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荆州分洪奇景|“过山龙”吸长湖水!

 修竹秀 2016-07-27

7月25号晚,记者从荆州水利局了解到,由于长湖水位任然超警戒水位0.78米,超保证水位0.28米, 导致董场村长湖堤危在旦夕。为均衡湖堤水压,根据省防汛部门批准,需对长湖进行分洪,对湖堤外所有进行疏散转移。接到任务后,武警宜昌支队出动80多名官兵,分两个小队分别担负长湖分洪和疏散群众任务。


在徐家湖渔场长湖堤,官兵们在技术部门的指导下,采取虹吸管的方式对长湖集水向湖堤外分流。由于虹吸管灌水引流技术要求高,方法和时机稍有把握不准,很可能导致引流失败。


记者在现场看到,官兵们结合任务段地形和技术要求,把分队科学编组,分下水作业组、灌水组、引流组3个小组进行配合作业,确保每根虹吸管都能顺利吸水、排水。至26号凌晨6点,官兵下水成功引流长30米虹吸管100根,达到预期效果。





原理

据介绍,虹吸管分洪是常用的分洪方式之一,利用的虹吸原理也就是连通器原理。当虹吸管灌满水,管内处于真空状态时,干堤两边水位间的落差,将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水从高处压到低处。

用来进行虹吸管分洪的管子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只要用于虹吸管分洪都可以统一叫做虹吸管。这次荆州用的是波纹管当作虹吸管。



优点


虹吸管不仅能全自动泄洪,更关键的是,其具有很强的可控性,可随时根据水位情况调整分洪进度。

本次虹吸管分洪,投入长25米、管径为100MM的波纹管1000根。




小知识


中国人很早就懂得应用虹吸原理。应用虹吸原理制造的虹吸管,在中国古代称“注子”、“偏提”、“渴乌”或“过山龙”。

东汉末年出现了灌溉用的渴乌。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用一根去节弯曲的长竹管饮酒,也是应用了虹吸的物理现象。

汉朝的发明虹管灯也应用了这个原理,虹管灯也称釭灯,其灯体有虹管,灯体为带空腔的容器,内部盛清水,利用虹管(导烟管)将灯罩内的烟火导入灯体溶于水中,就可净化空气。



荆州电台记者 刘侃 陈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