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字谜拾趣

 老刘tdrhg 2016-07-27

 我写了《数字入诗奇趣无穷》、《数字联拾趣》的博文后,想到除用数字作诗词、数字对联外,用数字作诗谜的也大有人在。如字谜诗:
—口一分开,二口上下联,三口往上垒,四口页中间,五口就是我,六口二十几,七口坐两边,八口八张嘴,九口右两分,十口年代九。

谜底依次是:日、吕(今作“吕”)、晶、嚣、吾、曲、叱、只、旭、古。利用汉字结构特点巧妙构思,进行拆离和组合,按由“一”到“十”数序,编出诗句作谜面。饶有兴味,启人茅塞顿开。

更妙的数字诗谜相传是宋代女诗人朱淑贞临终前所作的《断肠诗谜》,她将“一”到“十”的数字隐藏在情景交融、哀痛欲绝的诗句之中:
 下楼来,金钱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不回;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人靠;千种相思一撇消!

用了减损字形的拆字法,每一分句打一数字,谜底依次为“一”到“十”。构思奇特,匠心独运,寓情寄意,情真意切。既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被丈夫遗弃的满腹幽怨愤恨,又深沉酣畅地抒发了出自内心的真情实意。
清人顾春与之媲美的《玉房怨》,谜底也是一到十,意境毫不逊色:
元宵夜,兀坐灯窗下。问苍天,人在谁家?
恨玉郎,全无一点直心话,叫奴欲罢不能罢,
吾今舍口不信他。论交情,曾不差。
染尘皂,难说清白话。恨不得,一刀而断分两家。
可怜奴,手中无力难抛下。
(我今设一计,叫他无言可以答!)
细思量,口与心儿都是假。

这《玉房怨》还有别的版本,大同小异,唯最后一句是“细思量,口与心儿都是假”,虽然谜底都是十,还是“细思量,口与心儿都是假”更妙一些。

乾隆曾出过一个以数字为谜底的词谜。乾隆皇帝很欣赏纪晓岚的渊博学识,有时候故意出难题考他。有一次,乾隆出了这样一个颇为有趣的词谜:
下珠帘焚香去卜卦,
问苍天,侬的人儿落在谁家?
恨王郎全无一点真心话。
欲罢不能罢,
吾把口来压!
论文字交情不差,
染成皂难讲一句清白话。
分明一对好鸳鸯却被刀割下,
抛得奴力尽手又乏。
细思量口与心俱是假。

乾隆得意洋洋地问纪晓岚:“老爱卿,你可知道这个词谜的谜底是什么?”

纪晓岚沉思了片刻答道:“圣上才高千古,令人敬佩!这表面上是一首女子绝情词,实际上各句都隐藏着一个数字。”

原来谜底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解法是:
“下”去“卜”是一;
“天”不见“人”是二;
“王”无“一”是三;古时候“一”(也可竖写成“1”)
“罢”;“罢”的繁体字是“罷 ”,“罷 ”去“能”是四;
“吾”去了“口”是五;
“交”不要差(叉谐时,意指×)是六;
“皂”去了“白”是七;
“分”去了“刀”是八;
“抛”去了“力”和“手”是九;
“思”去了“口”和“心”是十。

乾隆宴请群臣,指着一位一百四十一岁的老者出了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花甲即六十岁,重逢即两个六十岁,再加三七,即二十一岁,恰好一百四十一岁

纪晓岚灵机一动,对出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古稀即七十岁,双庆即两个七十岁,再加一度春秋,正好一百四十一岁。

【附】蔡州一布衣先生推荐数字谜
   
谜面:
百万军中少白旗,
天下无人来守敌。
秦国不用余元帅,
骂声将军没马骑。
谜底:一、二、三、四
说明:“骂”字的写法过去与今日不一样,原来通常写“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