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患者,胸疼胸闷,心慌气短,头晕腹胀,按照心脏病检查,什么也查不出来。 从安贞查到阜外,从阜外查到301,都没事,然后又回到安贞医院,老去医院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然后被诊断为抑郁症,从安贞医院转到安定医院(此处医院名为泛指)。 到底是心脏病,还是抑郁症? 从安贞到安定,去不去? 到底怎么办? 抑郁就是有心事 抑郁症就是有心病 老百姓常说谁谁谁有心事了,一有心事就不开心,茶饭不思或者茶饭不香,成天打不起精神来,这就是抑郁症状;如果这个心事老是解决不了,压抑久了就成了心病,这就是抑郁症。 西医上,短暂的不太严重的抑郁叫抑郁症状;时间长的严重的抑郁叫抑郁症;中医讲心主情志,也就是说高兴不高兴这事都是心管着。 你把这叫做有心事,还是有心病,还是抑郁症都无所谓,是一回事,而且自古有之。现在的人都觉得心病不是个病,抑郁症才是个病,不给自己扣个有病的帽子都觉得不过瘾,所以我们就先叫抑郁或抑郁症。 (抑郁不是病根,心脏才是病根, 治好了心脏人自然就不抑郁了。) 这个病一般都是这样被诊断的:患者像上述的情况那样跑了很多医院,都说没病(其实医生说没病指的是没有冠心病,没有西医指的心脏病)! 没有病我去医院干什么?那不是有病么?所以,患者还是要往医院跑,跑的医生都烦了,然后,医生说你是心理疾病,是抑郁症! 一位抑郁症患者就产生了!从此过上了长期服药的痛苦日子!黛力新,百忧解……至于损伤肝脏等副作用,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单纯的独立的抑郁症会有胸疼胸闷、心慌气短、腹胀腹痛、厌食呕吐、性功能下降、了无生趣等全身性表现,严重的会自杀。而心脏病也会有胸疼胸闷、心慌气短;心脏病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由于过度担心,也会觉得生活没有意思。 所以,碰到上述症状的患者,不能孤立的诊断抑郁症状或抑郁症,而是要找到根源,治疗根源,这也是中医的精华所在。中医的所谓治根,不单纯是和治标相对应,还包含了寻找疾病的主要矛盾的意思。
把心脏病治好了,患者不难受了,不担心了,自然心情就好了;心情好了,抑郁也就没了。所以,治疗心脏病,要把握“心脏好,心情也要好”的原则。其中,心脏好是前提。 中医讲心情,情绪有问题,就是心有问题。这个心的问题不是非要局限在血管狭窄上,碰到烦心事,心里会发堵;碰到高兴事,心里就畅快;碰到伤心事,心里就没劲。这些感受成年人基本都经历过,而这些感受肯定不是血管一会狭窄一会不狭窄导致的。 换做你天天难受,跑了很多医院,做了很多检查,花了很多钱,到哪个医院都说没病,你也抑郁!况且这个病本来就影响心情。其实这就是心病,就是心脏神经症,抑郁只是心脏神经症的一种表现而已。 冠心病和抑郁可以同时发生 冠心病(真正的血管狭窄、心肌缺血)和抑郁不是二选一,可以同时存在;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同时存在。其实,抑郁就是一种症状。 我(马宝琳)曾在胡大一教授指导下做过课题研究,对北京朝阳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进行调研,发现以心脏病住院的患者中有高达40%的合并抑郁症状。 曾经有学者分析了11个前瞻性研究,共4000余例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最长随访年限7.9年,结果发现心梗后抑郁症发病率:16%~20%,抑郁症状发病率:17%~47%。 这些患者常会出现难以缓解的胸闷、气短、胸痛,究竟是原来的血管狭窄没有解决或出现新的狭窄?还是焦虑抑郁导致的躯体化症状?
很多临床医师对此束手无策,不断重复造影成为唯一的手段(这种束手无策可不是指的小医院,而是指的大医院,而且还不是为了让你多花钱故意做,而是真的不怎么认识这个病,思维深处认为该做造影)。 越查越没事,越没事越着急,越着急越害怕,越害怕越抑郁,这样就进入恶性循环,焦虑和抑郁就越重,这种焦虑和抑郁(心病)反过来进一步加重原来就存在的冠心病。 《黄帝内经》里就有抑郁。早在2400年前,黄帝内经就论述了神行合一的理论。它指出“心者,乃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表述了心理和健康的关系。 心病本质上来讲就是医学术语中的抑郁症,抑郁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它是一种忧伤悲痛或沮丧的情绪体验。 人有七情六欲,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也就是说忧郁悲伤是人之常情,在人的一生中没有人真的能一帆风顺,万事如意。每个人都要承受压力和挫折,面对痛苦和困惑,抑郁是人情感的正常反应。 西医治疗抑郁怎么治呢? 你去了精神病院就会被这样治。前面说了,从安贞医院到安定医院是泛指,实际上还有去北京六院的。安定医院和六院都是精神病医院,都是西医治疗。 要么是“吃药” (药不能停!) 各种抗抑郁抗焦虑的药(为了避嫌,我就不说药名了,大家自己上网查吧),基本上都是一吃就有效,一停就坏,不停一直吃就有很大副作用。 有人停药以后感觉胸痛、胸闷、呼吸不畅、呼吸没气、心烦不安、头胀失眠、全身无力、无精神、又头痛头晕、走路越远两腿越无力(稍微走远就感觉气力不够)。 还有一件事要提醒大家,抗抑郁的药一般都是针对脑内一种 叫做5-羟色胺的物质起作用的,也就是它是通过影响大脑的生理功能来发挥作用的。 吃的时间长了会对大脑有损坏,治疗癫痫(羊角风)的、治疗精神病的(抑郁症还不是精神病),都是类似的药,吃多了脑子会迟钝。所以劝大家尽量别吃,千万别开这个头。 要么是“话疗” (也就是说所谓的心理治疗。) 在这里我只说一句,抑郁都是有问题解决不了才抑郁。是有心事和心病。你解决不了心事和心病,光靠劝说没多大用,就像不能让林黛玉嫁给贾宝玉并把林黛玉的结核给治好了,她的抑郁就不好办一样。 简单了解一下中医的治法 现在移动医疗闹得火热,说在网上跟大夫打字聊病情就能看好病,不过是创业者的意淫和投资者前期的无知外加后期的上了贼船而已。真治还是要去医院!真治还是要找医生当面治!
虽然中医有“望而知之谓之神”之说,但这个望包含了神态、眼神、舌象等等若干信息,你用3000万像素的摄像头也办不到。何况开方子还需要看具体情况随时加减变化。 我给您大致介绍一下中医的治法,你就知道当面治的必要性了。大致上,中医治疗抑郁可分为7个证型辨治: 1.肝气郁结型 症见情绪抑郁,善太息,郁郁寡欢,胸胁胀痛,或少腹胀痛,痛无定处,焦虑不安,脘闷嗳气,腹胀纳呆,女子月经不调,舌苔薄腻,脉弦。治以疏肝理气。方以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为代表。 2.肝郁脾虚型 症见失眠健忘,善悲易惊,精神萎靡,多愁善感,倦怠乏力,兴趣低落,少寐,胸闷胁胀,不思饮食,悲伤欲哭,善太息,头重如裹,舌体胖有齿痕,苔白腻,脉弦滑。治以疏肝健脾化湿。方以甘麦大枣汤为代表。 3.心脾两虚型症 见情绪低落,思维迟钝,精神恍惚,心悸气促,纳呆食少,腹胀便溏,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虚无力。治以补益心脾。方以归脾汤为代表。 4.肝肾不足型 症见情绪低落,心烦易惊,思维迟钝,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女子带下清稀,舌质红瘦,苔少,脉弦细无力。治以滋养肝肾。方以百合地黄汤等为代表。 5.阴虚火旺型 症见兴趣低落,心烦急躁或情绪不宁,口干潮热,多梦易醒,失眠健忘,腰酸盗汗,耳鸣如蝉,面部烘热,舌质红有裂纹,苔少,脉弦细。治以滋阴降火。方以滋水清肝饮、杞菊地黄汤为代表加减。 6.痰湿郁结型 症见情绪低落,胸闷不舒,纳呆食少,恶心呕吐,思维迟钝,舌淡,苔厚腻,脉濡滑。治以化痰解郁,方用半夏厚朴汤、温胆汤等。 7.肝郁血瘀型 症见情绪抑郁,心烦,自觉脑子迟钝,不愿活动,且面色晦暗,胁肋胀痛,女子痛经闭经,口唇舌质紫暗,有瘀点,苔白,脉沉弦。治以活血化瘀,理气解郁。方以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为代表。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辨证需要望闻问切,开方需要随症加减,所以当面诊治非常重要。 艾叶加醋泡脚解忧郁 艾叶加醋泡脚解忧郁。此法可以温通气血,解郁疏肝。 (艾醋水泡脚) 焦虑忧郁往往是肝气不疏、气滞血瘀所致,而脚底经络集结,艾叶的温通和醋的活血作用,可以使气血畅通、经络通畅。每次可用温艾醋水泡脚20分钟,可同时按摩神门、太冲,效果更好,还不浪费时间。 两个穴位按摩的方法 一:太冲 (太冲也是个“消气穴”) 太冲是肝经(肝为“将军之官”,主怒)上的一个重要穴位,是个关卡,调控着肝经的总体气血,让气血往上冲,如果气血卡在这里,冲不动了,就会爱发火,或者爱生闷气。 太冲定位:拇趾、次趾夹缝向脚背方向二横指后,即是太冲穴。取太冲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 按摩方法:把大拇指的指甲剪短,在太冲穴那里使劲按一按,仔细找到最痛的点,用指腹把它往行间穴方向揉、推。因为行间是散心火的,一旦火散到行间就基本上泻出去了。 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揉的时候要从太冲穴揉到行间,可千万别揉反了;二是不要用指甲掐,而是用指腹按、揉、推,要把力度透到里面去,而不是掐肉皮儿。每天按揉2次,每次5分钟,两侧都按。 二:神门
神门,就是通往心神别墅的门户。心气郁结的时候,刺激它,效果很好。就相当于给心气打开了一条“阳关大道”,让这些郁结的心气能够畅通无阻、横行自如,自然不会存在郁结的问题了。 神门定位:在手腕上,顺着小鱼际下来,在手腕上两条横纹的中间点,会摸到一个凹陷的小坑,这个坑就是神门穴所在位置。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点按,每次5分钟,力度掌握到能感觉酸胀为准。 想办法把心事忘了,前面说了,靠话疗治不了抑郁,因为事没解决,心事还在。但如果想办法能够把心事忘了,那应该就会有效吧。 是的,下面我讲个古人的例子,比现在的心理治疗的话疗高明多了。 话说东汉时期,南阳有个70多岁的名医沈槐,他终生未娶,膝下无儿无女。眼看着自己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沈槐也就日渐忧愁,他不甘心自己的一身好医术,就这样后继无人。如此一来,整日愁眉不展的沈槐身患重病,眼看着就要离开人世。 沈槐的邻居是个好心人,很是同情沈槐的境遇,他知道张仲景是当世名医,就以沈槐的名义请张仲景前来看病。张仲景本来和沈槐就有交往,现在又见他身染沉疴,他二话没说,背起药箱就来到沈槐的住处。
经过一番诊断后,张仲景很快就开出了方子:粳米、小豆、小麦、大豆、黄黍各一斤,煮熟后搓成团,外用朱砂涂上,一顿吃完。 病中的沈槐接过药方,不觉大笑,“我行医50多年,这样的药方还是第一次见到!”待张仲景走后,他并没有按照张仲景的嘱咐吃下这副药,而是请邻居将方子做成了丸药,挂在床前。 以后,每次有人来探望,沈槐第一句话指着药丸大笑:“你看,这就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方呢!你见过五谷杂粮能治病吗?真是天大的笑话!哈哈哈……” 枕槐只顾着笑话张仲景,竟把无人继承自己衣钵的事彻底忘了。就这样,沈槐笑话了张仲景大半年。而在大半年后,沈槐的病却在不知不觉中痊愈了。 听说沈槐病体康复,张仲景前去探望。看着满面红光的沈槐,张仲景意味深长地说:“医者,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也。先生虽无子女,吾等晚辈不是您的子女吗?先生哀从何来?” 张仲景的一席话,让沈槐恍然大悟:“张先生果然是名医呀,原来,你给我开的是一剂忘掉忧愁的笑方,这才是真正的对症下药啊!” 这就像现在常说的痛点痒点关键点,沈槐自己是个名医,肯定挺自负,要不然也不会因为可惜自己一身武功后继无人而抑郁,而张仲景是大名医(医圣),所以张仲景开个方子让沈槐笑话自己,这是开到了点子上,这才是对症下药。 当然,张仲景这种对症下药的高明方子不是谁都能开的出来,但还有一些办法也可能让抑郁患者暂时把心事忘掉,比如跑步,健走,爬山。 所以说,看病看的是人,需要考虑人性,这是任何机器设备都办不到的。进入一段马宝琳先生的视频,来理解下这句话: 冠心病合并的抑郁要评估一下运动量,不要太剧烈;如果没有冠心病,单纯的以胸疼胸闷心慌气短为主要表现的抑郁(实际上是心脏神经症),就可以运动量大一些,越运动病越轻。 当然,抑郁的人都不想运动,懒懒的没有力气,但可以强迫自己一下。 六款治抑郁食疗药膳 药方不敢多说,怕患者自己吃起反作用,但食疗的可以有,这里介绍几种,大家可以试试(根据自己情况选择),背不住不但不需要去安定医院,连中医医院、中医诊所也不用去了。 1.莲子白果炒鸡蛋 [配方]莲子、白果各20克,鸡蛋3个,盐3克,味精2克,植物油35毫升。 [制作] (1)莲子、白果去心,烘干,研成细粉;鸡蛋打入碗中。 (2)将莲子、白果粉同放鸡蛋碗中,加入盐、味精搅匀。 (3)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植物油,烧六成热时下入鸡蛋,两面煎成金黄色时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 [功效]养心安神。 2.珍珠烧萝卜 [配方]水溶珍珠粉10克,白萝卜、胡萝卜各200克,姜5 克,料酒、葱各适量,盐4克,味精2克,植物油35毫升。 [制作] (1)白萝卜、胡萝卜去皮,洗净,切3厘米长的块;姜切片;葱切段。 (2)将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植物油,烧六成热时,下入姜、葱爆香,随即下入胡萝卜、白萝卜、水溶珍珠粉、料酒、水适量,烧煮熟,加入盐、味精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 [功效]镇心安神,消积化食。 3.百合炒青笋 [配方]百合30克,青笋200克,红椒25克,姜5克,料酒10 毫升,葱10克,盐3克,味精2克,植物油35毫升。 [制作] (1)将百合用水浸泡3小时,洗净;青笋去皮,切菱形片;姜切片,葱切段;红椒洗净,切菱形。 (2)将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植物油,烧六成热时,下入姜、葱爆香,随即加入青笋、百合、红椒,炒熟,加入料酒、盐、味精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 [功效]清心安神。 4.柏子仁核桃炒豇豆 [配方]柏子仁10克,核桃仁30克,豇豆300克,姜5克,葱 15克,盐3克,味精2克,植物油35毫升。 [制作] (1)将核桃仁用植物油炸香,柏子仁研成细粉;豇豆洗净,切成4厘米长的段。 (2)将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植物油,烧六成热时,下入姜、葱爆香,下入豇豆、柏子仁粉,炒熟,加入核桃仁、盐、味精即成。 [食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 [功效]补中益气,宁心安神。 5.珍珠蒸鹅蛋 [配方]水溶珍珠粉6克,鹅蛋2个,白糖15克。[制作] (1)将鹅蛋煮熟,去壳。 (2)水溶珍珠粉、白糖放在鹅蛋上,盛装在容器里,置蒸笼 内武火蒸5分钟,取出,装盘、装饰上桌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吃鹅蛋2个。 [功效]润燥养血,镇心安神。 6.银莲汤 [配方]取水发银耳100克、莲子15克,冰糖适量。 [制作]用温水浸泡莲子至发软;洗净银耳,将其择成小 朵,放入沙锅加水煮20-35分钟,酌加冰糖(糖尿病患者可不加)调味即可。 [食法]每日1剂,分2次食用。 [功效]安神宁心,滋阴除烦。本方名为“银莲汤”,是中医常用的治疗焦虑症验方,对坐卧不宁,激动哭泣,口干,胸闷,心悸,失眠,出汗,双手震颤、便秘等症状有效。 备注:这个病比较折磨人,所以我在这里放了大招,要是 还不行,就来行善堂当面治吧。 ~本篇正文完!感谢各位的转发,小编明天会继续更新哟~ ~买书可以扫一扫二维码,进入行善堂中医微店直接购买~ 《中医治心脏》 · 连载系列: 行善堂马宝琳《中医治心脏》连载(3)要是认死理儿,你就错了! 行善堂马宝琳《中医治心脏》连载(6)心和心脏,心病和心脏病! (2016年6月6日是中国房颤日,必看!)行善堂马宝琳《中医治心脏》连载(7)房颤是怎么回事? (想报医学院的家长必看!)行善堂马宝琳《中医治心脏》连载(8)不要上了体检的当! 行善堂马宝琳《中医治心脏》连载(10)中西结合看心脏 越看心里越敞亮 行善堂马宝琳《中医治心脏》连载(14)阵发室上速是怎么回事? 行善堂马宝琳《中医治心脏》连载(15)窦性心动过速是怎么回事? 行善堂马宝琳《中医治心脏》连载(17)心脏神经症是怎么回事? 行善堂马宝琳《中医治心脏》连载(18)假性冠心病是怎么回事? 行善堂马宝琳《中医治心脏》连载(20)轻度二尖瓣反流是怎么回事? 行善堂马宝琳《中医治心脏》连载(21)怎样才能不被'支架'绑架? 行善堂马宝琳《中医治心脏》连载(22)放了支架还胸闷怎么办? 行善堂马宝琳《中医治心脏》连载(23)胸闷心慌,但医院说我没病怎么办? |
|
来自: 老树皮sslee > 《行善堂马保琳《治疗心脏病》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