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故事 | 真气堂包芳芳:跟师抄方记

 我是张伟亮 2016-07-27

本期推荐人物:包芳芳



包芳芳,谈升入室弟子,拜师于2013年,现为真气堂安宁门诊中医科主管医师,真气堂中医药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执业医师;毕业于甘肃中医学院,是兰州市第二批名中医师带徒继承人,曾在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随多名省级及国家级名老中医学习2009年起随谈昇老师学习至今,发表数篇跟师笔记。擅长治疗月经不调、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乳癖(各种乳腺增生、纤维瘤)、更年期综合症、青春痘;小儿外感、发烧、咳嗽、腹泻、厌食、湿疹、扁桃体肿大以及胃痛(慢性胃炎)、久泻(结肠炎)、失眠、头痛、脱发等。

导引
无论你是否从医、懂医...当你真正热爱这一行的时候,你一定会因为身边的中医故事而受益匪浅。

跟师抄方记


20099月我有幸进入了真气堂,刚开始在灸疗室,后来跟随谈老师抄方。刚开始抄方很激动也很紧张,病人较多,经常写错字及处方写不整齐,在谈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慢慢也就熟练了起来。

最初接触中医,几乎每天都能听到老师讲“辨证论治,时常觉得中医学理论真是太抽象了,所学专业虽然是中医学,但所学课程西医占去很多,越看西医书越觉得中医太抽象,慢慢的也就厌学中医记得在中医院实习期间目睹到的全是高科技的仪器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根本体会不到“辨证论治的应用,于是也就觉得中医没有西医好,比较落后,已经不实用了然而自从走进真气堂跟师抄方之后,慢慢的体会到了中医的“辩证这个深奥博大精深的医学理论体系,准确辩证用药对大病重病的疗效,使我开始对中医肃然起敬。

每每看到患者复诊时说,服药后症状减轻了,或西检指标正常了,甚至有的说我几十年的头痛五剂药后竟然不痛了,再调理一下时,心里总是也跟着患者一起在喜悦,喜悦过后则是更深一次又一次的震撼,中医太伟大了,它直接颠覆了我过去对中医的理解与看法。记得刚开始我把这些想法写在临床笔记中时,老师评到:对中医的不信不只是你,起初我亦如是,后随恩师黄西平临证数载,他精准的脉诊,高妙的辨证水平,典雅的处方风格,很好的疗效直折我心,整个过程就是艺术的表现配上他严谨的医疗作风,令人回肠荡气,真有闻雅乐而生“观止之叹恩师才情高妙,诸艺均佳,尚谦下说,吾才中下,不足为医。何况愚鲁我辈,怎能妄议中医,非中医不行,是我等劣下,岂不惊心乎!”

伴随着每天的抄方,目睹着老师运用中医的辩证体系为患者解除痛苦的过程,内心也坚定了对中医的认可和誓死学中医的信念我们真气堂纯中医思维辨证论治法用“经方治大病,用合方治杂病的神奇疗效,使我对传统医学的整套治疗模式信之入骨。慢慢的我也开始单独坐诊,模仿老师的六经思维,开方用药,部分患者疗效还可以,倍感身心愉悦可是对医治无效尤其是小儿高烧迟迟不退时,让我也心急如焚,束手无策,那种困惑,焦虑使我时刻胆颤心惊。老师也常常教导我:医者,不仅是一份工作,一个职业,更是一生的使命,良心的呈现,要想学好医,可从敬、诚、恒、静入手,终身不怠,可为良医。老师的教诲铭记于心。

在抄方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患者记得20107月来了一位患者五十多岁,自述胆结石多年,西院建议手术摘除,但又恐惧手术,平日不能食油腻,常常右肋区疼,放射后背,疲乏倦怠,爱生闷气,总觉心情不畅,想试用中药调理经老师脉诊后证:此患者太阴虚寒为本,中焦气机升降不灵,胆胃气滞,治宜温中利胆,开方药为附子理中汤加郁金,鱼脑石,金钱草,炒白芍服五剂五日后患者复诊时异常激动,边说边流泪,本想试着缓解一下症状,没想到服药后把结石排出来了,说着从衣服里拿出卫生纸包裹的结石给我们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跪在地上给谈老师连连磕头老师一把扶起,说治病是我的天职,不能这样,我承受不起。

此情景一直浮于心头,胆结石在医院的治疗就是手术切除法,人体的每个脏器本身都有它自身的功能,因为一个小小的结石息肉,或慢性炎症切除脏器,使人体的系统缺失,所谓一脉不合,周身不安,何况脏器切除对身体的影响呢?临床观察,胆切除后很多人时觉胆区不舒,厌油腻甚至性格改变。问及老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或者手术后虽不剧痛,为何仍觉不舒时,老师答:伟大的《黄帝内经》里早就说过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胆切除后不能对肝的谋虑作决断,当然做事总爱思前想后,顾虑重重,一点小事也决定不下来,甚至胆小怕事等,这就是胆虚。

20103月,来一位我们甘肃通渭的患者,是个三岁多的小女孩,因1岁时外感后引起发烧,已断续服西药三年烧不退,住进大医院检查有先天性房间隔缺损,行系统治疗仍低烧不退四处求医,跑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权威级医院花费近20万元烧仍不退,都以等孩子长大后行手术治疗的结果出院后经朋友介绍来到真气堂。刚开始患者家人并未告知实情,老师脉诊后说:此孩儿表证未解,反复多年,平素心阳虚怯,大量输液,体阳受损,正气虚弱,邪气留恋,邪居太少,形成了中医说的太少感冒,治疗应开太阳和解少阳,柴桂合方主之,两剂药后高烧已降,患者家长将信将疑,怀疑可能只是暂时降下来,过后又会发烧一个月,两个月,小孩再没发烧,而且还长胖了,这下把一家人高兴坏了!来复诊时才告知详情,为了表示感谢亲自到中国书画家协会写了幅岐黄济世,妙手回春”匾送到了我门诊

现在已过去一年了,此孩儿体质渐好,感冒次数明显减少,再没烧过。随后还带几位朋友多次包车前来看病因为排队挂号困难,就连夜来兰州,把车停在真气堂门口,睡在车里,等候挂号。其中有一位是女性,29岁,20114月初诊,西医诊断精神分裂症已十三年,也是四处求医,花尽家中所有积蓄,最后还是服安定,胺坦等抗抑郁西药,还须终身服用。家长诉:女于月经初潮期突受惊吓后出现心急害怕,严重时乱喊乱叫,多日不眠,甚则弃衣而跑,不能与人交流,干家务后服西药变得抑郁,专科医院多次住院不见好转望其周身浮肿,舌质较淡,苔花剥,经老师诊脉,沉细无力,辨证惊则气乱,魂不守舍,肝气上逆,阳虚水郁,阴邪为事,浊邪在上,治宜:温阳化阴,调理升降,开方药为桂枝龙牡汤合麻附细辛汤加白术,茯苓,菖蒲,全虫,土元等

服完十五剂后复诊,已能与人交流,情绪渐好,已能帮妈妈干家务,肿已消了大半,人也不乏了,后续服两月多,再未来复诊我于七月、九月、十一月回访其父,告知已如常人。类似于此病的还有几位学生,因压力大逐渐精神异常,彻夜不眠,日夜不思饮食,整日自黑屋,厌闻各种声音,经针药调理已恢复如常,回家上学且学习优秀。

201010月底,跟随老师出诊患者女,57岁,眩晕十余天,不能睁眼见光;见之则晕,恶心,吐,卧床不能动稍翻身则晕,吐已输液半月症不减,自觉身冷,出冷汗多舌胖嫩淡苔颇白而厚边齿痕,诊其脉沉弦,证表邪未解,邪入少阳,致水邪上逆,用小柴胡龙牡合茯桂术甘汤,一剂药后晕顿减,能自行活动,纳食增,已不吐,后续五剂痊愈,已一年余回访再未发作。

另一女性患者,52岁,于20117月初诊,头晕间断十余年,劳则作,晕甚时昏迷一两日不醒,平时腰困,头晕,持续性不能正常生活,舌质颇淡,脉沉细尺弱,辩证心阳不振,心肾失于交通,脑气不足,精明失养,治宜,温通心气,醒脑益肾,用方药为黄芪桂枝新加汤加龙牡,附子,沉香,檀香,菖蒲,先服五剂自觉头晕大减,面色突有光泽,再未昏睡,精神较好,后复诊三次晕愈,十月回访此患者已如常人类似头晕患者,各种类型,就我抄方一年多中近五百余例,治愈92%左右。

今年8月,老师的侄女二胎分娩因腹痛住进医院,医院检查后说胎心不稳,需要剖腹产,可离预产期还有一周,家人就与老师联系,老师带我一同前往把脉诊断后,脉象平稳,孕体端正,并无早产之象,故建议回家静养,任瓜熟蒂落,自然分娩但医院还有不愿之意,但最后还是回家了,过一周后顺利分娩。倘若换其它人只听医生所说,可能早都剖腹了。当今,剖腹产占多数,一个正常的分娩过程硬是在人为的干预下早产了,(当然有些为产科急症非术不可),但给妇女带来的隐患是潜在的,术后腰痛,乳汁减少,恶露不尽等体虚难复的多种不舒症候群影响着正常的生活尤其是月事不调,经血减少,久之不调,造成闭经,更年期提前等等。中医学认为:人的小腹正中为元气所聚之处,称其气海,元气者,生命之根,人们常说:人活一口气,而这气正是维系生命的真元之气剖腹产后,一刀下去,直破气海。所以突然想起小时候的不解之迷,妈妈告诉我,自从她行结扎手术后总觉得气不足,做农活,唱歌时觉小肚子空空的,气不够用,年龄越大越觉得明显,我好笑的说是营养不够,可妈妈说是把肚子里的气放了,可笑吧,但是现在想起,真有其理。奉劝女性朋友们不要轻易剖腹产,不要因为缩短一时的疼痛,而留下以后的隐患,到那时,无助的痛苦只有自己最能体会得到。

目前在医院各种疾病最终的解决方案是抗炎,支持,营养,手术和化疗等,如见实质性包块,如子宫肌瘤、乳腺增生、各类肿瘤必刀切不可,可最终有多少能解决最根本性的问题在201061日至201161日这一年里,我们门诊就诊的西检为附件包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乳腺增生类患者共约1000余例,治疗以口服中药,配合真气堂独创疗法药敷乳房推拿法,针法,灸法等无创伤性治疗方案,挽救了很多女性的乳房和子宫,避免了手术切割造成外观形体美的损伤

记得今年五月就一位52岁患者,绝经五年,四月份单位体检时发现左乳房内一肿块,行病理检查,确定是否为恶性,再定后期手术,行放化疗治疗。可是她一听手术,癌时,恐惧不安,不想手术,万一病检确诊为癌,她无法接受,整日思虑不食,辗转不眠,消瘦了六、七斤,后随朋友介绍来我门诊求中医治疗给予汤药乳推治疗后心情渐好,肿块变软,连续一月后复查肿块全消,次日,含泪笑言:大夫,真是太谢谢你们了!你们不但治好了我的病也治好我的心情,吃了一个月中药,气色都好了,睡眠,精神都恢复了……是啊,中医不但治病,更重要的是治人,要不然,怎么说中医治本呢?同为乳腺增生,囊肿,瘤等临床用药不尽相同,因为中医的灵魂就是辨证论治”,治疗选方用药因人而宜,所以治疗此病用药不再兹述。

今年8月,老师儿子同年级的一个学生因高烧不退被确诊白血病住进医院,此同学今年刚大二,家在农村父母好不容易供出个大学生,却罹患此恶疾,医生说如果抓住时机进行化疗,大概存活3年,如果不进行化疗,可能仅能存活三个月身为父母,哪怕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亦想让儿子多活几年,巨额的医疗费用经亲戚好友,学校捐助后凑了十万多。在化疗前的各项检查指标还没出来前,家长和学生学校的老师协同意见后,邀老师出诊,我一同前往见其同学形体瘦弱,面色青浊,唇白,触手冰凉至肘,自觉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身体发冷,大便常稀,脉诊:六脉弦浮按之弱。走出病房后,老师长叹一口气说:此病纯属伤寒,表体太阴阳虚,外感风寒,直中少阴,输液更损体阳,对病不易(后得知,此同学回老家农村时着衣过薄,途中受凉,觉头痛,次日发烧后,自喝感冒药三天仍发烧,住进医院)。回到门诊后,开方为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附子理中汤三剂,以温少阴,振脾阳,透寒外达,恢复真阳,当晚服用一剂,次日我电话回访问其病情,脘腹胀明显减轻,能食少量,等三剂服完后,复诊面色微泛光泽,青浊减轻可纳食一碗,在服此三剂药前,因骨髓病检结果未出,还没进行化疗。用药稍调整,续抓三剂,等服及第二剂时我电话回访其病情,同学父亲说已进行化疗,恶心严重,后又复诊,此同学已卧床不起,再过四日见其同学平卧病床,转头费力,唯双眼直盯窗外,那种只能用心去体会的眼神让我终生难忘,在住院十七日那天,年青的生命就被无情的病魔夺走了,连医生所说的最后的三月都未能达到,点滴,化疗伴随着他生命的终止亦停了下来,人已不行了,化疗杀死癌细胞有何意义?癌也是依存于人体的呀?

时下,动不动化疗,昂贵的医疗费不说,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在某种意义上讲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了身心痛苦既然已为不治之症,临床化疗存活成功者能有几人呢?为何在中药服用精神渐好后还要去化疗,值得人们反思!同样有一个白血病患者女,38岁,于20101月初诊于真气堂,之前已化疗两次,患者明显感觉身体突然不行就终止化疗,自愿出院。患者家属对医也有研究,四处打听,上网查询,最终一心求助于中医,打定主意:反正是治不好的病再不能让病人在生命的最后承受化疗的痛苦。服中药三周时,全身紫癜全消慢慢的三四个月过去了,四肢爪甲由灰薄转为红润的健康指甲饮食睡眠精神如同常人每每复诊时,笑容灿烂,自觉已无任何不舒症状,说给她把病治好了问还要服多长时间的中药,老师鼓励她再服汤药再巩固一段时间后慢慢再停药,半年过去了,中药没停,病情未作,且西医各项检查指示亦趋正常。

七月中旬,天气炎热,自觉心情烦躁,周身发热,口干不欲饮,出汗多这时老师提醒我们此病人虽半年来整体状态较好,近期出现以上症状要高度重视就在我们外出旅游的三天里,病人出现高烧,流鼻血,住进医院,西医诊断病情恶化,急需化疗,患者拒绝化疗,欲续服中药在7月未随老师出诊,一进病房,病人面色 淡黄无华,两目无神,自言胸背烦热,似火灼于胸中,烦躁不安,已两夜未眠,口干严重,但喝水后又觉胃胀手发烫,按脉尺不及,血小板已低至六千左右,白细胞高达十五万多,血色素三克多,病危通知已下达。

在回来的路上,老师思索病机此患者危在旦夕火不归元,上挠胸膈损气伤津,气阴两虚,标本俱弱,急需引火归火,健脾柔肝方选封髓潜阳丹和大定风珠化裁加减,疗效显著一剂药后胸背烦热大减,夜睡安稳三剂后烦躁已缓,纳食增,查血小板竟然回升到了3万多,血色素亦渐升服到8月中旬时,血检除血红蛋白稍低外,其余细胞全在正常范围,脾脏肿大回缩肋下约1CM,等到十月初时病情又不稳,于十月中旬去逝后得知患者口服进口化疗药后病情急剧恶变

这个病例再次让我们深思,不服化疗药也许多活些时日,可人们就是宁可化疗亡,也不安于服中药,还误以为服中药耽误病情在我抄方的五十多例癌症患者中,凡是化疗的临终带病痛而走,服中药的在痛苦和生活质量都比化疗的好,而且还能存活时间长一些。

伴随着每日的抄方,看着形形色色的患者,感触颇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享受飞速发达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同时,也失去了健康有些疾病先进的医疗技术也无法解决。国人的身体素质在下降,就如现在的小孩,一个小孩两个家庭在照看,不让冻着,不让热着,想要什么给什么,想吃什么给什么,导致像温室里的小苗,一遇节气就感冒,发烧等。《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经典中医治病更注重人的根本,所以始终坚持人为本,病为标的理念,使得病去人安,邪去正不伤,规劝人们在饮食起居上尽可能的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在精神上修养上尽量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志闲而少欲才能够形体强健,精神饱满。


(20121月于真气堂)


招贤纳士


 

正值中医文化复兴之时,你我都应有担当、有责任,共同为祖国传统医学的兴起尽一份绵薄之力。真气堂总部建设正在进行,应发展需要,诚邀以下人才!

一、业务副院长

1.临床医学、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

2.10年以上中医诊疗工作经验,3年以上医院同职管理经验。

3.精通中医专业知识;熟悉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宏观分析和调控能力、领导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协调能力。

二、中医医师

  持有医师执业证书(中医专业),相关资质齐全;10年以上中医临床工作经验。


如果您有丰富的中医行业管理经验,或者身怀治病救人绝技,热爱中医,愿意加入我们,请致电:0931-4612797,联系人:刘女士。



编审:彭家大小姐        责任编辑:李瑛     编辑:小郎中

关注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