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家姓|历代名家单字字帖|钟

 智者美鉴 2016-07-29

钟 | 来源与演变

钟,本义是乐器。在金文中“钟”有二形,一形“从金从童”,在这里,金表示材质,则表示钟能发洪亮之音,也表示由强壮的少年正在敲钟之势,表示响器。另一形“从金从重”,重表示有重量,也表示钟为中空之器,表示容器。古代从事制造钟器和能运作钟乐器的氏族,以钟为氏族的原始图腾,以钟命氏族和族徽,钟人所居住的地方称钟,建立的城堡称为钟邑,最终发展为国家,出现钟姓。

钟姓的起源主要有两大支,嬴姓和子姓。

第一支出于嬴姓。少吴氏之后有钟离国。钟离国始建于沂之承,在今山东临沂境内。西周初,周公旦东征十七国时,钟离是十七国之一,钟离被迫与同族徐、潍夷、群舒等同迁于潍水流域,钟离国南迁于安徽凤阳东,春秋时成为楚国附庸,因地处吴楚两国交汇处,为吴楚之必争之地。公元前518年被吴国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楚郧公钟仪即为赢姓钟离国的后裔。这支嬴姓钟氏有3000多年的历史。


第二支出自子姓。春秋时吴灭钟离,钟离人投奔楚国,楚大夫箴尹宜昝迁钟离人于湖北汉川东,筑城钟离,后来钟仪封于郧,在今湖北安陆,史称楚郧公。又,宋桓公曾孙伯宗为晋国大夫,政绩卓著,深得民心,被称为“晋之贤者”,因得罪郤氏而被杀,其子州犁逃奔楚国封为大夫,食邑于楚国的钟离城,即湖北汉川东,子孙逐以邑为氏。此为子姓钟氏,其历史有2500多年。


第三支来自外族的改姓。秦汉以后,北方部落逐渐强大,不断南侵扩张,到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战火连年不断,中原政权频繁更迭,北方民族大批进入中原,中原百姓南迁东移,汉人中开始融入了大量外族基因。外族加入钟姓群体的事件主要有:南北朝北魏吐谷浑部落的羌族、唐朝川北岷山的羌族中均有钟姓,羌人中的钟姓应出自西汉甘肃临洮的钟羌,以族名为姓。隋朝岭南临贺的南蛮俚人有钟姓,临贺在今广西钟山和贺州地区。秦朝时迁到湖南钟水流域的钟离人融入当地土著,形成畲族钟姓的先民,后东移到浙江和福建。清朝满洲八旗姓钟吉氏族集体改姓钟。这些少数民族与汉人长期混居,逐步同化而成为当地的钟姓汉族。

钟 | 宗族先贤

历史上著名的钟姓人物有:春秋隐士、精音律者钟子期;三国魏大臣、书法家钟繇,名将钟会;南朝齐梁之际文学批评家钟嵘;唐朝宰相钟绍京,南平王钟传;南宋洞庭湖地区农民起义领袖钟相;元朝戏曲家钟嗣成;明朝文学家钟惺;清朝教育家钟天纬;民国植物学家钟观光;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钟期光,医学家钟惠澜,教育家钟天纬,作家钟理和,电影评论家钟惦棐。

钟 | 历代名家单字字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