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东:中庸也有正反之别?

 老鄧子 2016-07-30

中庸也有正反之别?

看来是有,因为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小人反中庸”不是小人直接反对“中庸”,而是反向,逆向而行所谓“中庸”。 因为,任何人,针对任何事情,都希望得到一个“和”的结果,所以原则上每个人都希望能够由“中”而“和”。只不过,出于对“中”的理解的不同,出于对何谓率性而行的理解的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与内容也不同。

 

这种差异的显现,就是各自所选择的标准的不同。所以,在做了一个简单的论断之后,孔子接着进一步解释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首先,“君子之中庸也”和“小人之中庸也”两句,就非常清楚的说明了,无论还是小人,都是对中庸之道有所追求的,只不过其所追求的都是各自理解的中庸之道,至于是不是真正的中庸之道,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显然,按照孔子的意思,小人追求的那个中庸,是虚假的,是反向的。

原因就在于,后半句的对比之中。

“君子而时中”可见“时中”之前,应有一个基本的价值评定。这主要是因为,首先在觉悟之前,人必然经历了一个偏离于本真的过程,因此处于心中存有诸多预设固着之“喜怒哀乐”的状态。其次“中”既是一个原初本然的状态,同时又是一个只能通过自我的感受来体验的状态。因此在上述已然不“中”的状况下,去体验纯一不染的“中”,如果没有一个可资鉴别的价值提携,则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君子而时中”一个“而”字连贯前后,说明“时中”必以“君子”观的确立为前提和基础,方能归于“中”;同时,“君子”也必须要以“时中”为内涵,为标准,才能称之为“君子”。或者说,是在君子和时中两个概念之间,建立某种虽有主次之分,但在本质上却是等价的关系。

 

所谓“时中”的本意应当是是因时而中,即因应于时势的变化而始终保持“中”的状态,虽然仅仅说了“中”,其实“和”是不言自明的。同时,既然是因时而中,那么就必然已经包含了思想上的内敛,行为上的约束。当这种行为与思维方式,成为一种本能的反应时,那么就逐渐接近了君子的上限,也就是由时时而中,变成了随时而中。孔子说自己“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这种最高的境界。其实就是一种完全的无我的境界,因为完全无我,所以不需要任何勉强,就会自然的“喜怒哀乐”未发的“中”的状态,进而才能虽然“从心所欲”却能“不逾矩”。这才是真正的率性而行,虽然表面上看,和小人的无忌惮有点相似性,但要注意,孔子的这种随心所以是以“不逾矩”为前提和标准的,其中明显的透露出对“矩”——规矩,规则,也就是“时”的具体显现内容的敬畏。而小人的“无忌惮”恰恰缺少的就是这种敬畏。

 

所以,其后“小人而无忌惮也”就是在小人与无忌惮之间建立的一种等价关系,就是其何为小人的内涵。其中“无忌惮”中隐藏的随意性,正与“时中”中的收敛性相对应。而其更本质的内涵,则是对大道不易的无知与蔑视,是对“时”的变化的麻木,是完全主观的表现。所以,小人的行为是按照小人的标准,随时,随处无忌惮。

什么是小人的标准,论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也就是说,小人凡事均是以现实的利益为评判是非的标准。大学说得更形象,“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把小人那种完全沉浸在主观性中的心理与行为刻画的入木三分。同时也说明,小人经常性的,普通人偶尔为之的“小人而无忌惮”的根本原因,就是受到当前利益或者欲望的驱使,而“乐其乐而利其利”。而忘记了,或者全然不顾无忌惮的后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