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科院心理所博导张梅玲教授:如何提高7-12岁孩子的数学能力?

 顿悟渐修 2016-07-30



第63讲:如何提高7-12岁孩子的数学能力?


【主讲人】张梅玲教授


金色雨林特邀专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中科院心理所现代小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现代小学数学实验教材》编委,国家教委“十五”重点课题负责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孩子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开发。“成功人生系统教育工程”专家团主席。



(由于讲座时间较长,家长们可以直接扫下面的二维码收听哦)




今天的讲座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现在我们国家的小学生数学领域的变化。第二部分:提高7-12岁孩子的数学思维,我们该怎么做?


我们国家近十来年在小学数学上面,大概有5个方面的变化:


一、过去是一纲一本,全国一个教学大纲,一套教科书的政策;现在实行的是一纲多本,国家一个大纲,但是可以多种版本,比如说有北京版本、上海版本、山东版本,每个地方可以选择自己的版本。


二、过去我们叫算术,就是加减乘除,现在的数学包括4个内容:

数跟代数

几何与图形

概率与统计

实践与创新


三、过去的学习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出题,学生来做;现在的学习方法是6个字:自主、合作,探索,学习方法改变了,老师的教学方法也要跟着改。




四、现在我们的教学目标叫三维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这个过去也有的。第二个目标是过程与方法,就是说学生学数学知道方法很重要。第三个目标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就是说学数学还要爱数学,知道数学有什么用。


五、我们在数学领域的教育改革,老师跟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强调10个更关键的核心概念:

数感,数的感觉,比如说哪个多,哪个少,对多少有一种直观的感觉;

1234,xyz都是符号,要有符号意识;

空间观念;

几何直观;

数据分析的观念;

运算能力;

推理能力;

模型思想;

应用意识;

创新意识。

这10个意识,都是面对21世纪人才的要求,我们小学生学数学,家长一定要了解这些内容,这样你在辅导的时候,才能跟上时代。


家长一定要认识到孩子学数学会有个体差异,小学数学由于内容比较简单,所以体现不出差异,差异一般在难度比较大的时候才显出来。如果家里有初中的孩子,你们会发现孩子在小学阶段数学蛮好的,经常考100分,但是到了初二学立体几何、平面几何,她的成绩会下降。一般来说,男生的数学思维、空间观念会比女生好一点,但是言语类女生又比较占优势。我经常跟家长说,先天的这种差异,尤其空间观念是可以通过后天来培养、训练、弥补的,金色雨林就有这样的训练。



孩子之间有差异,我们就不要对孩子做统一的要求,数学不好的孩子,我们要求他在自己的基础上达到最低标准就可以了,因为今后整个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一部分从小动手能力很强的小孩,他可以走技术路线,高级技工是我们国家非常需要的;另外一部分逻辑思维比较好的孩子可以走学术路线。因此,孩子如果学数学比较困难,我们家长别要求孩子非得考高分,他只要能达到基本的要求就可以了。将来长大了,他可以选择他擅长的去做。我认为家长对孩子的爱,是让孩子做适合他的工作,别让他活得那么累。但是有一个基本的前提,他要努力,他要再往前进步。不能说,我数学不好,我不及格也不管,一定要达到基本标准,因为是基础教育。


8个方面帮助7-12岁孩子提高数学能力


一、请家长处理好过程跟结果的关系

家长来检查孩子数学作业的时候,不是只看答案是否正确,我们学数学非常重要的是学会思考,你单单看结果是看不出什么的,而要看孩子解题的过程,过程更能反映孩子的思维水平。具体来说,孩子做完题了,请家长问这样几个问题:1、“这个题用什么办法来做的”,知道他的思路,思路就代表他的思维水平。2、“这个问题还有别的办法吗?”让孩子开动脑筋。告诉孩子21世纪很重要的思维方法就是多元思维。3、“解决问题的办法中哪一种办法更好?”,让孩子学会优化。




二、家长要重视开放跟封闭的关系

有些题是条件开放的,有的是问题开放的,有的是条件跟问题都开放的,为什么呢?因为现在我们是21世纪,国家改革开放,小学数学也要有一种开放的题,在数学上有些东西是封闭的,我们应该创造更多的让孩子在开放中学数学,让他思路多一点。

 

三、处理好形象跟抽象的关系

孩子的思维发展最早是以动作思维为主导,到小学这个阶段,基本上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导。数学是个抽象的学科,是个符号学科。1并不代表1个苹果,1可以代表很多。家长在辅导孩子的时候,首先要了解孩子的思维,因为孩子思维的发展是有差异的,有的孩子到了六七岁算几加几还要掰手指头,说明他的抽象思维发展比较晚。抽象思维发展比较迟的孩子,家长要借助于形象的东西,这是为了达到抽象的手段。比如设计鸟巢,我们不需要再去看鸟巢是怎么样的,头脑中有很多鸟巢的形象,再根据物理的原理来设计。

 



四、如何就孩子的特点处理好玩跟学的关系

小学生还处于特别爱玩的年龄,可以让孩子在玩中学习,比如可以跟孩子猜谜来玩:“妈妈手里有7块糖,现在们右手有5块糖,那么左手有几块呢?”让他猜,无论猜对猜错,都在计算和学习。平时在超市也可以让孩子学会看价格等等。孩子学到的很多东西都是在活动中感悟出来的,所以家长应该创造一些生活当中能运用到的东西,让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学习比例的过程中,老师告诉孩子:“比例的后项不能是零”,有的孩子就说:“我昨天看足球比赛3:0,这也是比对不对?”,这里还是比较容易混淆的,老师这时候可以说:“这个3:0跟我们比例的这个3:0倍数关系不一样的,是一个队比另一队大了3分,哪个队获得的分数多哪个队就赢了”。生活当中有些东西在表面上好像是一样,但实际上含义是不一样的,家长和老师应该帮助孩子把它们区分开来,这样孩子会更好的理解概念。

 

五、兴趣跟志趣的关系

兴趣就是在游戏过程中促使孩子学习数学的动力,但对孩子的一生来讲,兴趣不是最终目的。对数学的学习,最后一定要让孩子有志趣,为什么要学数学?为了使用数学这种工具、将来对国家有奉献等。对小学生来讲,我希望家长以兴趣为主,到了高年级,孩子会碰到更多的困难,学习数学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兴趣,志趣才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发展,这样有了困难,孩子要学会自己克服。



 

六、主动跟被动的关系

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在平和、高兴的情况下做一道数学题,跟特别紧张、压力很大的时候来做这道题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另外,生理学研究发现人在非常高兴的情况下,人体内会分泌快乐激素,如果压力特别大会分泌压力激素,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在讲心态很重要,心态决定了很多事情。所以家长对孩子数学的学习,应尽可能创造积极的环境,让孩子不是被动的学,而是主动的学。有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对学习没有积极性,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思考,让孩子当老师,给孩子们自我展示的舞台,给孩子们发挥潜能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学习,自己讲课,自己出考题,自己来点评。这样的学习比老师讲、老师梳理知识点要深刻的多,最关键的是孩子处于主动状态。我希望家长从孩子上一年级开始,就告诉孩子,你现在是小学生了,回家你是小老师,来考考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让他出题,这个讲的过程中,他不仅是学到了知识,还让孩子找到了自信。

所以,主动和被动最好的方法是把主动权让给孩子。与此同时,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学习方法,如果你的孩子数学能力比较差,尤其应用题的解题能力比较差,或者孩子碰到图形、数型转换的时候有困难,那我们家长要承担起责任,可以利用一些微课程的课件,上课时没听懂的地方可以来补;如果孩子数学非常好,老师讲的满足不了他的要求,那我们可以对他的课程难度做相应的调整,满足他的兴趣和求知欲。

 


七、应试跟能力的关系

作为小学生,考试可以检验学习效果,它本身是没有罪过的。关键是考什么?成年人出的题是否能引发孩子的思考?考题靠机械记忆不能养成思考的习惯。其次,一张考卷就决定了他的一切吗?这些评价问题我们还要看孩子平时其他方面的能力,比如以后高考中的英语是可以考好几次的,不能用一次的成绩就给孩子下定义。所以家长们,不应为了考试而培养孩子的能力。

作为数学来讲,我们前面讲的10个核心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学会思考也非常重要,所以请家长们不要让孩子机械地背数学,一定要去理解。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布罗姆认为学习有六个步骤,第一是记忆,第二是理解,第三是分析,第四是运用,第五是应用,第六是创新。这几个步骤就告诉我们: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应用才是目的。但是每个孩子有差异,所以家长们在对孩子能力的培养上要区别对待。也可以让孩子先记住,再分析,最后到应用。

我们对任何人都要把握一个原理:要有要求,但不要苛求。因为苛求容易引发自卑。这就要求家长们在对孩子提出要求时,不要脱离孩子现在的能力水平。

对孩子能力的培养我有两个建议。第一,不要为了考试而学习,重点培养他的核心素养,数学的运用能力。第二,一定要了解孩子当前的学习水平。对他提的要求要在他的基础上稍微高一点的水平,慢慢积累,通过量变实现质变。前辈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要精耕细作。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一定不能着急要慢慢打好基础。如果你的孩子到了高年级跟班里同龄人能力相差很大,这个时候就需要课外辅导班的帮助。

 

八、实践与创新的关系

对小学生来讲,实践就是将他学到的数学能力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比如煤气费水电费加在一块多少钱?关于创新,对小学生要求不能太高,培养他质疑、求异思维就可以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再去追求创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