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张守中:《话说中山三器》

 一剑霜寒十四州 2016-07-30

 

话说中山三器

张守中

 

张守中:《话说中山三器》

 

中山三器铸辉煌

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历史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曾说过:“中国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之所以珍贵,就是因为它的不可再生”。30多年前,河北省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厝大墓出土的中山三器——青铜大鼎、方壶、园壶,以其历史文献价值之高、刻制铭篇之长、器物制作之精创下三个世间之最,为20世纪河北省文物考古事业争得殊荣。中山三器早已名扬海内外。

我们说中山三器的历史文献价值高,是因为在其刻铭中传达有多种重要历史文化信息,例如铭文中有“惟十四年,中山王……”它直接让考古工作者能推断出王墓以及器物制作的准确年代。又如铭文中有“惟朕皇祖文、武、成考……”“昔者我先祖桓公、昭考成王……”由此使我们明确得知,中山国君共有文公、武公、桓公、成公等共七代。中山三器铭文中所载史料,填补了史书文献之不足。中山国是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之外的一个小国,地处燕赵两国之间。30年前,河北省考古工作者对中山国城址、王陵墓地的勘察和发掘所获资料异常丰富,中山三器的出土,其中长篇铭文的释出,就像一把钥匙,为了解古中山国开启了一扇大门,进而可以探求其中的诸多奥秘。

我们说中山三器铭文之篇长,是创纪录的。众所周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属西周时期多见长铭,其中西周宣王的毛公鼎(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铭文多达497字,为金文篇长之最。到东周晚期进入战国时代,铜器铭文多为短篇,字多者十几个字,少者几个字,而中山三器打破了这一旧说,中山三器铭文总和为1123字,其中大鼎铭文有469字,仅次于毛公鼎,创下战国时期青铜器长铭之最。中山方壶铭文450字,在众多青铜器刻铭中亦鹤立鸡群。

我们说中山三器制作之精,除了它的造型优美,铸造精良之外,其铭文刻制技法之纯熟亦足令今人叹为观止。著名青铜器修复专家高英先生观看了中山三器刻铭,曾异常激动地说:“真不知古人当初是怎样刻制的。”高英先生自幼得名师传艺,一生从事青铜器修复业,数十年中所见青铜珍品无数,而在中山三器面前,高先生有如此感叹,这绝非偶然。中山三器铭文字形修长,横平竖直,笔画挺秀,字中曲线之委婉柔丽更楚楚动人,堪称青铜器刻铭之绝品。

中山三器铸辉煌,而这种辉煌绝不是表面的镀金,闪亮得令人刺眼。中山三器的辉煌是有底蕴的,它华而不绝,美而不娇,纯厚大雅,古朴深沉。中山三器是河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2009年,国家大力投资兴建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战国中山方壶作为珍品,通过国家文物局借调给中国文字博物馆展出,这是河北省的荣光。

 

临摹本问世始末

中山三器铭文摹本是由笔者亲手完成的,这是30年前的往事。从1977年到1980年三年之间,在导师、著名古文字学家商承祚先生指导下,对摹本曾多次修订,临摹书写总字数不下万余字,摹本方日臻完善。198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山王厝器文字编》将摹本公开发表,该书印发5000册,赶在中国古文字学会第四届年会前发行,中山三器铭文迅速传播海内外。著名古文字学界前辈陈邦怀先生撰文指出:“今读张守中同志编写之《中山王厝器文字编》,其征集资料之全,摹写文字之精,成书传播之速,为网罗一国文字之第一部字书,信难能而可贵矣。”香港《中国语文研究》刊载曾宪通先生书评:“张守中先生的摹本忠实于原铭,不止要其形似,更要其神合,看他运笔轻重有度,旋转自如,使刻画刚柔相济,颇存刀笔神韵。没有机会观摩实物的人,也可仿佛古人章法,与一般字书比较,可算是本书的特色。”

这里需要加以说明的是,中山三器铭文是刻制,而非古人墨迹,也就是说制作三器铭文,古人用的是铁笔,而非毛笔。正因如此,我在摹写铭文时所使用的笔是硬笔,所使用的纸是制图专业常用的描图纸,摹写方法也是采用考古绘图的特技。这是根据中山三器铭文的特点,在摹写文字中的特殊需要,否则绝难使摹本达到形神俱佳。

追星族的得与失

中山三器摹本面世已经过去30多年,其间众多爱好书法的朋友,特别是喜欢篆书的朋友,纷纷临摹效仿。读者在市面上能够收集到的资料,尽是各类书刊转载的中山三器摹本,以其为范本,进行临摹和再创作。有的朋友亦直接访到笔者进行交流。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规律。今人学习古人,临摹中山三器铭文,应了一句谚语:“学者如牛毛,成者麟角。”众多篆书爱好者写中山三器铭文,均使用的是毛笔和宣纸,倘若没有深厚的功力是很难成功的。依笔者管见,在喜爱推崇中山三器的书家中,属重庆市徐无闻先生用力最勤,其创作发挥最为得体。徐先生的真草篆隶诸体功力深厚,他以中山三器铭文风韵创作的书法作品受到业内人士的好评。江苏书家陈道义先生是徐无闻先生的研究生,他以中山三器铭文入印,研究颇深入,在继承的基础上,亦有创新,十分难得。河北省书家关注中山三器铭文最早者当属魏兵然先生。魏先生经过十余年的探讨,其创作的书法作品曾在中国书协主办的大展中获得金奖,为河北省书法艺术界争得荣光。

笔者积30年学习交流之心得,有七绝诗作一首,算是有感而发:

篆书难写最中山,目秀眉清铁笔传。

我辈毛锥摹效苦,三分相像已足观。

 

                      此文选自张守中编著《方北集》,河北美术出版社,2014年,第128-131页。

 

[转载]张守中:《话说中山三器》
                                                          大 
[转载]张守中:《话说中山三器》
                                              
[转载]张守中:《话说中山三器》
                  
[转载]张守中:《话说中山三器》

[转载]张守中:《话说中山三器》

 


[转载]张守中:《话说中山三器》

[转载]张守中:《话说中山三器》

[转载]张守中:《话说中山三器》

[转载]张守中:《话说中山三器》

[转载]张守中:《话说中山三器》

[转载]张守中:《话说中山三器》

[转载]张守中:《话说中山三器》

[转载]张守中:《话说中山三器》

[转载]张守中:《话说中山三器》

[转载]张守中:《话说中山三器》

 

 

 


[转载]张守中:《话说中山三器》
                                              方 壶

[转载]张守中:《话说中山三器》

 

[转载]张守中:《话说中山三器》


[转载]张守中:《话说中山三器》

[转载]张守中:《话说中山三器》

 

[转载]张守中:《话说中山三器》

[转载]张守中:《话说中山三器》

[转载]张守中:《话说中山三器》


[转载]张守中:《话说中山三器》

 

 

 

 

[转载]张守中:《话说中山三器》

[转载]张守中:《话说中山三器》

[转载]张守中:《话说中山三器》

[转载]张守中:《话说中山三器》

[转载]张守中:《话说中山三器》
                                         圆壶拓片4
[转载]张守中:《话说中山三器》

[转载]张守中:《话说中山三器》

[转载]张守中:《话说中山三器》

[转载]张守中:《话说中山三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