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实务(70页PPT&课堂讨论)|行知06课笔记

 望云1120 2016-07-29
金融行知计划

CYFC中國青年金融家俱乐部

具有里程碑式的项目


金融行知计划已正式开课啦
聆听15位金融实战高手
为期100天的传经布道

行知|一站式金融实务学习平台
7月24日,CYFC金融行知计划授课导师,环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成伟为行知学员们带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实务的分享。
01班06课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实务
 授课导师 
刘成伟,环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律师的主要执业领域为兼并与收购(包括上市公司收购重组、跨境并购、国资收购等)、资本市场(境内外上市、新三板挂牌、债券融资等)、风险投资与私募融资、公司与投资(包括外商直接投资、境外投资等)、并购交易税务以及反垄断与竞争法。

授课PPT





























课堂问答
1、上市公司联合PE机构设立并购基金,6个月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动(变为国有控股),对并购基金的设立是否存在影响?这只基金还能有效执行吗?
答: 影响主要是商业上的,可能因为实际控制人变为国有控股,对基金的投资方向、标的以及投资决策程序产生影响,还要看LP对这一变动是否看重,有自己的考量等,但对基金的设立不存在实质影响。
2、并购基金投资标的如果无法通过定增装入上市公司,不能实现上市退出,这个风险应该如何应对?上市公司承诺回购的可行性和风险如何?
答: 这个风险一直存在,这是基金投资本身就存在的一种不确定性。上市公司承诺回购这点的可行性存疑,要具体讨论,而且通常要看是否会损害中小投资人的利益,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3、收购人不愿意披露一致行动人是否出于不想引起监管机构注意,或者打擦边球这样的考虑?
答: 不披露一致行动人通常是考虑到收购的安排,避免对方太快察觉做出反应。而且一致行动人要锁三年,对于公司股东来说,更希望不披露来保留灵活性方面的安排。
4、借壳上市不能配套融资了,且创投类公司不能借壳,那么现在顺丰、九鼎是否都不能在进行配套融资?
答: 九鼎这类的操作目前很难,不确定性大大增加;顺丰这类还好,只是审核会更加严格,并且估值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5、“外资战投”的定义是,要求控股比例是多少?案例中三星投资了比亚迪,但是不少外资战投没有足够多的外币,这个足够多的外币是指?
答: 主要看拿股票的这家投资机构是否有外资成分,不论是20%还是51%,有外资成分就可能被认定为外资战投。这个外币指的是外资企业在境内的投资主体是否有足够多的外币储备。
6、拆VIE会境内会要涉及到美元基金的退出,这个是否需要人民币基金来“接盘”,会涉及老股新股问题吗?在操作上有无典型案例?
答: 主要考虑投资成本以及投资的便利性,最直接的是境内买老股,即资金通过境内SPV去接收老股。典型案例如分众传媒,创始人在WFOE里,创始人也要转让手中的老股,这其中会涉及到税,要对交易结构做一些安排。
7、学大教育注入到了上市公司,目前教育行业的借壳上市会受到限制吗?
答: 其实在A股和新三板已经存在多个教育企业上市案例,主要看业务是否合规以及教育企业具体从事的业务范围,是做学历认证教育还是技能培训等。
8、关于要约收购的一些问题。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中,到了30%比例强制要约,证监会订立规则的出发点在于什么?
答: 监管机构订立规则的出发点还是从保护中小股东、强调信息公平性的角度。30%是会涉及到控制权的变更,新旧控制人的交替,是可能给上市公司带来改变的,那么,要给中小股东一个自主选择的机会,即以一个相对市场化的价格,向他们发出要约,让这些股东决定,是要留下来,还是选择退出。当然,监管机构在制定规则的时候,肯定还会有其他因素的考虑。
9、如果有一个投资人要收购大股东手上的股权,比如收购大股东手中的46%股权,此前投资人拟采取协议方式收购,但是按规定,(收购比例)达到30%是会触发强制要约,我的理解是,(收购)比例到达30%的时候,协议转让就应该终止。然后接下来就应该是发出全面要约了。当然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是买壳,涉及重组,可以进行要约豁免。如果不能豁免,那在达到30%这个时点,是否触发全面要约?后面16%是否就要用要约收购?
答:如果是直接收购46%的股份,是可以一次性买的。不需要分开的,只不过购买的协议不能马上执行。必须拿到要约豁免,如果没有拿到,那就必须去发要约,然后再执行协议。如果是间接买这46%再上面的股权,那这时候怎么判断要约有没有触发呢,那么就按照收购办法中两个条款,一个是57条,指通过投资关系取得上市公司股东的控制权的情况下,如果构成比较重大影响,也要按照相关规定履行义务,所以,如果是取得了控制权,那么就触发了要约的义务。如果间接取得的股份没有超过30%,那么就不触发要约。
10、如果不像大股东买,而是在二级市场上增持,那么是否是先增持,等到触发30%的时候,再启动部分要约?
答:自由增持到30%——32%是自动豁免,如果后面超过这一比例,就要发要约。完成要约之后,才能增持。触发了的话,就是全面要约。没有触要约义务的增持,则是通过部分要约。
11、国家在提鼓励并购,落后产能要重组。您觉得未来1-2年,会有比较多并购重组机会的行业有哪些?
答: 按个人直觉来说,产能过剩的整合,是有很大的难度,历史包袱较重,设计净壳的过程较复杂。从资产的角度,现阶段从境外找资产增多,科技类和制造类有很多的操作。投资机构参与的机会也较多。国内的资产,抢的比较厉害,因此估值较高。而境外资产的收购,难度在于资金出境。
12、现在上市公司并购三板公司案例较多,想请教税方面的问题。上市公司收购三板公司对于原股东的税收政策,跟在二级市场上流通股的收购所涉税的差异?
答: 从卖方来看,买和卖涉及成本和溢价的问题,是一个所得税问题,买卖成本都应该是有监控的。从买方来说,成本也都是可以追踪的。所得税都是一样的。针对个税来讲,还是从实际的溢价差来计算所得税,二级市场的价差波动,涉及的市值是不相关的。
13、外资股东作为战投取得股权后,其质押是否需要 取得商务部门的批准?因为1997年曾出了一个文件,要求这类操作需要取得商务部门的批复。
答: 97年的规定确实有要求,现在最新来看,工商局已经不太看商务部门这个批文,但是上市公司质押,是需要去登记公司进行登记的,登记公司登记的时候还是要商务部门的批复。至于到底是需要商务部还是省级商务部门,就要看原来作为战投的批复机关。
14、境外收购时,很多案例是商务部门不批准。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答: 商务部门,还是从两个方向,一个是外资准入,看行业是不是敏感的行业,中方权益是否受到损害。核心着眼点,是产业指导目录。另外一个,是反垄断的角度。这是跨境交易,商务部门比较关注的几个方面。
导师详细介绍
转发本帖子,将朋友圈截图发送至BiuBiu微信公众号,并留下邮箱,后台的小伙伴将及时发送06课程资料(含完整版PPT)。
导师详细介绍

刘成伟,环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律师的主要执业领域为兼并与收购(包括上市公司收购重组、跨境并购、国资收购等)、资本市场(境内外上市、新三板挂牌、债券融资等)、风险投资与私募融资、公司与投资(包括外商直接投资、境外投资等)、并购交易税务以及反垄断与竞争法。


从业经验:


-VIE红筹回归:暴风科技;百姓网;春雨医生;博纳影业;汽车之家等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厦门港码头资源整合(涉及3家A股、2家港股);天津港以天津港股份(600717)跨境换股收购香港天津港发展(03382);大连港(601880)收购锦州港(600190)国有股;正邦科技(002157)重大资产购买;华润医药与北药集团重组(涉及4家A股)等

-跨境并购:中联重科(000157)收购美国上市公司Terex;沙隆达(000553)收购以色列公司Adama;Apax基金向光明集团出售以色列Tnuva;天成控股(600112)收购非洲矿业资产;某基金收购英国Global Switch等


-资本市场:新加坡上市公司汉科环境反向并购港股光大水务;万科B股转H股;郑州燃气H股私有化退市;新濠国际收购亚布力滑雪场及酒店资产并于多伦多交易所借壳上市;华视传媒在纳斯达克的上市及增发,同济堂在纽交所上市及退市,以及华昱高速、宏霸数码及三林环球等在香港上市;港股恒安国际、路劲基建境外发债等


-公司与投融资:新天域资本的外币及人民币基金的设立;香港领投人投资平安好医生、陆金所;某主权基金战略投资华融资产;新浪投资TT快车;金石投资某跨境电商;以及香港惠理基金(Value Partners)对境内多家A股及B股上市公司的投资及退出等

刘律师利用业余时间维护运营个人微信公号“ListCo”。该微信公号作为个人业务学习及信息分享的平台,就并购重组方面的最新规则及交易案例等内容及时进行相关专业解读及信息分享。


刘律师的主要著述包括:


-Chinese Company and Securities Law(中国公司与证券法),Wolters Kluwer,2016年第二版,2008第一版

-Chinese Capital Market Takeover and Restructuring Guide(中国资本市场收购与重组指引),Wolters Kluwer 2010

-Remedies in International Sales: Perspectives from CISG, UNIDROIT Principles and PECL(国际货物贸易中的违约救济),JurisNet 2007

行知课程回顾 
投行模块:并购实务与方案设计|6月4日

投研模块:康生活,慢投资-20年投研实务分享|6月19日
 
导师:丁楹,CYFC会员,康曼德资本董事长。超过20年投研从业经历,中国管理超百亿规模基金的第一人,曾任中信基金副总经理、投研总监,长盛基金副总经理、投研总监,中信建投交易部董事总经理。

基金模块:国际私募基金、人民币基金的投资结构与实务|6月24日 
 
导师:Jonathan Blake
国际基金负责人(伦敦);江竞竞, 资深律师 (香港)

投研模块:REITS实务操作要点与案例解析|7月10日

导师:罗霄鸣,目前任职中信金石基金 公司运营管理委员会委员,投决会委员,投资部负责人,执行总经理。
我们是谁
CYFC中國青年金融家俱乐部(China Youth Financiers Club),国内首个专注泛金融圈青年力量的O2O社区。CYFC以北京为总部,线下实名注册会员2000+名,覆盖银行、证券、基金、信托、保险等全部主流金融机构共计175家。

CYFC专注中国金融青年成长,下设1个自媒体品牌(BiuBiu),3大活动品牌(行知、欢剧、雅途);累计举办各类活动200场,线上累计服务人数已逾百万人次,线下服务金融界人士6000人次。

发起首个由主流金融机构从业者众筹的主题四合院项目—“COYARD金融空间”,该金融主题四合院位于中国金融的中心—北京金融街,拟于2016年8月正式对外开放,将成为中国青年金融生态圈思想、文化、资源交汇的新地标。

发起中国青年金融生态圈年度盛会——CYFC年会,成为青年金融人分享金融资源、交流职场经验、展望行业趋势的重要平台,已成功举办两届。

自编自导自演国内首部金融人原创话剧《000618》,2015年10月中旬在国家话剧院成功上演4场。
CYFC中國青年金融家俱乐部

首个专注泛金融圈青年力量的
O2O社区

湘聚社区|北京社区
上海社区|深港社区|未来金融家社区

微信|BiuBiu
合作邮箱|wecyfc@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