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管理情绪的妈妈,才能养出高智商的孩子

 THY7655 2016-07-29

“妈宝帮帮帮”由资深教育行业记者Jo妈创建。如果您喜欢,请分享并订阅如果有育儿疑问,可以加Jo妈微信号mabaobang123交流~



记得特别小的时候,爸爸教会了我一首儿歌:


只要妈妈露笑脸,露呀露笑脸,满天乌云都消散,都呀都消散,

只要妈妈笑一笑,全家喜洋洋。


当时并不懂歌词的具体含义,只知道这一招百试百灵——“咿咿呀呀”唱完以后,正在生气或是伤心的妈妈总会笑眯眯地搓一下我的小鼻头,然后狠狠地夸上一句:“这么小就知道哄人,真是个活脱脱的小人精。”


长大后,再来理解这首歌的内容,我才意识到当时的老爸有多“精明”——他深深懂得,一个家庭最重要的角色若是情绪高昂,整个家里就会其乐融融。妈妈,作为家里的“晴雨表”,她的任何表情都会影响到其他成员的一举一动。


等我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我才有了更深一步的体会:老爸当初教我这首歌的目的,或许不仅仅是在换取“妈妈欢心”,而是他在启发妈妈,作为孩子最最重要的第一养护人,她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外显个性以及未来的处事态度。


一首简单却温情的儿歌,能让妈妈开心、全家高兴。说的专业点,让妈妈进行情绪管控和情感释放,从而营造一个有利于自己和孩子生存的宽松环境。


而老爸这一做法恰巧印证了美国心理学家的理论——“母亲的情绪对宝宝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有力度,因为只有这个角色与宝宝的‘合体’时间最长。花些时间、花点心思去搞定他的母亲,就等同于你在培育最适合宝宝“高智商、高情商”发展的温床”


所以,如果真有哪个不开窍的老公“欺负”你,一定要把这篇文章转给他,并对他认真的说:“要想宝宝聪明又可爱,请对孩子的妈妈多些尊重和情感抚慰。”


我们这些脾气急躁的妈妈,该怎样管理情绪呢?





孕期



妈妈情绪


这个阶段的妈妈,身体和心理上都开始接受怀孕的现实。最大的情绪是焦虑、多疑、爱幻想。胎儿一点点变大,妈妈开始频繁如厕、肚子疼、腰疼、甚至浮肿。妊娠纹越来越重,妈妈开始无数次幻想宝宝的性别、随着一次次的产检,更加忧虑是不是“唐氏”、会不会“高糖”、甚至担心会不会畸形。妈妈们变得越来越急躁,经常会因为鸡毛蒜皮和老公发脾气。


对宝宝的影响


国外研究机构发现当母亲情绪不安时,胎儿的肢体运动增加,胎动次数比平时多3倍,最高时可达到正常的10倍。如果胎儿长期不安,体力消耗太过,出生时往往比一般婴儿轻300~500g。妊娠后期,如果宝妈精神状态突然改变,诸如惊吓、恐惧、忧愁,严重的心理刺激或过度紧张的,很容易早产和难产。宝妈情绪差,孩子出生后喜欢哭闹,不爱睡觉,没有安全感;长大以后,往往情绪不够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差,还可能出现多动和其他疾病。研究还表明,在8个长期情绪不安的孕妇中,所生婴儿中有7个哺乳困难,经常吐奶,频繁排便,严重者发生脱水。


出招

1、多买些育儿书或者下载一些“妈宝帮帮帮孕期知识”,帮助宝妈舒缓情绪。

2、宝爸主动照顾好日常起居和饮食料理,每天最好的运动就是挑个离家近的、相对安静和优美的地方散散步、聊聊天,转移注意力。

3、多给宝妈做做身体按摩,协助宝妈冲冲热水澡,释放下压力。

4、宝爸学会倾听,并懂得适时“拍马屁”,赞美孕妈妈才是真正的韵味妈妈。

5、妈妈学会lamaze呼吸法和分娩辅助动作,尽量多留出时间陪宝妈一起在家练习,用实际行动给予鼓励。

2、淘宝买买买,一起挑选 “小衣服、小袜子或是玩具”,让女人平静的最佳方式就是购物。





宝宝出生前六个月



妈妈情绪


这个阶段的妈妈,很容易患上“产后抑郁”,习惯性的猜想:月子做不好会烙下病根、奶水够不够宝宝吃、女宝宝会不会遭到婆家嫌弃、身材再也恢复不回去怎么办……新手妈妈整天面对只会”吃喝拉撒睡”宝宝,身体劳累、心情不免低落。

对宝宝影响


小宝宝行为能力有限,处处需要妈妈的照顾与关怀,如果妈妈每天都处于不稳定的情绪状态,泌乳量就会减少。妈妈因为情绪,错过敏感期刺激,宝宝的大动作能力就会发展缓慢。宝宝越小,感受到惶恐不安的情绪越强烈,他就会失去安全感,甚至会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情绪和行为特点,如躁动不安,易受惊吓,经常哭闹,睡眠较少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往往对环境适应性差。


出招


1、宝爸月子里一定要给宝妈极大地包容和无微不至的照顾,让她保持身心愉悦。

2、学会在宝宝面前“秀恩爱”,出门前亲亲宝妈额头、回家后给她个大大的拥抱,用实际行动告诉她,我对你的爱有增无减。






宝宝成长过程中



妈妈情绪


这个阶段的妈妈,所有的焦点渐渐集中在孩子一个人身上。最大的情绪,来自分离焦虑、两代人的喂养分歧、宝宝的发育指标、疾病困扰等。宝宝从坐、爬、走、跳、跑,始终离不开妈妈焦虑的目光,时刻担心宝宝的安全。在辅食添加甚至是着装打扮上也会遭受上一辈人的质疑,面对“肠绞痛、拉肚、呕吐、咳嗽、发烧”等常见疾病,宝妈常常会不安、气愤、压抑、也倍感孤独、无助。


对宝宝的影响


妈妈不忍分离,宝宝就无法真正独立。照顾者之间有分歧,宝宝就会丧失秩序感、判断力和专注力。妈妈孤独无助也会常常影响孩子的睡眠、身体素质,一些调查显示,妈妈情绪低,宝宝食欲也会降低。孩子年幼时经历事件的感受,虽无法透过意识回忆,但仍储存在大脑中的一个区块中,而孩子的成长认知主要就是依靠情绪的连结,妈妈过分忧虑和保护,宝宝易养成凡事不愿意冒险与挑战的性格。


支招


1、多发明几项亲子游戏,调动整个家庭的积极性。

2、定期安排约会,看看电影、逛逛街、重温二人世界。

3、宝爸做好“中间人”,在大是大非上,遵照科学育儿理念,如果宝妈说得对,一定要勇敢站好队、摆明立场、给予精神支持。

4、尝试美国心理学家唐纳·艾登的方法:把你的指尖放在宝妈眉毛上方的额头上,大拇指按着太阳穴,深吸气。据艾登说,这样做只要几分钟,血液就会重回大脑皮层,你就能更冷静地思考了。

5、常常对宝妈微笑,这是一种无声的承诺——不管遇到什么险境,至少我永远会爱你,永远在你身边,给予你最大的支持和力量。



养育孩子真的是一个可以双赢的结局。孩子在平和而温馨的家庭环境中,变得越来越聪明懂事。而作为父母的我们,则在规整自己的情绪过程中,渐渐地磨平了棱角,变得越来越淡定洒脱。


所以还是那句话,为了孩子好,“宝妈”好才是真的好!怎样做,爸爸妈妈们都记住了吗?


Jo妈,有10年主流媒体工作经历,分享有温度的育儿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