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出头,先低头

 美味美食 2016-07-28

行政部供稿

     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去拜访一位前辈,当他昂首阔步进门的时候,头被门框狠狠地撞了一下,疼得他一边不住地用手揉搓,一边看着比他身高低许多的门。出来迎接的前辈微笑着说:“很疼吧?可这也应该是你今天拜访我的收获。你要记住: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间,就必须时时记得低头。”

     聪明的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所得的教导看成是一生最大的收获,并把它列为一生的生活准则之一。这一准则让他受益终生,后来他功勋卓越,成为一代伟人,在一次谈话中他说:“这一启发帮了我的大忙。”

曾有人问苏格拉底:“据说你是天底下最有学问的人,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天与地之间的高度到底是多少?”苏格拉底微笑着答道:“三尺!”“胡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四五尺高,天与地之间的高度如果只有三尺,那人还不把天地戳出许多窟窿?”苏格拉底仍微笑着说:“所以,凡是超过三尺高的人,要立足于天地间,就要懂得低头呀!”

    台湾漫画家幾米的《希望井》里有这样一段话:“掉落深井,我大声呼喊,等待救援……天黑了,黯然低头,才发现水面满是闪烁的星光。我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丽的惊喜。” 几米用诗意盎然的语言写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给我们以启迪。人生不会风平浪静,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出现困境,这时你应该学会低下头看一看,低下头或许就能看见“闪烁的星光”。

    要想进入一扇门,就必须让自己的头比门框更矮;要想登上成功的顶峰,就必须低下头弯下腰做好攀登的准备。所谓“低头是稻穗,昂首系莠稗”,越成熟的稻穗垂得越低,只有稗子的头才抬得高高的。

汉代名将韩信如果没有忍受“胯下之辱”的低姿态,怎么会有后来的赫赫战功。

我们常用“毫不示弱”来形容人一个勇敢,但时时处处不示弱的人能得一时之利有时却难成为最终的成功者。倒是有一些人凡事忍让,不逞能、不占先,心境平和宽容,做事持之以恒,他们即使遇到打击,也不会万念俱灰。这种人跑得不快,但能坚持到终点。

    面对压力不低头的人是有个性的人,会低头的人则是聪明的人。低头是一种人生智慧。学会低头,也就学会了审时度势、把握全局、小忍大谋;学会低头,就能顺利地跨越生活中意想不到的低矮“门框”,免受无谓的伤害;学会低头,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避免铸成大错以至最终抱憾终身。

一时的低头是为了长久的抬头。要想出头,必须先懂得低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