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食同源】绿豆——或藏绿豆因醉翁

 正炁存内 2016-07-28

   绿豆,别名青小豆,因其颜色青绿而得名,在我国已有两千余年的食用历史,传统绿豆制品有绿豆糕、绿豆饼、绿豆沙、绿豆粉皮等等,都是人们日常见到的美食。宋代诗人周必大曾诗云:“或藏绿豆因醉翁”讲的则是《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早年不得志时,其妻子李氏每日早上吃豆子稀饭以节省家用,并供欧阳修读书至金榜题名,欧阳修后深感妻贤,于是定下每年腊月初五吃豆子稀饭的家规,以示纪念,流传到民间,就形成了煮“五豆”的习俗。其实让医者看来,这绿豆也恰恰是解酒毒的一味良药,同时由于绿豆是解暑之圣药,所以在夏季到来之时,绿豆将为我们的日常生活保驾护航。

  绿豆深得明代李时珍喜爱,如在《本草纲目》里说“绿豆,处处种之。……北人用之甚广,可作豆粥、豆饭、豆酒,炒食、食,磨而为面,澄滤取粉,可以作饵顿糕,荡皮搓索,为食中要物。以水浸湿生白芽,又为菜中佳品,牛马之食亦多赖之,真济世之良谷也。……其性稍平,消肿治痘之功虽同赤豆,而压热解毒之力过之。且益气,浓肠胃,通经脉,无久服枯人之忌。”可见当时绿豆确实是融入在日常饮食当中,所以古人对于绿豆药效也有了深刻的体会,认为绿豆可以清热消暑,利水解毒,主暑热烦渴、感冒发热、霍乱吐泻、痰热哮喘、头痛目赤、口舌生疮等,同时强调绿豆清热之功在皮,解毒之功在肉。

绿豆皮清热除烦 


  绿豆皮又叫绿豆衣,即绿豆的种皮,性味甘寒,功能解热毒,退目翳,它的清热消暑作用,比绿豆较好,如唐代医家孟诜就说:“今人食绿豆皆挞去皮,即有少壅气,若愈病须和皮,放不可去。”所以夏季消暑喝绿豆汤时,将绿豆淘净,用大火煮沸,熬10分钟左右,见汤色碧绿清澈即可,注意不要久煮,这样才可以达到很好的消暑功效。如《遵生八笺》云:“绿豆淘净,下锅加水,大火一滚,取汤停冷色碧食之。如多滚则色浊,不堪食矣。”

  另外,由于夏天昼长夜短,气候炎热,很容易让人烦躁不安难以入睡,民间常有用绿豆皮做枕头,这样既能解暑又有利于睡眠,可谓一举两得,老年朋友还可以加些菊花、决明子等,这样不仅可以消暑,还能安神、明目。

 绿豆肉清热解毒

  历代本草书籍都强调绿豆之解毒功效,如《本经逢原》云:“解附子、砒石、诸石药毒。”据记载,绿豆可以适用于食物中毒、药草中毒、酒精中毒、金石中毒、农药中毒、煤气中毒、磷化锌中毒时的应急食用,现代研究表明,绿豆的解毒作用源于绿豆蛋白等成分与有机磷、重金属结合成的沉淀物,所以喝绿豆汤用于解毒时最好把豆子煮烂(但也别煮的时间过长),喝的时候把豆子一起吃进去,这样的绿豆汤虽然色泽浑浊,但清热解毒作用更强,有时为更好地发挥解毒功效,可以熬制绿豆甘草汤,用绿豆500克,甘草30克,加水煮至豆烂开花,冷后代茶饮。夏季外感风热,咳嗽心烦时,也可以熬制绿豆百合粥,用绿豆、鲜百合各50克,大米60克,根据个人情况,可酌加白糖适量。绿豆、大米煮粥,豆米煮至开花时,加入百合煮成粥,加白糖调味即可。每日1剂,分2次食用,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宁心去烦等功效。


  绿豆虽好,但终究性味偏寒,脾胃虚寒之人不宜常服久服,若要食用,可以将绿豆与大米同煮成粥后食用,如再加上南瓜同煮,则更具保健价值。另外,如果绿豆未煮到火候,会腥味强烈,食后反而易恶心、呕吐,这也是需要注意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