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周奕:《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书香润心902 2016-07-27

 学生时代的我也许不是他们的骄傲;但倘若他们知道今天的我一直在为成为一名和他们一样优秀的教师而努力的话,我明白,我的老师们定会感到由衷的欣慰。

                                                                                                                                     ——题记

         

 

一直到今天,我都愿意相信学生笔下所描绘的老师带病上课的片段是真实而真诚的,尽管作为作文的题材,它显得老调而缺乏新意。因为,童年的我曾亲历那深烙在我的心灵的一幕,还因为,如今的自己也常常成为这其中的主角……

那是小学三年级时的一堂语文课:一阵急促的咳嗽声后,我的小学班主任——海小的曹惠芬老师把我叫上讲台:“来,周奕,你教同学们读黑板上的生词……”

    年幼无知的我根本没有把老师的虚弱无力放在心上:老师给予的信任和能够站在讲台上领读的“荣耀”足以使一个十岁的孩子无视周围的一切。我接过老师手中的教鞭,但还没等我开口,只听到“砰”的一声——斜倚在旁边椅子上的曹老师脸色惨白地瘫倒在地上——满教室的孩子顿时鸦雀无声,不知所措……

这一幕就这样永远地定格在我的生命中,不是老师的人也许会用“春蚕到死丝方尽”来极力颂扬教师的这种奉献精神,但也许他们永远无法真正理解老师们为何如此不珍爱自己可贵的健康。直到今天,当我站在属于我的三尺讲台上,面对着那几十双清澈如秋水的眼睛时,终于真正体会到为人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感是让我的老师们和我坚守讲台的最原始的动力。我们不需要别人将我们比作“春蚕”,比作“蜡炬”,因为我们只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人民教师,一名在为我们的学生的明天勤恳耕耘的劳动者,一名用自己的身心去热爱自己所选择的事业的普通人!

 

 

我不是一个自信的学生,但我很幸运,因为我遇到了他们。

那时侯,我喜欢朗读,但并不善于朗读。我很喜欢听我的初中语文老师——当年的十六中学的李波老师用他那漂亮的音色、标准的普通话将那些语文书上的文字化成淙淙清流注入我们的心田。每次上语文课前,我总习惯模仿老师的语气语调朗读整篇课文,期盼着有一天能够在全体同学面前像李老师那样精彩地用自己的声音诠释佳作,尽管,胆怯的我每次会在老师请同学朗读时深埋着脑袋。

终于有一天,我被我的老师点名朗读:兴奋、喜悦、惶恐、不安在我的名字被叫到的那一瞬纠集到了一块儿。至今我清楚地记得那篇很长的课文的题目——《快乐王子》。我是怎样压下我的不安和惶恐的?我忘了。我只记得在我用心朗读的时候,敏感的我感受到了老师赞许的微笑和鼓励的目光,而这些,对一个怯场的孩子而言是多么的重要!当我读完最后一句话时,我得到了至今为止对我的朗读的最高的评价:“周奕读得太好了,我都舍不得让她停下来了。尤其是她的音色真纯,纯得仿佛没有任何的杂质啊!”我真不知道我该怎样感谢我的老师,我第一次知道原来自己拥有漂亮的声音,第一次欣喜地意识到自己平时的积累和今天的厚积薄发有着那么必然的联系!而所有的这些,都源自李老师那“慷慨”的赞美!而这,恰恰成了我语文学习的极大的动力,也为自己今后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如果说初中时代的我还是老师们的“得意门生”的话,那么进入效实高中,在诸多优秀学子们的聪慧的压力下中苦苦挣扎寻找自己位置的我则显然是一只不起眼的丑小鸭。说实话,初中和高中学习成绩的巨大落差制造了一段至今都令我害怕回忆的阴郁的日子:尽管好强的我很努力地追赶着我的同学们,然而,我所得到的结果却是自己不愿接受的,我的数学、物理永远处在班级的末尾!然而,有一天,一张数学单元试卷上的简单评语为那段日子添上了一抹亮色!

我的班主任柳岫云是我的数学老师,她上课时敏捷清晰的解题思路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但是自惭形秽的我因为自己的糟糕的数学成绩而从来不敢和老师多说一句话,我觉得:老师是不会关注我的,她关注的应该是那些能够在竞赛中拿回奖杯的效实骄子!

那天,发到我手中的数学卷子上的得分破天荒地突破了80分!更让我心头为之一热的是,卷子的一角赫然写着这么几个字:“有进步!再努力!”真的,你无法想象那时的一直处在心情低谷的我的感动,就在那一瞬,我突然感到我并没有被我的老师厌弃,原来她也关注着我,而我所做的种种的努力她都尽收眼底!打那天起,我不断提醒自己振作,我开始寻找以前的自信,我开始愿意直视柳老师那双充满鼓励的美丽的眼睛。那个学期的期末,我的成绩在班中上升了十名!又是柳老师,不无感慨地在家长会上说:“在效实,哪怕是上升一个名次,都是极不容易的,更何况是十名啊!可见,孩子花了多少的努力啊!”当母亲向我转述这番话时,进效实以来的长时间的努力辛苦以及苦闷压抑、自怨自艾都在老师的这番关怀、贴己的话语中渐行渐远,我终于相信:我不聪明,但我可以努力;我不出色,但我并没有被忘记!

所以,今天,当我身为人师时,我经常给以那些天资并不聪颖但是努力刻苦的孩子更多的鼓励,不为别的,只因为柳老师让我明白:老师的鼓励可以很简单,但只要真诚,就足够温暖孩子那颗敏感而渴望被关爱的心,而这些,也许对孩子的一生而言恰恰是至关重要的。

 

                                  

 

效实中学的特级教师沈永庭老师是我中学时代的最后一名语文老师。

听沈老师的课,时间总是过得那么的快:他喜欢让好辩的学生们在语文课堂上尽情表述各自的观点,然后再用他那并不标准但十分入耳的普通话旁征博引,不急不慢地道出他的看法,末了,他往往还会扬起他的右手指着发言的学生,带着他特有的长者的笑容问道:“你说呢?”这一问,往往又一次让“好战之徒”重新“手执利刃、披挂上阵”。

老师的课堂总是那么民主,老师的肚子里的文学知识、文化典故总是那么让我“叹为观止”,就在高三这最为紧张忙碌的一年里,我在沈老师的引领下徜徉在语文学习的海洋中,却丝毫不觉得疲惫。

如果说学生时代的我还是用仰视的目光看待老师的话,那么今天,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则能够更客观、专业地看待老师严谨的治学、教学态度。

几年前,有幸再一次聆听沈老师的语文课,不过,我的身份是双重的:学生和同行。老师的课还那么不温不火、温婉平和;老师的提问依然能引起孩子们的种种争论,思维的火花不时在融洽、民主的课堂上迸现;老师的博闻广识总是能让一堂语文课充满着浓浓的文化气息……更重要的是,我知道,老师为了上这篇《世间最美丽的坟墓》而将厚厚的《列夫·托尔斯泰传》重新读了一遍!去看望老师的时候,他的案头上放着郭敬明韩寒的作品,他对我说:我要和学生交流,我必须读它们喜欢的作品。这就是我已经到了退休年龄却依然坚守教学岗位的恩师,被效实的学子们亲切称作“沈爷”的恩师!和老师相比,年轻的我显得那么的浮躁和急功近利。老师让我知道:语文教师的个人才学、修养是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因素;而不懈的读书、写作、思考又是提高语文教师个人素养的有效途径。我的老师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却依然如此孜孜不倦,那么,年轻的我又有什么理由抱怨因为世事的纷繁芜杂而无法使自己潜心教学研究呢?我,自惭形秽。

但我努力着,要和老师一样的学识渊博,要和老师一样地平易近“生”,更重要的是,我要努力地“青出于蓝胜于蓝”,因为我知道,这也是我的老师们的愿望!

 

    

我很幸运,因为一路上我遇到了太多的好老师,请原谅浅薄的我只能用这些朴素得几近平乏的文字来草草勾画其中的4位。在教师节即将来临的今晚,作为我的老师们的学生和同行,请允许我将这篇文章作为一份菲薄不过的小礼,献给我敬爱的老师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