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传染性鼻炎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是家兔呼吸道主要传染病之一,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冬春季节,流感的爆发更会加重该病的感染机会和感染程度,对兔业生产造成较大的危害。 病初表现为上呼吸道发生轻度炎症,常打喷嚏,巴氏杆菌引起的鼻炎多表现为流浆液性液体,而后转为流粘液性脓性分泌物,家兔严重鼻腔阻塞,呼吸困难,呼噜作响。 由于分泌物刺激,病兔经常用前爪抓鼻,使口腔周围的兔毛潮湿,蓬乱以致脱落,如不及时治疗,细菌下移进入支气管和肺部,在其组织中生长繁殖,侵害肺泡产生炎症,继发支气管炎和肺炎而后化脓,病兔呼吸困难、食欲不振或废绝,直至消瘦而死。病毒性流感易使兔群并发该病,表现出的主要症状为咳嗽、鼻部发痒、打喷嚏、流水样鼻液、怕寒。 a、加强饲养管理。 兔舍建筑、兔笼摆放要合理,兔只不拥挤;冬季在做好保温工作的同时,要保证舍内光线充足、通风透气、空气新鲜,饲料喂量要比其他季节增加 20-30%,并使其营养水平中保持较高的能量水平和一定的维生素含量,增强机体的抗病力;对兔舍和笼具定期消毒,保持舍内清洁卫生,改善卫生条件。 b、严格防疫制度。 兔场应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不得不引进时,对引进兔只要隔离一段时间,经检查无病后方可混群,要定期进行免疫预防接种。 c、对症治疗。 发现病兔立即隔离治疗,治疗本病要标本兼治,采取局部疗法与全身疗法相结合的方法,方可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d、对轻症患兔,先剪去鼻孔周围的湿毛,用75%的酒精棉球进行局部清理;用氯霉素眼药水滴鼻,每天早晚各1 次,每次3-5滴;肌注卡那霉素,每次1-1.5亳升,早晚各1次,连用3-5天,病情得到控制,治疗效果明显。 对种用价值较高的病兔,可用抗出血败血症血清治疗,每公斤体重皮下注射2-3毫升,8-10小时后再注射一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