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你们真的误会了

 我系呢嗰瑶 2016-07-30

  

  每年的7月29日是“全球爱虎日”,目的是呼吁全世界关注野生老虎濒危的生存状况,帮助这个物种得以延续。

  在亚洲文化中,老虎自古以来都以威风勇猛的形象存在,随着人类对自然掌控力的增强,老虎不再是被惧怕或崇拜的对象。

  

  不仅仅是老虎,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的动物需要我们去保护、去热爱、去关怀。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解焱在回答网友提问时这样说道:

  Q

  A

  &

  Q:如何能让普通人了解到相关的知识,并且让他们觉得其他物种也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

  A:我们现代人都是在钢筋水泥的环境当中出生长大,所以和大自然之间已经失去了联系。 最好的让大家了解自然生态和自己的关联的方法,就是到大自然中去,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多样和神奇。大自然就像一本书,永远也学不完的书,当你一旦爱上大自然,你就没有办法放弃。到大自然中你就会明白我们喝的水、植被、野生动物和生态系统的平衡有什么样的关系,就会知道这些自然生态系统如果遭到破坏,洪水、干旱等灾害会更加严重,空气、水污染会更加的严重,大自然的美丽也会消失,只会留下盲目的疮痍。 只有爱上了才会真正关心,只有关心了才会去保护。

  ——来自澎湃问吧

  保护动物不在一朝一夕,每一代人都应该尽所能与他们和谐相处。在教育孩子之前,家长们首先扪心自问,你尊重生命吗?你热爱自然吗?你,真的了解动物吗?

  我们一步一步来,先说点轻松的吧!

  

  你了解动物吗?

  大约有870万种动物先后光临我们的星球,也难怪我们对动物的有些认识是完全错误的。下面列出的是关于光临我们星球的那些愤怒、鳞状和黏滑生物的一些众所周知但完全错误的说法。了解他们从消除误会开始~

  谬误1:猫头鹰是鸟类中最聪明的。

  也许猫头鹰和智慧之间的联系最早可追溯到它们与雅典娜的关系,这个希腊智慧女神常被描绘成手持一只猫头鹰。猫头鹰有着超大的眼睛,表情严肃,几乎脸上总是挂着若有所思的神情,给人留下智慧的印象,好似比其它鸟类高出一筹。从传奇、民间传说、儿童故事到好莱坞电影,猫头鹰一直是夜间守望者——有时阴险,但总是很聪明。然而不幸的是,猫头鹰实际上是处于低端智能鸟类之列,而最常见的乌鸦则被认为是鸟类中最聪明者。

  

  谬误2:狗不能辨别颜色,只有黑色和白色。

  狗是可以看到颜色的,但其光谱不如人类的宽。除了黑色,白色和灰色阴影,他们还可以区分蓝紫和黄绿的颜色。可能这样说会更正确些,狗是绿色盲。你家的小狗很可能会混淆红色、橙色和绿色,以及绿-蓝色、灰色和紫色阴影。研究人员表明,狗的眼睛中既有视杆也有视锥,但它们的眼睛只有2个视锥,而人类眼睛有3个。只有当狗根本就没有视锥的情况下,它们才会只能看到黑色和白色。

  

  谬误3:野生海豚非常友好,总是拯救陷入困境的人类。

  海豚并不特别关心人类,它们凭什么要这样做呢?它们毕竟是海洋中的野生食肉动物。俗说野生海豚非常友好,当你遇到麻烦总是急忙赶来帮忙, 实际上是因为它们好奇的天性,常常被误认为是出自关心或友好。例如,海豚在渔船旁边游是为了借力船的尾流,这样它们游起来更省力,不是因为它们喜爱一切人类的东西。事实上,许多人在试图与野生海豚同游(我们说的不是在海洋公园看到的训练有素的海豚)时被咬过或受伤。

  

  谬误4:雏鸟一旦被人摸过,就会被鸟妈妈拒绝。

  鸟类的嗅觉非常有限,被人摸过留下的轻微气味绝不会被鸟妈妈觉察到。事实上,鸟类十分关注自己的雏鸟,不太可能因为一点未知气味就离开鸟巢,——当然人们都知道,如果受到干扰,它们也会放弃自己的鸟巢。很少有鸟能放弃还有雏鸟的鸟巢,这显然违背鸟类抚养后代的本性。把一只幼鸟送回鸟巢可以拯救小鸟,只要没有什么重大干扰,鸟妈妈极不可能察觉出人类的接触。

  

  

  生命教育从热爱动物开始

  泰戈尔曾说:“一个民族对待动物的态度,直接体现这个民族的文明度。”

  只有当所有人都不再忍心伤害那些弱小的动物时,“仁爱之心”才能真正的体现,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和谐,社会才能安定。引导孩子善待动物是培养孩子善良的品质的重要途径。

  ”

  

  上图的这只小狗,大家一定认识,它是《导盲犬小Q》主角小Q。《导盲犬小Q》取材于真实故事,描绘了一条忠诚的导盲犬的一生。 但它并不是单纯描绘动物故事的电影,而是一部讴歌生命、赞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杰作,一本感动了无数人并将继续感动无数人的生命教育教科书。

  看这部电影时,小编曾想: 近距离体验身边小动物的生与死,是对孩子展开生命教育的契机。

  作为一部经典电影,《导盲犬小Q》是父母对孩子开展生命教育的通俗教科书,它将会让孩子由此重新认识生命,认识死亡,认识动物,也重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和动物的关系。这是孩子重要的人生必修课。

  事实上,今天的孩子,尤其需要生命教育,这不仅关系孩子的幸福,也关系父母的幸福,还关系社会的文明与美好。

  生命教育可以从一棵新芽、一朵新花、一只蚂蚁、一只小鸡、一只小兔子、一条小狗等小型生命体开始,既让孩子直观感受植物的生命,也让孩子直观感受昆虫、动物的生命。这种真切的直观感受——喜怒哀乐,就是儿童认识生命、感受生命的开始。

  

  古人说得好:“未知生,焉知死。”对现在的孩子,特别是城市的孩子而言,他们所缺少的正是对生命本身的深刻认识,以及对死亡本身的深刻感知。非认识,不敬畏,更不用说热爱。换句话说,就是“无知者无畏”。如果孩子不认识、不了解、不理解生命本身的意义与价值,所谓通过追求人生理想的实现从而提升生命的品质,也就失去了最重要的载体和前提;进而,在压力与挫折面前,他们就不会也不愿意承受生命之重。

  综合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