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腾讯新闻

 chenyvwan 2016-07-29

箫声中 最能懂古人心思

2016-07-28 中式精致生活11评

相传箫为舜所造。竖吹。唐代以前指多管“箫”,即“排箫”。是由一组长短不一的竹管排列而成,形似凤翼。现今所称“箫”,多指单管箫。萧声近太古,处苍翠葱郁之竹林,闻一曲,凄婉绵长,如歌如泣。 (来自:中式精致生活)

《列仙传拾遗》载:萧史善吹箫,作鸾凤之响。秦穆公有女弄玉,善吹笙,公以妻之,遂教弄玉作凤鸣。居十数年,凤凰来止。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数年,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去。 (来自:中式精致生活)

春秋时,秦穆公有位喜欢吹奏音乐的女儿——弄玉。某日她吹笙时,远处传来美妙的箫声与之相和而鸣,此人名叫箫史,后来两人的妙乐引来了龙凤,于是弄玉乘凤,箫史乘龙,同往仙界。 (来自:中式精致生活)

未曾见过凤凰,更没听闻过凤凰的叫声是什么样子。凤凰在古人的心境里是美好的,萧也是,清低转回,无怨处愁寞,于无念处牵思.。姑且就称为仙音吧。 (来自:中式精致生活)

鱼游春水,几曲阑干遍倚,又是一番新桃李。佳人应怪归迟,梅妆泪洗。凤箫声绝沈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 (来自:中式精致生活)

世间有千百种不同的箫,如人一样,每一根箫都有一个独特的个性。洞箫虽有千百种,唯一相同是在箫声中可以清楚辨识吹奏者的心。无论丝丝细语,或是慷慨激昂,总是箫者心声。 (来自:中式精致生活)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太白这一千古名句给了箫的音色一个绝妙的形容:“咽”。呜咽,当是深沉的,迟涩的。 (来自:中式精致生活)

这个印象到了苏东坡的《赤壁赋》中那段对箫声的描写,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来自:中式精致生活)

箫这种种来自于大自然的乐器,是受到大自然的灵性锁所滋润的。箫声,是一种似远在深山,若入幽谷的空明。 (来自:中式精致生活)

只是现在似乎早已没有古时那种味道了。多的只是纷杂的世俗况味,抹杀了它原有的灵动。 (来自:中式精致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