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书摘 | 探索昆虫神秘的体内世界

 Purefact 2016-07-27


大脑、心脏是非常重要的身体构造,对于任何生物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缺失的代价就是死亡。其实昆虫也是一样的,但它们的大脑、心脏与我们人类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蟑螂在没有头部的情况下还可以活2-3天,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BOBO 就带领大家来探索昆虫神秘的体内世界。

昆虫有没有脑?


昆虫有脑,但是很小,而且构造简单。人类的大脑约是体重的五十分之一,昆虫的脑重量虽依种类而有很大的差异,但大致只有体重的四百分之一至二百分之一。由于昆虫的脑在食道的上方,在昆虫学上常以“食道上神经节”来称呼它。
 
对脊椎动物而言,脑是一切感觉、神经系统的中枢,因此有“脑死可代表死亡”的说法,但昆虫的神经系统与脊椎动物大为不同,以脑为起点,从此延伸出两对较粗的神经索,神经索在每一个体节上有个由神经细胞会聚而成的神经节,从此分出许多司管该体节知觉运动的末梢神经。在头部的脑和每个体节神经节之间,有类似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般的联系,生活上的大原则由脑决定,但之后发生的事由各体节的神经节自行应变。这一种神经系统叫做“分散脑”或“并列脑”。
 
捉一只蟑螂把它的头砍掉,让无头的蟑螂伸脚到通电的食盐水中,它会把脚缩回去,经过半个小时的反复电击后,它不再把脚伸到食盐水中。这表示它虽然已经没有脑,但胸部的神经节还能发出躲避电击的指令。不过它因为没有头,不能取食,两三天后就会饿死。


昆虫有没有心脏?


昆虫有相当于人的心脏的器官。我们的心脏呈块状,分成左、右心房和心室四个部分,并具备动、静脉的出入口。昆虫的心脏则是一条管子,位于体腔上方靠近背部,因此又称为“背血管”。
 
背血管侧面具有数个让血液(体液)进入的开口,从这里及背血管后端开口进入的血液,随着背管旁肌肉的搏动往前流动,从背血管前方开口流进体腔,再由侧面或体腔后端流回背血管。
 
虽然血液的流速依温度及昆虫的种类而异,同一种昆虫又依生长期而异,但流速大约是每分钟3厘米。换句话说,昆虫的循环系统里没有血管,体腔里随时充满血液,看起来像是严重的内出血,这种血液不在血管而直接流动于体腔的循环系统,叫做“开管式循环系统”。至今如我们人类血液流动在血管里的循环系统,叫做“闭管式循环系统”。
 
由于背血管是管状体,位于腹部后半端,较粗,并有数对搏动背血管用的肌肉,因此有些人特别把这部分叫做心脏,而把前半部分较细、没有搏动背血管旁肌肉的部分叫做动脉。


昆虫如何呼吸?


我们从鼻子吸进空气,在肺脏把氧气交给血液中的红细胞,并以呼气排出从红细胞得到的二氧化碳,此时只以两个鼻孔为空气的出入口,就能完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可说是高效率的呼吸方法。身体娇小的昆虫虽然没有肺,但有一套很特别的气管呼吸系统。
 
昆虫的祖先最早生活在水中,以类似鳃的器官呼吸,至4亿多年前开始登陆,为了适应陆地上的生活,它们发展了气管呼吸系统。用放大镜观察一只昆虫,在它的每一体节侧面可以发现一个黑点,那就是气管的开口——气门,相当于我们的鼻孔。气管从气门向体内延伸,经过数次的分支,最后变成直径0.2微米的毛细气管。昆虫利用气管系统把氧气直接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我们在河流、池塘看到的一些水栖昆虫,多半也都利用气管呼吸,如蚊子的幼虫(孑孓)或田鳖、蝎蝽等,在腹部末端都具有一只管,可以伸出水面吸取空气,之后再把空气送到腹部的气管系统。
 
蜻蜓、蜉蝣的稚虫则以气管鳃、直肠鳃呼吸,它们的形状有点像鱼类、螃蟹的鳃,但里面没有血管,而是气管。
 
龙虱有时会让腹端浮出水面,将取得的空气放在翅膀下,潜水时再利用腹部的气门取得翅膀下的空气而呼吸。至今所知的水栖昆虫大约只有4000至5000种,和整个昆虫界将近200万种的多数相比,它们称得上是少数中的少数。


《昆虫Q&A》简介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科普专项资助图书,由昆虫学界泰斗朱耀沂博士主笔的《昆虫Q&A》几乎涵盖了昆虫学的所有内容,第一章讲昆虫的演化及历史,第二章谈昆虫的形态及功能,第三章写昆虫的生活习性,第四章说昆虫趣谈,第五章述及昆虫与人类的关系,第六章论昆虫应用。
 
通过作者的丰富学养及生花妙笔,140则令人好奇的问题及其解答,汇集成一本可以学习、可以典藏、可以省思的经典之作。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