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以下谈到的股票均是成长股模式,题材股模式不在此类,我也不会做题材概念股 按照我的理解,中国股市有三大板块,一是超级成长板块,一是次新股板块,还有一个是白马股板块。这三大板块的弹性大小顺序分别为 弹性:超级成长板块(如果有的话)》次新股》白马股 这个顺序可以从历史上找到很多数据证明结论,比如去年9月的大反弹中,因为当时超级领导板块不明显,还没有显现出来,所以那一轮的领导板块是估值合理的次新股领涨,不少次新股涨幅都是3倍;今年3月份开启的反弹中,这时因为有明显的业绩爆发性增长的领导板块了,所以这轮的领导板块是业绩爆发性增长的新能源汽车,而不是次新股。 看了弹性就明白为什么说中国股市肉最大的两个板块是超级成长和次新股了,接下来讲讲这类股的买点,也就是基本面估值的重要性 次新股的买点一是自身的估值水平带来的安全边际,另一是指数的底部区域。比如对于行业和自身业绩都不错的优质次新股,理论上的估值底为当年50倍PE或者30亿市值,这个位置就有很足的安全边际,比如先导智能,看看K线上它的底部区域估值是不是50倍,信息发展去年是不是30亿市值就止跌了,在往之前的众信旅游,今年的通合科技,高澜股份都是同样的估值底;而一些行业一般的次新股估值底要按行业来打折扣了,对应的安全边际也不一样。 超级成长板块在成长初期,业绩没出来之前会发现估值很高,这时需要借助一些技术面的买点,而在业绩出来之后,估值底理论上在30倍,越往下安全边际越足。比如今年年初的股灾,甚至让新能源的一些个股跌到了20倍的估值,而之后的估值修复和业绩爆发的双击也让这些股票从底部上涨了3倍 一个股票能不能涨一是看整体指数环境,二是看市场对股票风险大小,估值高低的评估,这个现象今年特别明显,当指数见底后,先是弹性最好,业绩爆发的新能源先涨,因为这类风险最小,然后超级成长板块涨到估值相对泡沫的时候,而此时次新股却跌到了合理估值,所以市场资金又流向了这个估值相对合理,此时风险最小的板块,等次新股涨完后指数仍处于底部震荡,这时估值合理的白马股又是相对风险最小的了,所以你看到现阶段是白马股涨的好。 复完盘这些后,就会发现一条很清晰的结论:好的投资策略就是在相对合适的估值水平博取一个巨大的空间。也就是平常说的只有踩稳安全边际才放心去博取更大的空间。 未来展望:关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游材料类和次新股,锂电池中游一些股目前跌到了合理估值水平,是可以去博弈未来新能源汽车的继续爆发的,次新股还是等相对合理估值去参与将要炒的年报高送转预期 风险因素: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