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平宝珠村

 fjlhl 2016-07-27

宝珠村, 位于南平市茫荡山区, 海拔近千米, 这山里的小山村, 可不寻常, 据《南平宝珠山卢氏家谱》记载,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河北涿州人、车骑将军卢珖随王潮、王审知率光州、寿州部队自河南入闽,因功封镇闽将军,居闽县(今福州),五代闽通文、永隆间(936-942)迁居尤溪,为尤溪守将。闽天德三年(945年),南唐灭闽,卢珖裔孙卢甲元迁居宝珠,迄今已有千年历史,甚至有人提出“先宝珠,后延平”,认为它的历史比南平的还长。

南平宝珠村-- <wbr> <wbr>宝珠桥, <wbr>瑞龙桥, <wbr>卢氏宗祠

宝珠村现是南平市民的避暑胜地, 这大冷天的村里几家农家乐还有一家山庄, 也没想做冬天淡季的生意, 就我们一台车五个外来游客, 在大过年间来此享受一晚山里的清净.

瑞龙桥 
隔早, 依顺时钟方向, 沿村中青石板古道徒步了四座风水廊桥, 还有卢氏宗祠, 小庙等

南平宝珠村-- <wbr> <wbr>宝珠桥, <wbr>瑞龙桥, <wbr>卢氏宗祠

首先到的是瑞龙桥 又叫“凌云桥”,坐落在宝珠村村头,因建在龙坛山麓的凌云谷边,故名。桥下并没有溪水,只在桥台正中开有一个桥洞,它与村尾的宝珠桥一样,是用来拦截风水的,两桥对峙,相距五六百米,将宝珠村拦在中间,形成一个天然的聚宝盆,

南平宝珠村-- <wbr> <wbr>宝珠桥, <wbr>瑞龙桥, <wbr>卢氏宗祠

瑞龙桥始建于清代,1987年重建,为木石结构,单孔,南北走向,全长27米

南平宝珠村-- <wbr> <wbr>宝珠桥, <wbr>瑞龙桥, <wbr>卢氏宗祠

桥台砌卵石,桥面铺设块石,上建廊屋,抬梁式木构架,

南平宝珠村-- <wbr> <wbr>宝珠桥, <wbr>瑞龙桥, <wbr>卢氏宗祠

南平宝珠村-- <wbr> <wbr>宝珠桥, <wbr>瑞龙桥, <wbr>卢氏宗祠

南平宝珠村-- <wbr> <wbr>宝珠桥, <wbr>瑞龙桥, <wbr>卢氏宗祠

桥的西边有一棵高大的红豆杉 ,相传树龄约六百余年了。

南平宝珠村-- <wbr> <wbr>宝珠桥, <wbr>瑞龙桥, <wbr>卢氏宗祠

接龙桥

接龙桥与瑞龙桥隔着宝珠岭, 虽号称为岭, 也不过是座相对高度不足五十米, 东西宽不过百米的小土丘,

该桥也\与风水有关,原来茫荡山脉至黄石山山麓,距宝珠岭约三十米处中断,村民们建了一座桥,接上进村的风水龙脉,故取名“接龙桥”, 这座桥根本没有桥洞,就是座旱桥

南平宝珠村-- <wbr> <wbr>宝珠桥, <wbr>瑞龙桥, <wbr>卢氏宗祠

桥长二十来米,共26柱5楹,桥身木质结构,廊屋为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顶覆青瓦,两侧设长凳、护栏,施以雨披。

南平宝珠村-- <wbr> <wbr>宝珠桥, <wbr>瑞龙桥, <wbr>卢氏宗祠

始建于清代,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重建

据说建桥者乃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的举人卢畏垒,嘉庆年间,他担任宜昌分府知府,职不高,却一身正气,公正廉洁。其最大的壮举是将治理黄河后节余的万两白银如数上缴,不料却被上司私吞。他知道后,怒而上书皇帝,追究贪官,因此得罪朝廷权贵,丢官去职。回乡后,他以耕读为乐,与此同时,还为乡亲做了不少好事,“接龙桥”便是他的善举之一。

南平宝珠村-- <wbr> <wbr>宝珠桥, <wbr>瑞龙桥, <wbr>卢氏宗祠

卢氏宗祠

宝珠村为卢氏聚居地,清康熙三年(1665年),在禄房第八代卢祯贤(国子监监生,即太学生)倡议下,卢氏宗亲在今宝珠村村部礼堂右侧建造“卢氏宗祠”,乾隆五十八年(1794年)重修,2002年再次大修。

卢氏宗祠门口有一幅对联:“姓自长清采邑地四大名门望族,祖籍范阳涿州郡八相佐唐世家”。长清即齐桓公封给卢氏始祖高傒的封地“卢邑”,涿州则是汉高祖刘邦赐给开国功臣、燕王卢绾的封国,汉代为涿县,唐代为范阳。对联写明宝珠村卢氏是卢氏正宗后裔,以范阳为郡望

 南平宝珠村-- <wbr> <wbr>宝珠桥, <wbr>瑞龙桥, <wbr>卢氏宗祠

卢氏宗祠大殿

 南平宝珠村-- <wbr> <wbr>宝珠桥, <wbr>瑞龙桥, <wbr>卢氏宗祠

卢氏宗祠中供奉入闽始祖卢珖以下历代元祖宗亲

南平宝珠村-- <wbr> <wbr>宝珠桥, <wbr>瑞龙桥, <wbr>卢氏宗祠

卢氏宗祠殿前“学海清标”匾,是巡抚福建都察院中军参将兼管左营事李自芳为国子监监生卢祯贤所书。卢祯贤即首建宝珠卢氏宗祠者。

南平宝珠村-- <wbr> <wbr>宝珠桥, <wbr>瑞龙桥, <wbr>卢氏宗祠

卢氏宗祠殿前的“笃学清正”是纪念清道光年间官至宜昌分府知府的卢家元,卢家元,字世美,号畏垒,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举人,历任黄安、云梦、来凤、利川、遂安知县,调补宜昌分府。居官勤慎清廉,邑人颂之。道光八年(1828年),督修黄河,功成,并解缴余金巨万,不料为上司瓜分,道光九年,他三上万言书举告上司,因以下犯下夺职,谪戍乌鲁木齐,道光十三年,得大学士朱珪推荐而特赦,升知府,因子勉卿卒,遂致仕,家无中人之产。后主讲龙溪、建瓯书院,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卒。
临水宫

主要祭祀临水夫人陈靖姑

南平宝珠村-- <wbr> <wbr>宝珠桥, <wbr>瑞龙桥, <wbr>卢氏宗祠

临水宫正大门

南平宝珠村-- <wbr> <wbr>宝珠桥, <wbr>瑞龙桥, <wbr>卢氏宗祠

进门来, 为一封闭式院落

南平宝珠村-- <wbr> <wbr>宝珠桥, <wbr>瑞龙桥, <wbr>卢氏宗祠

正殿
南平宝珠村-- <wbr> <wbr>宝珠桥, <wbr>瑞龙桥, <wbr>卢氏宗祠

相传陈靖姑,生于福州,唐大历年间一位坤道,师承许逊,神通广大,芳年早逝而成神仙.又称为三山女神、临水陈夫人(太后)、娘奶,是中国沿海地区的民间信仰,为妇女与儿童的保护神。

南平宝珠村-- <wbr> <wbr>宝珠桥, <wbr>瑞龙桥, <wbr>卢氏宗祠

越王亭

它又名“越王棋亭”。亭中记载:唐末五代闽越王王审知率部入闽,途径宝龟山,与镇国将军卢珖在此对奕,故名。公元945年闽国为南唐所灭,珖之裔孙卢甲元迁宝龟开基,衍传至今。

南平宝珠村-- <wbr> <wbr>宝珠桥, <wbr>瑞龙桥, <wbr>卢氏宗祠

南平宝珠村-- <wbr> <wbr>宝珠桥, <wbr>瑞龙桥, <wbr>卢氏宗祠

宝珠桥

行至村尾有风水廊桥--宝珠长桥ㄧ座。

始建于明初,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重建,东西走向,单孔,桥台砌卵石,桥面铺设块石,全长37米,宽6米,高4.5米

南平宝珠村-- <wbr> <wbr>宝珠桥, <wbr>瑞龙桥, <wbr>卢氏宗祠

廊屋为抬梁式木构架,歇山顶,飞檐翘角,覆以青瓦,计13楹64柱,榫头穿接,不用栓钉,桥两旁设有长凳、护栏,桥外侧施遮雨板。

南平宝珠村-- <wbr> <wbr>宝珠桥, <wbr>瑞龙桥, <wbr>卢氏宗祠

南平宝珠村-- <wbr> <wbr>宝珠桥, <wbr>瑞龙桥, <wbr>卢氏宗祠

南平宝珠村-- <wbr> <wbr>宝珠桥, <wbr>瑞龙桥, <wbr>卢氏宗祠

桥中的神龛供奉的是玄天上帝,即北方之神真武大帝,传说真武大帝在武当山修炼得道,手下有三十六将官,足下蹑龟蛇二将,每每斩妖除魔都御剑出行,武当山就是取“非真武不足以当之”中的武当二字命名的。神龛两侧有联曰:“以三十六修成道德;得七十二化伏龟蛇”,龛内油灯长明,香火不断。

南平宝珠村-- <wbr> <wbr>宝珠桥, <wbr>瑞龙桥, <wbr>卢氏宗祠

1987年,南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南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平宝珠村-- <wbr> <wbr>宝珠桥, <wbr>瑞龙桥, <wbr>卢氏宗祠

桥东是天王殿

南平宝珠村-- <wbr> <wbr>宝珠桥, <wbr>瑞龙桥, <wbr>卢氏宗祠

殿内供着五位神像,正中为华光天王,又称华光大帝、灵官马元帅、三眼灵光、马天君等,系道教护法四圣之一,相传他名叫马灵耀,生有三眼,民间称“马王爷三只眼”指的就是他,因他身藏金砖火丹,随时用火降妖伏魔,故又称“火神”,

南平宝珠村-- <wbr> <wbr>宝珠桥, <wbr>瑞龙桥, <wbr>卢氏宗祠

桥西有福主庙,福主即土地公 殿中的土地公头戴宋朝官帽,有帽翅,衣服前有龙首,座椅扶手为二龙头,边上还供奉着土地婆。庙前栽有桂花树,希图保佑村里的读书人能够“折桂”,出人头地

南平宝珠村-- <wbr> <wbr>宝珠桥, <wbr>瑞龙桥, <wbr>卢氏宗祠

山中气候变化快, 时阴时雨时雾, 在云雾初开中, 回望宝珠桥, 还有桥东的福主庙, 还又廊桥外貌的长廊.

告别了, 宝珠村.

南平宝珠村-- <wbr> <wbr>宝珠桥, <wbr>瑞龙桥, <wbr>卢氏宗祠

南平宝珠村-- <wbr> <wbr>宝珠桥, <wbr>瑞龙桥, <wbr>卢氏宗祠

南平宝珠村-- <wbr> <wbr>宝珠桥, <wbr>瑞龙桥, <wbr>卢氏宗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