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一大流派,自然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特征。建筑结构统一严谨,一个门槛造多高,装饰的样式用龙还是用狮子,都是有明确规定的。徽派建筑也有它的传统性。其次,因为传统建筑木结构居多,防火已经成为建房子的一个潜在意识。而且装饰精巧,先抑后扬,粗一看很普通,细细琢磨就会发现是费了不少心思的。徽派建筑最显眼的就是黛瓦、粉壁和马头墙,“悄悄”装饰以木雕、砖雕、石雕。虽然宅子高深,也还宽敞,却还是会小小遗憾屋内的光线问题。 徽派建筑特点最突出的特色是马头墙,从名字上看就与其他建筑很是不同。它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并随着屋面的坡度一层一层向中间跌落,直至斜坡末端。墙顶的檐砖上盖有小青瓦,每只垛头的顶端都会有块金花板,又叫“搏风板”,然后在它上面安上各种“座头’。整体形状就像马头一样,所以才叫“马头墙“。这名字也是具有深刻寓意的。“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忠诚、智慧、勤恳, 一马当先、马到成功、汗马功劳无一不体现出对马的崇敬。马头墙的“马头”有“金印式”和“朝笏式”两种,这又显示出房子主人对“学而优则仕”的理想追求。而且在古代,徽商之所以发达也是有着背后的故事的。据说徽州男子十二三岁便会背井离乡,踏上商路,马头墙便是家人翘首盼归的物化象征。除了这些传统用意,还具有经验实用性。本来聚族而居的村落,火势极其容易蔓延,而这种高低马头墙,可以起到很好防火、防风作用,这是我更加佩服那时候聪明的人们了。也正是这些用意成就了它的独特美观,错落有致,黑白辉映。 徽派建筑的白墙黑瓦却不是独一无二的。比如江南乌镇的邻水民居,也是黑白配,而且现在有很多新建的建筑也热衷于白墙黑瓦,我见到的都有很多,不过没有那么浓厚历史感,却不会是扑面而来的现代气息,还是有一些韵味在的。房子邻水而居,粉墙黛瓦,远山近水,清水寒鸭,颇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闲适之感。在我看来,特别符合江南水乡的气质。虽然不管现代如何去还原当时的样子,都不太真实,但即使不那么真,也会留存那样的感觉,再一步步不可避免的增添了一些现代元素,也是无可厚非。毕竟,它本来就很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