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柴德赓与苏大历史系的创建

 苏迷 2016-07-28
柴德赓与苏大历史系的创建

 
  文/顾伟
  柴德赓(1908-1970),字青峰,浙江诸暨人。1929年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为著名历史学家陈垣门下得意弟子之一。曾任辅仁大学历史系教授、四川女子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兼图书馆馆长。1949年,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1955年后,任江苏师范学院(现苏州大学)教授兼系主任。
  60年前,柴德赓刚到江苏师院时,学院仅设有历史专修科,不仅规模很小,每年只招收几十人,而且师资力量单薄。到校后,他积极筹建历史系,研究制订规划、加强教材和学科建设。还亲自编写教材并开新课,注重培养和充实师资,增添图书设备,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很快,历史系就有相当良好地发展,每年招收百余人,成为师院的大系之一。
  柴德赓积极倡导科学研究并身体力行,主持完成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共8册,320万字)的编写。他极力主张加强学术交流。几年中利用他的学术影响和广泛的人脉关系,先后邀请了当时史学界的名流,如尚钺、吴晗、吴泽、韩儒林、沈炼之、翦伯赞、邓广铭、胡华等来校作学术报告与座谈。这些学术交流活动,开阔了师生的视野,丰富了学术知识,提高了教学和科研水平。许多史学界人士纷纷慕名来到江苏师院工作,历史系成为当时教授最多的系。这大大提高了历史系和师院的知名度。
  1962年,江苏师院十周年校庆,柴德赓赋诗以志欢庆:学府“宏开岁月更,十年成绩己峥嵘。吴中自古人文地,今使前贤畏后生。”“水映楼台柳拂丝,弦歌何处不相宜。图书万架花千树,正是人才蔚起时。”“学海无津一筏航,不迷方向见朝阳。经师难得人师重,相约红专各擅扬。”“一代风华春不驻,千秋事业史无前。昌明科学今非昔,进步还须志更坚。”这正是当时他心情的写照。
  2005年11月30日,苏州大学校刊以“隆重纪念柴德赓先生创建我校历史系五十周年”为题,出了纪念专版。苏大社会学院召开了“柴德赓先生来校创建历史系50周年纪念会”,在报道和发言中,都高度评价了柴德赓先生的成就和业绩。
  苏州教育博物馆祈盼社会各界热心参与教育文物征集工作,并请您为博物馆的设计布展建言献策,电话:65227176。敬请关注“苏州教育博物馆”微信公众平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