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光潜论诗

 江山携手 2016-07-27
    ——大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实而有光辉,写下来的诗是人格的焕发。陶渊明是这个原则的一个典型的例证。

    ——(诗人的思想)是从生活中领悟出来,与感情打成一片,蕴藏在他的心灵的深处,到时机到来,忽然迸发,如灵光一现。

    ——诗是最精妙的观感表现于最精妙的语言,这两种精妙都绝对不容易得来的,就是大诗人也往往须费毕生的辛苦来摸索。

    ——做诗,它要有情趣,要有“一唱三叹之音”,低回往复,缠绵不尽。

    ——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Rhythm)。

    ——一首诗到了手,我不求甚解,先把它朗诵一遍,看它读起来是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声音节奏。如果音节很坚实饱满,我断定它后面一定有点价值的东西。如果音节空洞零乱,我断定作者胸中也就很空洞零乱。我应用这个标准,失败时候还不很多。

    ——作诗者多,识诗者少。心中存着一分“诗容易做”的幻想,对诗就根本无缘,做来做去,只终身做门外汉。

    ——如果用诗的方式表现的用散文也可以表现,甚至表现得更好,那么,诗就失去了它的“生存理由”了。我读过许多新诗,我很深切地感觉到大部分新诗根本没有“生存理由”。

    ——五古宜于朴茂,七古宜于雄肆,律诗宜于精细的刻划,绝句宜于抓住一纵即逝的情景。

    ——汉魏以前诗大半可歌,大半各有乐曲;汉魏以后诗,逐渐脱离乐曲独立,不可歌唱。音乐是诗的生命,从前乐曲的音乐既然丢去,诗人于是不得不在诗的本身上求音乐,这是声律发生的原因。

    ——诗与词的分别尤易见出。词宜于清丽小品,以惯于做词的人去做诗,往往没有气骨;以惯于做诗的人去做词,往往失之卤莽生硬。

    ——诗人所以异于常人者在感觉锐敏。常人的心灵好比顽石,受强烈震撼才生颤动;诗人的心灵好比蛛丝,微嘘轻息,就可以引起全体的波动。

    ——诗是人生世相的返照。

    ——诗的情趣都从沉静中回味得来。感受情感是能入,回味情感是能出。

    ——诗的境界在刹那中见终古,在微尘中显大千,在有限中寓无限。

    ——纯粹的诗的心境是凝神注视,纯粹的诗的心所观境是孤立绝缘。心与其所观境如鱼戏水,忻合无间。

    ——写景诗宜于显,言情诗所托之景虽仍宜于显,而所寓之情则宜于隐。写景不宜隐,隐则流于晦;写情不宜显,显则流于浅。

    ——诗人的情绪好比冬潭积水,渣滓沉定净尽,清莹澄澈,天光云影,灿然耀目。

    ——我以为中国文学只有诗还可以同西方抗衡,它的范围固然比较窄狭,它的精练深永却往往非西方诗所可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