000套装修设计方案




说到巴西 Brasil 这个位于东南美洲的国家,你会联想到什么?是热情奔放的森巴嘉年华会?还是俯瞰城市张开双臂迎接世界各地游客的里约热内卢基督像?早年水手们曾以「鹦鹉之地」称呼巴西,而巴西也以其丰饶之美回报了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创作者们。当出生日本京都的艺术家 Tomie Ohtake 大竹富江,于 1936 年抵达巴西时,感受到的是整个空气中充满了黄色,如朝阳般温暖金黄,或如黄橙落日般发散热力—如此的能量与感受无疑成为她往后创作之路的泉源之一。

 


喜爱上巴西的 Tomie Ohtake,很快便于圣保罗 Sao Paulo 找寻到一个占地 750 平方公尺、极为宽敞且可结合住家与工作室,并有室外庭院的理想居宅。她的创作领域十分广泛,举凡绘画、版画、雕塑、装置甚至大型公共艺术作品;且媒材也涵盖石材、金属、木、陶等等。我们依稀可藉由其鲜明强烈的色彩与几何抽象而具有动势的造型,去辨识出她的作品。

 


Tomie Ohtake 的住宅(由其子 Ruy Ohtake 设计整体建筑),可被视为其艺术创作及生活的共奏呈现;其清水混凝土的建筑本体简练无多余装饰,形成如一大型雕塑般的基底空间,单色的素朴恰好凸显了艺术家数以百计颜色丰富的创作作品。鲜黄、蓝青等接近纯色调的饱满色彩,直接运用于划分空间的墙面或柱体,藉以标示界定出不同区域的边界或者动线,而其各种形式的作品则依其形态,分呈于墙面、天花、桌面、层架、展柜等处。当你造访此处便犹如步入 Tomie Ohtake 的个人美术馆一般,感受着空间、艺术品与自身的对话。

 


艺术家并将其部分创作直接与建筑的内部结构相结合,如混凝土砌成的置物层架;也及将采光天窗作为金属雕塑造形的一部分,于是我们看见自上向下划出的飞驰曲线,室内的作品也满盈沐浴于充足的光线之中;或者将横梁与柱体化为建筑造型的一部分,让整体即便在理性简约中,透过宽度与高度的调整带出开阔或者压缩的空间变化感。

 

 

不论是从经典的钻石椅或曲木椅,到墙面极具东方文化意涵的面具搜藏、桌面上的各式雕塑与模型、角落的植栽花艺、架上繁多的书籍与散落各处的不同瓶罐等,我们得以从空间之中所摆放的种种物品,按图索骥推敲着艺术家 Tomie Ohtake 的品味爱好,拼贴与想象一个艺术家的视角及生活日常。

 

 

我们似乎可从艺术家的居所及作品中,对于色彩的大胆运用感受到其奔放与活力,当然还有工作室桌面大量的模型与数据也可窥见端倪。空间之中较特殊的是以金属及木材打造的厨房,估计是考虑使用机能后而设计成的样貌。

 


极简主义的建筑转至户外后维持一致的灰色主调,让龟背叶、芭蕉、芦荟地不同的绿色植栽交织出热带气候独有的葱郁风貌,展现出有机生命的自然姿态。与其辉映的,除了清凉的蓝色泳池之外,自然还是 Tomie Ohtake 大小错落造型姿态具韵律感或饱满圆融的艺术创作。

 


艺术家 Tomie Ohtake 于 2015 年因心血管疾病逝世,享龄 101 岁,拥有丰沛创作能量的她,留下许多代表性的作品。若有机会到巴西圣保罗,不妨顺道造访 Instituto Tomie Ohtake 看看 Tomie Ohtake 留下的作品,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展览;而走在街头也别忘了仔细找寻,也许你会在下个转角遇见 Tomie Ohtake 的大型公共艺术作品!


图片源自Google,设计吧编辑整理

- END -

转载须知

个人转发至朋友圈无需获得授权。

微信公号请于文章发布转载,

转载时后台回复“转载”二字,

无授权图片的童鞋会被举报的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