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超越观的三个层面

 优雅a 2016-07-30
生命超越观的三个层面
2015年11月10日 14: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施保国

  内容摘要:生命超越观的三个层面?筵施保国方东美以超越为路径建构了生生不息、“广大和谐”的生命哲学。方东美指出,庄子的超越哲学针对原有哲学中有与无、本体和现象、时间和永恒所作的矛盾调和,对陷于二元对立困境的现代哲学具有借鉴的价值。  关键词:庄子;方东美;超越;万物;宇宙;道家;佛学;道士;老子哲学;现实世界

  方东美以超越为路径建构了生生不息、“广大和谐”的生命哲学。方东美指出,庄子的超越哲学针对原有哲学中有与无、本体和现象、时间和永恒所作的矛盾调和,对陷于二元对立困境的现代哲学具有借鉴的价值。庄子的“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点出了老子哲学之要义,将精神超越的活动历程推至“重玄”之境,调和了老子哲学中“变常对反”的矛盾,将宇宙全体视为一个相待互涵的有机系统。从“有”到“无”,归根复命,是老子哲学“去其障,致其虚”精神的实现,但“道”并不落于虚无,它还要经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样的从“无”到“有”的拓展生命的向度。

  这种立足于现实的超越,即变现实世界为理想世界,使人间一切都变成精神自我的显现。方东美提出,一切生命中心的共同点就是易在哲学上面形成“我执”,去评论宇宙的一切,此为“变相的偏见”,不能真正解脱自己。因此,“井底之蛙”、“河伯”、“大鹏”等都要迈向世俗世界,接触平凡的人,在现实世界中将思想观点展开,才不会局限于偏见。这样的生命超越观遵从三个层面。

  首先,“个体化与价值原则”。此原则近似郭象、向秀说的“万物各安其分”,认为万物在各自性分上得其所得,适其所适,可得价值享受和满足。方东美以英国哲学家包桑葵的价值理论来说明,即每一种存在,都不是泛泛的存在,都有一固定的中心,从其内在生命活力上表现生命的情操,其内贯注着内在的价值。此内在价值,若是不超出他的有效范围,则任何别的立场都不能否定它的价值观,即井底之蛙、海若、河伯均各有其生命存在的焦点,在那个焦点上,各自体会生命情操,享受其内在的价值,即存在主义所说的“真切体验”,别人是没法否定的。

  如鸽子鼓翼飞上小树梢头,大鹏展翅扶摇而上万里,都是逍遥快乐。就庄子而言,就是要一切物从“寥天一处”下来,使在阅历生命的过程中,也要有一个真切的井底之蛙、河伯、海若、大鹏之感,才可体会其价值。方东美所阐释的此原则也可说为“以物观物”而不是“以己观物”。若据人类自己的本性和价值取向养育鸟儿,则忽略了鸟儿的习性。这种处世立场,实际上是以“己”为中心,是对于他人人格、价值、生命的蔑视,这样的结果,往往容易导致人际间的紧张。

  其次,“超脱原则”。任何一种生命中心在他自己的生命本位里面,可以表现它的生命,体现出内在的意义与价值。但问题是任何一种生命都必须凭借自己生命所不能把握和控制的外在条件来实现自己内在的意义与价值,否则难以达到如庄子说的“物物而不物于物”,这样的话,人的精神由自我充足变为不充足、不圆满,成为外在力量的奴隶,结果自己受到制约。此时,必须超脱解放,即将生命观点不断扩大,到了无穷大之后,如再有外在的条件,就要使其转化为生命范围的内在条件,就从外在条件的束缚里面转变到自己内在的精神自由。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