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金根治疗习惯性便秘经验

 meijingqing 2016-07-28

陆金根治疗习惯性便秘经验 - 好地方 - 好地方

 

 陆金根为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首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承中医外科名家、全国著名中医外科学家顾伯华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肛肠科医教研工作30余年,学验俱丰,誉满沪上。笔者有幸作为其学术继承人侍诊左右,得窥其法。现就其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临证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1扶正为主——补气养阴、兼以清热
陆师认为习惯性便秘虚证为多,气阴两虚为主,多由素体阴虚、津液不足,或热病之后、津液耗伤,或年老体虚、阴血不足,或过食辛辣厚味、醇酒炙博等耗伤津液,导致气虚推动无力、阴虚肠道失养而发为便秘。
《医宗必读?大便不通》云:“有老年津液干枯,妇人产后亡血,及发汗利小便,病后血气未复,皆能秘结。”病家及医者每每图一时之快,久用峻泻通下之法,日久则导致津气亏耗,津血不能濡养大肠,气虚不行,大肠传送乏力而便结于肠,日久伤肾,而呈恶性循环。所谓“损其津液,燥结愈盛”(《兰室秘藏·大便结燥论》)。又阴虚生内热,故临证可见烦热、口干、舌红少津、脉细数等一派阴虚火旺之象。“法当补养气血,使津液生则自通” (《医宗必读》),治宜益气养阴、开秘通下。
陆师临证多用生黄芪、白术、生地黄、当归、麦冬、石斛、玄参等益气养阴、滋阴润燥。黄芪为补药之长,能补一身之气。《本经疏证》谓:“黄芪一源三派,浚三焦之根,利营卫之气,故凡营卫间阻滞,无不尽通。”白术苦而甘温,味厚气薄,健脾益气。《药类法象》言其:“除温益燥,和中益气”。生地黄、麦冬、玄参三药合用,取法“增液汤”,意在增水行舟,滋阴救液、凉血清热、生津润燥,与当归合用,可增滋阴润燥之力,以补药之体为泻药之用,使肠燥得润、大便得下。若阴虚火旺明显者可加黄柏、知母。
2调畅气机——以肺为先、以降为和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之肃降与大肠传导息息相关,上窍闭则下窍不通,若肺失清肃,则肠腑闭塞不通。《丹溪心法》云:“肺气不降,则大便难传送。”陆师临证多用杏仁、桔梗、苏子等具有宣肺降气之品,使脏腑气机升降有序,肺气得宣,肃降得行。杏仁降气润肠。桔梗辛温升散,主利肺气、通咽膈、宽中理气;桔梗、枳实合用, 有宽中下气之效。清代王学权认为:“桔梗, 开肺气之结,肺气开则府气通, 故亦治腹痛下利,昔人谓其升中有降者是矣。”苏子降气以开上窍、升清降浊、祛痰降气为主,且有滑肠通便、宽郁开胀之效。《本草汇》载:“苏子, 散气甚捷, 最能清利上下诸气,通二便。”
大肠者,传导之官。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和。大肠气机调畅,糟粕方能传导下行。习惯性便秘患者多久服泻药,使气机枢转不利,气结为患,脾胃失和,升降失司,腑气不通。陆师临证喜用川厚朴、枳实、枳壳、莱菔子调畅肠道气机,多获良效。川厚朴、枳实二药合用,师法仲景《伤寒论》的小承气汤和《金匮要略》中的厚朴三物汤,取其下气除满、行气消胀之功。厚朴苦辛,气温,性燥,有宽中化滞、平胃气之功,其温可以燥湿、苦可以下气。李东垣曾论:“厚朴,苦能下气,故泄实满;温能益气,故能散湿满。”《药品化义》:“枳实专泄胃实,开导坚结,故主中脘以治血分,疗脐腹间实满,消痰癖,祛停水,逐宿食,破结胸,通便闭,非此不能也。《本草衍义补遗》载:“枳实泻痰,能冲墙倒壁,滑窍泻气之药也。”二药配合使用,相辅相成,行气消导、调畅气机功用颇佳。枳壳引气下行,《本草纲目》曰:“其功能利气,枳壳利肠胃”。莱菔子降气除胀之功,类似枳、朴,而其通便之力则胜之。又因其降气通便而不伤阴,可用于阴虚肠燥津亏之便秘。《医学衷中参西录》云:“莱菔子,顺气开郁,消胀除满,此乃化气之品,非破气之品”。
3便秘日久——养心柔肝、活血化瘀
便秘久病,情志不畅,患者多忧思多虑、脾伤气结,或抑郁恼怒、肝郁气滞,导致心血暗耗,神不守舍。临床表现除见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外,多伴胸胁满闷,精神忧郁,烦躁不宁,舌苔薄腻,脉弦。对此型便秘,陆师取法甘麦大枣汤之意,临证多加用炙甘草、怀小麦、大枣、丹参、郁金、合欢皮等养心柔肝、宁心安神。《内经》云:“心病者,宜食麦。”小麦甘润滋养、养心缓急。《金匮心典》谓:“小麦为肝之谷,而善养心气,甘草、大枣甘润生阴,所以滋脏气而止其燥也。”丹参止烦满,益心气。《滇南本草》谓其:“补心定志,安神宁心”。郁金清心解郁。《本草衍义补遗》谓其“治郁遏不能散”。合欢皮味甘气平,主养五脏。《本草蒙筌》言其“利心志补阴,安五脏明目。令人事事遂欲,时常安乐无忧”。
顽固性便秘日久,便结难下,气滞日久,推动无力,血行不畅,则瘀血内停,所谓“久病必瘀、久病兼瘀”。多数顽固性便秘患者临证除有气滞腑行不畅症状外,尚可见舌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多沉涩等血瘀表现。其病机属于瘀血阻滞肠腑,腑气通降不利。陆师认为在治疗习惯性便秘时,虽无明显瘀血症状,但据“久病血伤入络”之理,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适当加入桃仁、虎杖、当归、郁金等活血通便药,俾使瘀血消散、气机流畅,则便秘可除。桃仁味苦能泻滞血,体润能滋肠燥。《珍珠囊》载:“桃仁,治血结、血秘、血燥,通润大便破蓄血”。虎杖活血通经,缓泻通便。
4巧用下法——喜用滋润、慎用攻伐
陆师认为,对于习惯性便秘缠绵难愈者,可以在前述诸法基础上,酌用下法,可以选用火麻仁、郁李仁等功擅润燥滑肠的药物。《药品化义》载:“麻仁,能润肠,体润能去燥,专利大肠气结便闭。凡老年血液枯燥, 产后气血不顺, 病后元气未复, 或禀弱不能运行皆治。大肠闭结不通, 不宜推荡, 亦不容久闭, 以此同紫菀、杏仁润其肺气, 滋其大肠, 则便自利矣。”郁李仁专治大肠气滞、燥涩不通。另外,还可选用肉苁蓉、杏仁等药物。其中肉苁蓉“润五脏,益精血,滑肠”(《本草分经》),而杏仁苦泄润利,有理气润肺、开结润燥之功。
陆师认为,习惯性便秘多病变日久,患者多正气亏虚,切勿妄投攻下,应避免滥用芒硝、大黄等攻伐峻下的药物。若只图一时之快,一味投用大黄、芒硝、芦荟等峻猛攻下之品,则宜致苦寒伤脾,正气更耗,症状反而加重。正如《兰室秘藏·大便结燥论》所云:“大抵治病,必究其源,不可一概用巴豆、牵牛之类下之,损其津液,燥结愈盛。”《丹溪心法·燥结》亦云:“如妄以峻利药逐之,则津液走,气血耗,虽暂通而即秘矣。”另外,大黄、芦荟、番泻叶等蒽醌类药物久用可致结肠黑变病。峻猛攻下药虽非陆师常规用药,但如确属阳明腑实之热结旁流证,“急则治其标”,投用峻下之剂,但只宜1-2剂,中病即止,以免过剂伤正。
5典型病例
范某,女,59岁。初诊日期:2010年1月27日。
患者习惯性便秘已数年,经常燥屎难下,粪水旁流;昨日起稍有硬便排出,量少,小便短赤,手足时有汗出。刻下口干苦,不欲饮;舌红,舌苔黄腻,脉沉细。证属燥屎内结、热结旁流,先以通下为主,再拟益气养阴。
处方1:川厚朴15g,枳实 15 g,玄明粉(冲)9 g、生大黄(后下)9 g。2剂。
处方2:生黄芪30 g,生白术 30 g,当归 15 g,炒枳实 30 g,麻仁 15 g,川厚朴 15 g,全瓜蒌(打) 24 g,桃仁12 g,莱菔子(炒打)15 g,生甘草9 g 。5剂。嘱患者服处方1后,大便通下即停服第2剂。改服处方2益气养阴,缓图其功,以治其本。
二诊(2月3日):患者服用处方1第1剂后,宿便已下,继服处方2,目前排便量少,便次较前增多为1-2次,便质尚干,矢气多;舌苔黄腻,脉细弦。治拟益气养阴、清热开秘。
处方:生黄芪 15 g,苍术 15 g,当归 30 g,枳实 15 g,麻仁 15 g,川厚朴 15 g,全瓜蒌(打) 24 g,桃仁 12 g,莱菔子(炒打)15 g,杏仁 12 g,丹参 15 g,生甘草 6 g 。7剂。
三诊(2月10日):大便日行两次,偶为5次,以稀便软便为主;口干苦;舌苔厚腻,脉细弦滑。再拟益气开秘、清热化湿。
处方:生黄芪 30 g,白术 15 g,苍术 15 g,枳实 30 g,麻子仁 15 g,怀山药 15 g,全瓜蒌(打) 24 g,陈皮 9 g,莱菔子(炒打)12 g,姜半夏 9 g,生甘草 9 g 。14剂。
四诊(2月24日):症情稳定,大便质软成形,日行1-2次;口润;腻苔渐化,脉细弦。继予原方14剂,以巩固疗效。
按  本案患者初诊时燥屎难下、粪水旁流,急则治其标,故急予大承气汤峻下热结。患者服药后宿便即下,遂予益气养阴、润肠通便方药。二诊时排便量少,便质尚干,故当归加倍,并加用杏仁开结润肠;苔黄腻未化,白术改苍术,取苍术燥湿之力;久病必瘀,故加丹参活血祛瘀。三诊便次增多,以稀便软便为主,加用怀山药健脾益气;苔厚腻,予白术健脾运湿,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姜半夏温中燥湿化痰。四诊症情稳定,继予益气养阴开秘。
6结语 
综上所述,习惯性便秘成因复杂,有虚实之分,时可独见,时而兼见,常虚实相兼。陆金根教授在治疗习惯性便秘时,以益气养阴、调理气机为主,平补气血,佐以宣肺、理气、清热、润燥、养心柔肝、活血化瘀之法,综合施治,通补兼施,重在恢复大肠传导功能,以达到大便通畅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