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联誉神童

 老刘tdrhg 2016-07-27

楹联不仅受到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喜欢。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也是喜闻乐见。人们从楹联当中,可以丰富知识,品味文化,陶冶情操。而做联的快慢、好坏,也就成为判断一个人的才情学问,思维力与创造力到底如何的重要标准。当然,楹联的撰写,确实需要下一番工夫。传统的读书人,一般都要经过长期的熏陶与锻炼,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对联高手。可是在清代,一位幼童却因为对联又快又好,而载入楹联史册。

据说,清代末年,湖北有个名士叫李仕彬。他从小聪颖好学。因为做联做得非常快,做得非常好,被人称作神童。有一年,李仕彬的父亲背着他,大年初一,给李仕彬的先生拜年去。仕彬的老师从屋里迎出来,一看自己非常喜欢的那个小学生趴在他父亲的背上,身上还穿着天蓝色的缎子棉袄。老师一笑,出了一个对联的上句,说“三尺天蓝缎”,小仕彬一听,这不是老师又在考我吗?连忙从他父亲的背后爬下来了,站好,一边给老师作揖拜年,一边口里答道“五味地黄丸。”这小孩厉害啊。“三尺天蓝缎,五味地黄丸。”答得非常好。老师没吭声,未置可否。就引领着李仕彬父子进了书房。老师又指着书案上一盏烛灯出了一个上句“火烛冲天亮,文光射斗。”小仕彬一听,立刻从怀里头掏出他随身携带的一支爆竹。举起爆竹,“惊爆落地响,怒气迎霄。”这回老师才点点头。可是老师略加思索,又出了一个上联,这个联就比较刁了。

除夕月无光,点数盏灯,为乾坤增色。”它长,很难。这小仕彬就开始眨眼了,一边眨眼,一边四处观望。一下看到佛龛上面有一面鼓。小仕彬立刻跑上前去,抓起鼓锤,“咚”,敲了一下。回答道,“新春雷未动,击一声鼓,替天地扬威。”你不是为乾坤增色吗?我是替天地扬威。老师非常高兴,喜极。马上把小仕彬抱在怀里,连连称赞,真是神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