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大万林博物馆方案抄袭,尚未开工已成山寨!

 YIFU_APS 2016-07-28
武大万林博物馆方案抄袭,尚未开工已成山寨!

如图所示,武大要新建的万林博物馆和阿布扎比古根海姆艺术馆基本上就是同一个设计方案。


这是武大官方简报中的万林博物馆方案
http://aff./jjb/E_ReadNews.asp?NewsId=308

这是阿布扎比古根海姆艺术馆资料
http://photo.zhulong.com/renwu/myphoto508_59374.htm


非常吊诡的是,武大万林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师也是朱锫(朱锫建筑事务所),即阿布扎比古根海姆艺术馆的设计者。所以这是令人匪夷所思的自我抄袭。我个人很难相信会有建筑师做出这么自毁声誉的事情,猜测或许是得到了校方的默许甚至鼓励,在过紧的设计周期要求下就随手拿了一个现成的设计。

 

众所周知,一个好的建筑必须是在考虑其基地物质和人文环境的基础上,所做出的精心、独特、无法再被移植于其他任何场所的设计。而武汉大学的老校园,在上世纪30年代由美国建筑师凯尔斯(F. H. Kales)做规划设计,因为其对于原来山势地形的良好运用、中西建筑元素与技术的完美结合而受到广泛的赞誉。凯尔斯为校园规划和建筑单体设计耗尽了他最后的精力,病逝于上海;王世杰校长与叶雅各先生认真监督建校工程进展,亲自带学生植树建林,后者为保学生居住舒适甚至亲手挑选寝室床垫;汉协盛营造厂作为工程实施单位,在物资匮乏的两次世界大战间隔期,仍然不计回报地使用最好的材料和最严格的建设标准,以致其因武大项目而最终破产…… 因为这些人的专业素养、责任感和审美力,为我们最终留下了这个湖光山色、步移景异、同时又坚固耐用的中国最美校园。

 

然而,在武大后来的建设中,再没能出现可以这样令人赞叹的新建筑。相反,设计越来越粗糙,越来越远离整个校园的山水与人文氛围。就在几天前,武大的校门牌坊突然被拆。在这之前,似乎没有向社会公示过正式的校门规划方案,也未有过合适的专业或公众咨询。这一次,又是偶然地,有同学发现了武大万林博物馆和古根海姆博物馆的设计雷同。万林博物馆由陈东升校友向学校以1亿元人民币捐赠,之前曾公开征集方案,朱锫建筑事务所是投标单位之一。但最终的中标方案并未正式公布,而基建处的简报中也只有效果图,未有更多设计细节。可是,在如此缺乏具体打算和监督透明度的前提下,项目已经仓促开始动工。

 

现在,项目进展应该是处于基地整理阶段。即一切仍有挽回和重新慎重考虑的可能。希望校方能与万林博物馆设计方及时沟通,重新针对武大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做重新的建筑设计考量,也请学校成立类似校园规划委员会这样的决策与监督机构,由校方相关部门领导和建筑、规划、历史、文化、经济等各专业领域的校内学者与校外专家构成,对校园的整体规划和具体建筑项目进行讨论与审核(推荐参考中山大学校园规划委员会的架构)。更希望校方领导如果不能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至少努力提高自己的开放心态,以接纳各界意见,认真吸收反馈,否则,就让出自己无法胜任的校园建设决策权。

 

1938年,日军空袭武汉,飞机巡视到武大上空时,惊叹于武大校园建筑群的美丽与优雅,不忍摧毁之,反而在武汉沦陷后,将其作为日军后方医院与疗养基地,也正是那些伤病中思乡的日本战士,种下了武大最早的樱花。

 

作为侵略者的日军尚且对武大之美有如此珍视,我们怎忍它百年的美丽,毁于我辈匆匆忙忙的建设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