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中医情结

 陈鑫医生图书馆 2016-07-27

作者:江小姜
编辑/李邦源  校对/姜小媛

导读:本文笔者以平淡朴素的文字,述学习心路,细细品味于平淡中展现每位学子在上学期间都会出现的情形,一路走来我们从懵懂、挫折、到成长都在坚持不懈的学习钻研它。让我们带着中医的梦想,扬帆起航!小编欢迎大家一起来述你的中医情结哦
        漫漫求学路,一转眼,我已在这所美丽的学校学习了七年的光景。

        回想09年刚刚入学时的情景:我一个来自远方小城的、怀揣着一颗中医梦的小姑娘,在父母的陪伴下,背着沉重的行囊,仰望这所学校,看着来回的师哥师姐们,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是满足的。但是,理想总归是想的,现实还是被它赤裸裸的打回原形。

        还记得高考前,我还信誓旦旦的和同学说,九月份我一定会站在中医药的校园里。我也实现当时自己许下的诺言。我带着天真烂漫来到了这个让我梦开始的地方。带着还未脱下的稚气,我开始了中医学习之路。可能还未从高考的解放中回过神,一直都还在神游,就这样一学期就到了末尾,才开始恍然时间是这么的快啊。在慌乱中抓起中医基础的课本,当翻开它时,感觉它是那么陌生,于是就开始了和它大眼瞪小眼的过程,最后还是我败了。这一刻,我明白,自己应该纠正认识好好学习基础,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理论都不扎实怎联系实际呢?更何况将来面对的可是活生生的病人,是鲜活的生命啊!

        在混沌和一些悄然的反省中大一生活及这样过去,其实不知道自己一年都具体干了什么,时间就已经偷偷的到了大二。只能感慨好快,这是大家每次开学来的第一句话,然后就没有下文了。然而,我本人已开始慢慢的去改变,开始认真学习我们这一国粹---中医。显然,它并不是一下子就会懂的,初学之时还是懵懂的,总是会想中医为什么分阴、阳?为什么有经络、藏象这样的词?等等如此问题总是会困扰着当时的我。带着这样的一系列问题,我不断的钻研,阅读经典,使自己的知识不断的丰富起来,争取让自己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中医人。

        随着知识的丰富,见识的增长,有些问题也开始变得明了了。都说理论联系实际,作为一名医生,临床实践是必须。每当面对门诊那每天的病人,心情是如此复杂,一面是疾病对病人的折磨产生的怜悯之心,毕竟女孩子嘛,总会有感性的情感;一面又是病人的无理要求的愤怒之心,医生也是人,不是神啊,医生也不总是万能的啊;这真是又爱又恨的矛盾心理啊。

        某天,看到网上有这样的一个帖子:还记得自己的第一张处方吗?突然就想到了自己,虽然记不得是什么样的方子了,只记得是给妈妈开的之感冒的,当时还战战兢兢的,反复琢磨来着,然后拿着方子给妈妈抓药时,还犹豫了,最后还是妈妈说,怕什么,来妈妈给你当例子,妈妈当时的表现就像是上战场的士兵。结果还是没有成功,只怪才疏学浅啊。

        记得,刚去门诊实习那会,每天看见的一幕就是,病人们为排队而进行的一场“厮杀”,总会听见:我先来的,我在你前面排的····等等如此的对话。知道你们来看病不容易,也知道你们来就诊的复杂心情,面对这样的场景每次都很无奈。但是无奈的背后又有什么用呢?每天医生们要看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病人,不能都照顾到的。也请你们理解医生。

        记得有次跟随老师出门诊,已经70多岁的老师一早上看了30多位患者,并耐心的听每一位患者的倾诉,老师自己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不适合久坐,但是她还坚持出诊,坚持为每位来到她这里的病人送去健康。如果在诊治过程中碰到了她不能诊治的,她就会积极的帮助病人联系其他医生。每每望着老师那佝偻的背影,心中总是升起无限敬仰之情。从老师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这其中不仅仅是知识,还有为医者的责任。即使面对众多的质疑和不理解,我们也依然不忘初心,即使没有人为我们正名,我们自己也要努力为自己代言,不为别的,只为医生这个名字。

        随着年纪的增长,阅历的增长,渐渐明白,学中医这条道路才刚刚开始,它其中的理论还有许多值得我们这些有梦想的人一步一步去挖掘它,去发扬它,让它永葆光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