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油画欣赏—《酒神的狂欢》与荷兰绘画的开拓者的作品欣赏

 静雅轩345 2016-07-28

与俄罗斯学院派油画大师、油画爱好者交流

作者简介

提香是威尼斯画派最伟大的画家,也是文艺中兴时期在色彩方面最有成就的巨匠,他的作品形式多样,题材广泛,构图多变化,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他擅用漂亮的色彩和笔触表现丰硕多彩的人生,以及人们欢乐的情趣和女人体的魅力。提香对色彩的机能及其相互关系有着深刻的熟悉和理解,他用色大胆勇敢,色调极其丰硕明快、微妙而正确;他的笔触热情奔放,流畅自如,不拘陈规;画面响亮而又和谐,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雄浑、华贵之美。他被称为西方油画之父。



《酒神的狂欢》 意大利 提香 布上油画 纵175×横193厘米 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藏


创作背景

16世纪,威尼斯固然已建立了共和政体,但封建反动势力仍很猖獗。人们在经济宽裕的前提下,对自由与入世哲学的爱好日趋强烈。于是,当时闻名的画家提香就想借希腊神话题材来表现人生的欢乐与享受,以符合一部门人在长期神学思惟禁锢下产生的逆反心理,《酒神的狂欢》(又叫《酒神祭》)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



(局部)


画作欣赏

酒神巴库斯,希腊名叫狄俄尼索斯。这幅画表现的恰是他与众仙们狂欢的场面。传说巴库斯的挚友因决斗而死,他含泪将他安葬,不久在墓上长出葡萄,他将葡萄的汁榨在牛角杯里饮下,顿觉高兴异常,这就是葡萄酒。后来他把这甘醇的美酒奉献给奥林匹斯诸神,同时希腊人民也得到了他的恩赐。所以在每年秋季葡萄收成时节,希腊人都要举行酒神祭,并逐渐成为希腊的重要节日。



(局部)


在这幅作品中,酒神与人们,喝酒作乐,谈情说爱和舞蹈,陶醉在一片爱的温馨之中。为了表现锦绣的裸女形象,提香把人物放在柔美的大天然之中。在画幅压角处,仰卧着一位全身袒裸的锦绣女子,好像酒醉未醒,尽情地展露着自己的裸体。她那饱满柔润的身体,像一朵盛开的生命之花,为酒神节注入了人道的欢乐。提香的裸女大都以圆润饱满来取悦赏识者的视觉,令人沉醉,形成了他那独占的“健美风格”。这“斜倚的女人体”姿势是继续和发展乔尔乔内的样式,也为后来的历代画家树立了这种姿势的典范。


在这幅画中,提香借画上诸神的醉酒糊口,表达出一部门人的心理欲望。形象大胆勇敢而放荡,色彩丰硕多变,气氛十分强烈热闹,它是对人道的赞扬和对神学所宣扬的禁欲观念的挑战。画中所描绘的一切,与其说是狄俄尼索斯与众仙狂欢,不如说是民间青年男女在远足中尽情痛饮的写照,它布满着青年人糊口中所独具的欢乐节奏。

彼得·勃鲁盖尔(Bruegel,Pieter 约1525~1569),16世纪尼德兰地区最伟大的画家。一生以农村生活作为艺术创作题材,人们称他为“农民的勃鲁盖尔”。他善于思想,天生幽默,喜爱夸张的艺术造型,因此人们又赠给他一个外号叫“滑稽的勃鲁盖尔”。他继承了博斯的艺术风格,又被誉为“新博斯”。他是欧洲美术史上第一位“农民画家”。


艺术特色

勃鲁盖尔平素性格怪僻,画题有时也令人百思难解。他的古怪的画意却标志着他鲜明的阶级立场。他对农民的生活怀有深切的同情,在欧洲画史上,他是最早的一位自觉的农民画家,人称'农民勃鲁盖尔'。

 




人物生平

彼得·勃鲁盖尔1525年出生于安特卫普东部的一个农民家庭,曾从学于P.库克·凡·阿尔斯特,此人的妻子可能教过他在细亚麻布上画水彩的方法。1550年,库克·凡·阿尔斯特去世,勃鲁盖尔到安特卫普画家、出版家H.科克处工作。科克系风景画家,兼经营画店,曾刻版印行勃鲁盖尔的作品,并与之长期合作。1551年,勃鲁盖尔成为安特卫普画家行会的画师,之后不久即取道法国去意大利作修业旅行。1552年,到达意大利南部,渡海游西西里岛,到巴勒莫。1553年,在罗马与著名的细密画家G.克洛维奥合作细密画(已失)。归途中,他还在意大利北部乡野和阿尔卑斯山漫游。从现存作品看,他的旅行写生主要为风景,其对自然的观察和描绘,甚为精细,可当日后创作素材之用。他在意大利所作《风景素描》(1552年,柏林,国立美术馆版画室),是最早有年代的作品。


勃鲁盖尔于1554年春踏上归途,1555年已在安特卫普为科克的画店印行大幅风景组画制作版画稿了。


1556年,勃鲁盖尔的创作开始从风景转向带有教育性和讽刺性的人物构图。他借鉴H.博斯的作品,采取幻想的和写实的形象相结合的表现方法,从民间谚语和传说中选取题材,寓严肃的主题于风趣的表现中。这变化反映了他对尼德兰社会问题的关心,其作品如铜版画《大鱼吃小鱼》(1557年,维也纳,阿尔贝蒂纳藏品)《谢肉祭和四旬斋的斗争》(1559年,维也纳,美术史博物馆)等,或对世道人情进行讽刺,或隐含对西班牙的暴虐统治的抗议。


勃鲁盖尔一方面为科克的画店提供版画稿,同时还从事绘画,大体上,1562年以前,多作版画,以后则主要致力于绘画。他重视对生活的观察和研究,常和友人到农村参加农民的活动,收集创作素材。1563年,他和老师库克·凡·阿尔斯特的女儿结婚,移居布鲁塞尔,并在这里度过最后6年。此时正当尼德兰革命的前夜和爆发时期,他的艺术日臻成熟,以现实的人为中心,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描绘融为一体。他在作品中采取多种形式揭露西班牙军队和宗教法庭对尼德兰人民的残酷迫害并鼓舞人民进行斗争。他在描绘农民的生活中找到表达他的思想感情的最好手段,故有'农民勃鲁盖尔'之称。这时期主要作品有《洗礼者约翰布道》(1566年,布达佩斯,艺术博物馆)《农民婚礼》和《农民舞蹈》(1567年,维也纳,美术史博物馆)《雪中猎人》《暗日》《牧归》(1565年,维也纳,美术史博物馆)《盲人的寓言》(1568年,那不勒斯博物馆)(见彩图《冬猎》(1565年)和《绞刑架下的舞蹈》(又名《绞刑架上的喜鹊》,1568年,达姆施塔特博物馆)等。


 




人物评价


从画面来看,也许人们会觉得勃鲁盖尔的画不如拉丁民族意大利人的画更理想化、更完美,其实,这种不避丑陋直视现实生活本身的艺术观正是他的价值所在,后来意大利的卡拉瓦乔画派,西班牙的'波德戈奈'风,荷兰的哈尔斯、伦勃朗,法国的夏尔丹以及19世纪的现实主义美术都受到了他的影响。


彼得·勃鲁盖尔在今日已被公认为佛兰德斯绘画的三大巨匠之一。虽然作品数量只有五十件左右,然而勃鲁盖尔在艺术史上的影响力不容小觑。他是17世纪荷兰绘画的开拓者。勃鲁盖尔借着对事物细节之忠实描绘与怪诞幻想之唐突对比,于画中创作出人世的缩影。其深刻的观察,不论是在刻画农民生活的写实作品,抑或表达时代背景的讽刺画作中都一揽无遗。画风古朴而率直,素有'农民画家'的美誉。著名的《冬猎》《农民婚礼》及《盲人的寓言》等杰作,便充分流露出勃鲁盖尔惯有的多样情节安排和文学寓意;构图紧凑且喜以侧面轮廓线描摹,使得画中事物看似简单、理面,却显出极为有力的效果。


 


1

作品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