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音乐百科】民乐团中的“钢琴”—扬琴

 静雅轩345 2016-07-30

扬琴又名洋琴、打琴、百弦琴、瑶琴等,击奏弦乐器。

扬琴是中国常用的一种击弦乐器,与钢琴同宗,音色具有鲜明的特点,音量宏大, 刚柔并济;慢奏时,音色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时音色又如潺潺流水。表现力极为丰富,可以独奏、合奏或为琴书、说唱和戏曲伴奏,在民间器乐合奏和民族乐队中在常充当“钢琴伴奏”的角色,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主要乐器。

扬琴原为古波斯乐器,14世纪盛行于欧洲。明代万历八年(1580年)传入我国,最初流行于广东沿海一带和新疆一带,后来逐渐遍及全国。经过历代艺师的不断改进,成为具有中华民族艺术特色的中国乐器。


扬琴的音色特点是:音色清脆明亮,悠扬典雅,擅于演奏轻快活泼和清丽委婉的曲调,在乐队中能起到融合和组织作用,是我国民族乐队的主要弹拨乐器。


扬琴的演奏技巧:灵活,音域宽广,表现力丰富。扬琴的低音区浑厚、饱满,余音较长;中音区明亮、圆润;高音区清脆、嘹亮;极高音区尖锐、紧张,余音短。可独奏、伴奏或参加合奏。在继承传统、吸收、借鉴其他民族乐器和外国乐器演奏技法的基础上,我国扬琴已自成一体,具有丰富多彩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


一、人们常说十指连心,通过对手指长期的训练,可以使人更加聪慧,尤其是处在成长期的儿童,这一点会非常明显。


二、扬琴强调双手配合,双手默契,左右要具有一定的协调性,因此这对于人的左右脑的开发至关重要,达到平衡统一,锻炼大脑的发展机能。

三、识谱可以刺激视觉,听琴可以刺激听觉,练琴可以刺激动脑、动手,达到眼、手、心、脑的同时并用,全面提升人的乐感、反应能力、记忆能力、平衡能力等。


四、通过学习民族乐器来学习音乐,学习音乐的方法很多,舞蹈,声乐,器乐都是学习音乐的好办法,而选择学习民族乐器,不仅可以学习音乐,更多地能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国家、民族的音乐特点,以及相应文化知识。


五、了解民族的音乐文化,中国民族乐器流派众多,不同地域的城市有着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也和当地的人文风格有着密切联系,学习乐器的同时,学生也会了解该地区的音乐文化的特点。同时,相对西洋乐器而言,民族乐器对孩子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从技巧方面讲,我国的民族乐器演奏水平与教育水平,就象中国功夫一样,在世界上是处于领先水平的,这是国内其他器乐教育无法达到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