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七虞之二 
贤对圣,智对愚,傅粉对施朱。名缰对利锁,挈榼对提壶。鸠哺子,燕调雏,石障对郇厨。烟轻笼岸柳,风急撼庭梧。鸜眼一方端石砚,龙涎三炷博山炉。曲沼鱼多,可使渔人结网;平田兔少,漫劳耕者守株。
【解析】 贤对圣,智对愚 贤对圣 孔子被后世尊为圣人。据《史记》记载,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被称作“七十二贤人”。 智对愚 智慧和愚鲁。
延伸阅读智和愚的相对论 
战国古籍《列子·汤问》里讲了一个《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
愚公家门前有王屋和太行两座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聪明”的智叟笑他太傻,认为这不可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而山又不会再长高,何愁挖不平它呢?”最终,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了天帝,天帝就命天神搬走了两座大山。 在这个故事里,愚公未必真是愚蠢的,智叟也未必就是正确的。现实生活中,也常有小聪明者不及下笨功夫之人有成就的现象。
傅粉对施朱 傅粉施朱 搽粉抹胭脂,进行打扮。 《颜氏家训·勉学》云:“无不熏衣刺面,傅粉施朱。”讽刺了南朝梁的贵游子弟,不学无术,只会打扮,虚有其表。
名缰对利锁,挈榼对提壶 名缰利锁 指被名位的缰绳,利益的枷锁所束缚和拘禁。 [宋]柳永《夏云峰》词云:“向此免名缰利锁,虚废光阴。” 
挈榼提壶 挈(qiè,提)榼(kē,酒器)拿着酒杯,提着酒壶,形容嗜好饮酒。 [晋]刘伶《酒德颂》云:“止则操卮(zhī,酒器)执觚(gū,酒具),动而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无论动静行止,随时都是拿着酒具,只晓得喝酒,哪管其他的事儿)。” 名缰利锁和挈榼提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
鸠哺子,燕调雏 鸠哺子 传说鸠鸟既笨又自私,夫妇不和,子女不孝,寄巢生子,不勤养育。因而还有“鸠占鹊巢”的成语,形容以霸道强横的方式坐享他人成果。 [宋]欧阳修《鸣鸠》云:“众鸟笑鸣鸠,尔拙固无匹,不能娶巧妇,以共营家室;寄巢生子四散飞,一身有妇长相失。” 
燕调雏 燕子是非常尽职尽责的父母,调养雏燕不辞辛劳。 [唐]白居易《咏燕》诗云:“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二者的对应,是育儿的正反面典型。
石障对郇厨 石障 一作“石帐”,指石崇的锦步障。 西晋荆州刺史石崇,靠劫掠客商成为巨富,富可敌国。他穷奢极欲,性情乖张,又好与晋武帝的舅父王恺比富。一次,“恺作紫丝布步障、碧绫四十里,石崇则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令王恺自叹不如。不过,一向高调炫富的石崇终究未得善终,五十二岁时即被人陷害,满门抄斩,家产也被尽数查抄。 郇(xun)厨 有成语“郇厨既扰”,是受人招待时所说的客气话,意思是吃了人家 的饭,叨扰了人家。 唐代韦陟袭郇国公,其生活奢侈,精治饮食,人称“郇厨”。郇国公府上“厨中饮食,香味错杂,人入其中,多饱饫(yù,饱食)而归”。后来书函中谢人筵宴就说“饱饫郇厨”。 同样是有钱奢华的生活,高调炫富和热情好客的两个例子,显然有着不同的口碑。
烟轻笼岸柳 
薄雾笼罩着堤岸上的杨柳树。 这是唐代诗人韦庄《台城》诗中“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诗句的化用。
风急撼庭梧 狂风摇撼着庭院中的梧桐枝。 这是宋朝词人蔡伸《长相思》中“风撼梧桐雨洒窗”词意的化用。 烟轻,风急两句有着类似的写作技巧,都是以景语作情语,借原本无情的树木,代入诗人的心情。 鸜眼一方端石砚 
广东端州(今肇庆)是中国传统名砚产地。端砚石质坚硬、细腻,发墨不损。端砚石上有圆形斑点者叫“鸜(qú,鸟名)眼”,亦称“鸲鹆(qú yù,即八哥)眼”。
龙涎三炷博山炉 
龙涎:名贵的香名。博山炉是中国汉、晋时期民间常见的焚香器具。多为青铜器和陶瓷器。炉体呈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 [唐]李白《杨叛儿》诗云:“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端石砚和博山炉都是精致高档的文玩物件,有巧妙利用鸜眼造型的端砚,会倍添意趣;燃点最名贵龙涎香的博山炉,才更显得有档次。都是好上加好,锦上添花的意思。
曲沼鱼多,可使渔人结网 想得池塘鱼,应先结渔网。 《汉书·董仲舒传》有云:“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平田兔少,漫劳耕者守株 
守株待兔,必徒劳无益。 《韩非子·五蠹》里讲了一个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一个农夫偶遇一只仓皇的奔兔撞树而死,从此他放弃农耕,坐守其树,希望能再次捡到死兔。结果这样偶然的好运再也没有再度出现,还在等待中荒芜了自家的田地。 想要有所收获,就应该有正确的作为。结网以渔和守株待兔,又是一组正反面的典型对比。
【广而告之】 一水诗塾精讲《声律启蒙》,每周一、四更新,原创首发。如果觉得对您的胃口,记得点击标题下的“一水诗塾”或搜索同名微信公众号订阅哟,免费的优质国学家教等您领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