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砂泥的目数,很多人听说过,但一定还没把它弄懂!

 寒山茅舍 2016-07-31
紫砂泥的目数,关系到紫砂壶的壶身是细腻还是粗糙。那这么重要的指标,做壶的、卖壶的、买壶的都在讲,可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紫砂壶的目数,也有人称为“码数”,其实就是筛选紫砂泥用的筛网,上面每平方厘米中的小孔的个数。



最常用的目数,有24目、32目、40目、60目、80目、100目等,如果有特殊要求,可以增加。单纯的说数字,可能大家不是很好理解,下面就详细的对比图片看一下。



  紫砂泥料在开采后,经风化、除杂质、粉碎之后,使用筛子过滤泥料,称之为“过目”。比如用80目的筛网过目得到的是80目的泥料,用40目的筛网过目得到的则是40目泥料。因为技术的差异,每个时代所出现的目数是有差异的。明代紫砂泥的目数多为25~30目,清朝早期为35目,清中期则为55~60目。由于1957年前一直采用手工炼制法(即通过人力或兽力推动石碾子进行碾磨),故目数较低,紫砂的通透性能更好,颗粒更粗,质感更强,这也是辨别老壶的标准之一。


  到1957年宜兴丁山才安装了第一台球磨机,转动的桶体内放置了大量小钢球,通过电动机转动大桶体使得里面的小钢球与石料进行摩擦和挤压,达到碾磨粉料的目的,通过球磨机使得紫砂泥料目数稳定在60目左右。1959年至今常用雷蒙粉碎机,以风力控制目数,目数可高达140~200目。目前最主流的目数依然是50~60目。这个区间是紫砂壶成功率最高的,并且泥料既细腻又有砂质感,泡养包浆光泽度也好。




  但其实目数是指一个泥料粗细的范围,比如60目的泥料,其实是60目到200目甚至更高目数的一个范围集合,因为比60目更细的都能通过目的网眼。


- END -

关于我

爱紫砂,追求慢生活,不烟不酒癖在茶,希望传播紫砂文化给每一位爱壶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