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其实你不必强迫自己做“逗比”

 易良义 2016-07-29
这是温言的自媒体平台分享的第127篇原创文章。本文欢迎转载,直接将以下文字一起带走;如需加白名单在后台留言。

作者温言,毕业于北京大学、LSE。公众号ID:wenyanhello。著有《第2份工作》 《你只是还未全力以赴》。

作为一个相对保守的人,我是从90后那里听来“逗比”这个词的。


开始我以为逗比就是“有趣儿”的意思。后来慢慢发现,二者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有趣往往是别人对你的感觉;而逗比,往往都是自封的。

有趣的形态多种多样,一个人即便并不逗,也不搞笑,如果他做得事情足够酷,也同样可以被称为有趣。

而逗比却不行,所有逗比都只有一种姿态,放得很低地、拼命撩人发笑的姿态。


说实话,做一个逗比的工作量可比有趣的强度大多了。

有趣的人不必时时有趣,而逗比一般会自我要求每句话都逗比。

如果逗比给你讲了一个笑话,而没有人笑。那后果很严重:他会条件反射地给你讲第二个、第三个...说不定还要掰开揉碎地给你解释,他这些笑话的笑点在哪里...所以本着人道主义精神,你最好体谅地哈哈哈一下,让他们别再嘚啵下去了,否则逗比们可能会忧郁整个一下午。


不知道为什么,现实中越是逗比的人,人群中反而显得孤独。看似热络、强大的自嗨式表演背后,往往潜伏着一个脆弱谦卑的灵魂。


我认识一个姑娘。不讲笑话的时候挺正常的,一讲笑话就冷场。全场人面面相觑,就她一个咯咯咯咯地笑...然后戛然而止,冲大家摆手:"你们都不要管我啦,我就是这样一个逗比..."


有次姑娘在培训上认识了个同龄男生。俩人同组做案例分析,男生话不多、逻辑清晰,思维缜密。虽然仅限于讨论题目,不过都觉得对方不错,于是互留了微信,再约时间吃饭。

吃饭那天,姑娘想着不能再像培训那天灰头土脸的样子,打扮得美美地去了,她还为这次见面准备了几个有趣的段子。遗憾的是甩出去都成了哑炮。吃到下半场,男生已经明显心不在焉了,还是礼貌地送她回家,然后无意中说了一句“感觉和那天看到的你不太一样..”

姑娘说:“怎么不一样了?”

男生说:“感觉那天你更理性成熟一些。”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为此姑娘郁闷了很久,一郁闷,逗比的段子就更加层出不穷。这一次,必须周围听的人都笑,似乎只有大家替她笑了,她才能一步步从郁闷中脱离出来。


其实我觉得,如果那天她不刻意表现得那么“逗比”,而是真实地“做自己”,或许结局就会不一样。

做培训那天,不刻意讨好任何人的她,展露的是性格里最好的一面:专注、冷静、脚踏实地,反正来培训的人也都是萍水相逢、不用刻意取悦谁——显示的反而是她性格中最闪光有魅力的一部分;

而约会那天的她处处显示着刻意的热闹,越是想要讨好对方,越让对方觉得不过是肤浅的套路,上次心目中那个影子烟消云散。

她越是想当个人人喜爱的逗比,越像一个装模作样、谦卑乞怜的演员,顶着虚无的面具,说着莫名其妙的笑话,让人摸不到头脑的曲意讨好,反而令人觉得寡然无味。


王小波作为“有趣”的代言人,谁也不能否认他的有趣,可谁会盛赞他是个逗比呢?

写出了活灵活现的“洗澡”的杨绛有趣吗?也很有趣,但你不会给她打上逗比的大师。

我们称周星星是“喜剧之王”、叫毛姆“恶趣味之王”,叫刘瑜“有趣的学者”——你会觉得他们逗比吗?不会,因为逗比一词太辱没他们了。

有趣的背后恰恰不是“逗”,而是常年积累的深和广,有趣,不过是深邃宇宙中的灵光一闪。


大多数逗比都不是天生的,他们选择成为逗比仅仅是因为需要一个引人注目的标签、渴望成为人群的中心、或需要掩饰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自卑不安与孤独。


其实真的没有必要。你完全可以做一个内向却有趣的人、不合群却很酷的人、不爱说话却总能一语中的的人...实际上,如果你真的能够反差很大,反而会让人觉得你更有趣了。


如果你是天生的逗比,那么恭喜你,希望你的生活总能够欢声笑语。

如果你不是天生的逗比,其实你也不必强迫自己做一个逗比,做最真实的自己。

也许当你足够丰富强大的时候,有趣自己就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