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东:在平和中,走向顺畅

 老鄧子 2016-07-30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

 

所谓“喜怒哀乐”其实就是我们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应,天地无情,故而只有或感或应。而人有情,所以才加以区分,产生了所谓“喜怒哀乐”的这些名目。

因此,“喜怒哀乐”的出现必然以外物对我之影响为前提。换言之,于外物未现之时,我心之中本来应当是没有“喜怒哀乐”,即没有预设的、固着的“喜怒哀乐”,只有对外物的感应。

 

所谓“未发”既不是不具有“发”的能力,也不是应发而不发,而仅仅是因为未有因于外物之感,而未相应之应而已。用“发”不用“应”,在于强调此一过程中,可能出现之人为主观性而已。一言而蔽之,“应”是完全被动的,因此也是完全客观的。“发”则是自我而出,其中存有主观意味。

只有这样,才能借助天命之性与天地之间本然的相通性,保证所有的反映都是正确的,恰当的。其表现就是“和”。

 

对此,《大学》中有更加生动直接的阐释,我们看之所以有“其所”二字,就是因为这些所谓的“亲爱”,“贱恶”,“畏敬”,“哀矜”,“敖惰”等等情感,都已经预设,固着在人的心中了。因为有了这些预设,固着的情感倾向,人的行为就不可能是客观的,而只能是主观的。所以,其所发出的行为,就只能是一场冒险——运气好恰巧中节,那么就能“和”,否则就不“和”。

 

所以,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意在强调,没有预设固着之“喜怒哀乐”,没有未感于外物,而预生固有之人为之“发”,即在对万物的感应之中,在天命之性之上,未曾杂有丝毫人欲之本然状态。“谓之中”就是指这种虚静无我的状态,叫做“中”。

 

这显然不是一个几何概念,相反如果刻意的追求的所谓不偏不倚的,几何式的中,恰恰是一种主观性,一种预设,固着的“喜怒哀乐”的表现。所以,这种刻意的对形式主义的中的追求,所反映出的恰恰是内心的不中,其结果自然也不可能是“皆中节”的,必然的“和”。

 

事实上,在现实之中,由于个人天命之性的客观差异,即使对同一种外来的刺激,所作出的反映也是不同,甚至是应当不同。因为只有不同,才能够真实的体现其本性,才能够建立其顺于其自身与外物的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