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新《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图文讲座》甲状腺钙化性病变的超声和CT 联合诊断!

 昵称74274318 2021-03-18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Int J Med Radiol 2016 Jul;39(4):416--421.


甲状腺钙化性病变的超声和CT 联合诊断

1韩志江  2项晶晶  3包凌云  4陶晓峰

作者单位: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 放射科,2 病理科,3 超声科,杭州310006;4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医院放射科   通讯作者:陶晓峰,E-mail: cjr.taoxiaofeng@vip.163.com  

【摘要】甲状腺钙化性病变的CT 检查中,钙化的大小、形态及分布对其良、恶性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对超声不占优势的粗钙化和厚壁环状钙化。日常工作中,对甲状腺钙化性病变良、恶性的准确识别,有助于甲状腺恶性病变的早期手术治疗,同时减少良性病变不必要的手术创伤。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钙化;体层摄影术,X 线计算机;超声检查  DOI:10.19300/j.2016.J4246  
中图分类号:R736.1;R445.3     文献标志码:A

因周围无软组织肿块, 增强CT 对于孤立性粗钙化没有优势, 仅能依靠平扫对其性质进行判断。笔者的既往研究[27-28]显示,钙化周围伪影有助于良性病变的诊断(图6), 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4%~80.7%和1.7%~87.5%。钙化伪影产生机制是射线硬化效应和部分容积效应[29],前者是X 线穿过高密度的孤立性钙化结节后发生衰减,导致对应的投影数据缺失,周围组织信息丧失而产生钙化伪影。典型的硬化伪影表现为“状”,中间黑,边缘白;后者是同一层扫描中包含孤立性钙化和甲状腺组织时,所测值是这两种物质的平均密度,而不能反映出单纯孤立性钙化结节或甲状腺密度。不难理解,钙化越密实、连续,其周围伪影越显著,而越间断、松散,其伪影越不明显。笔者在良、恶性孤立性粗钙化组织学对比研究[27-28]中发现,恶性粗钙化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