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读】记忆中的江西名牌,太让人感慨了!你造几个?

 祥雲山人杨克昌 2016-07-31

无数个被知了声声叫着的夏天,抽着海鸟牌香烟,喝着南昌三花酒。那是一代人的记忆,我们的童年,我们的父辈共同的经历。那些远去的时光,渐渐染白双鬓,那些消逝的记忆,慢慢刻骨铭心。


怀念,老南昌,那些记忆中的风景、味道、品牌……


海鸟牌香烟


南昌卷烟厂,与共和国共成长。50余年风雨兼程,南烟人始终坚信'功到自然成',厚积薄发,炼就了个性鲜明的南烟文化。在这丰沃的文化土壤里,南烟培育出甘美的果实。'金圣''海鸟''庐山''南方'四大品牌争奇斗艳,竞相吐芳。而海鸟就是其中一个。


现如今它已经停产了,但是它通过拍卖烟盒又进入了公众的视野!网上的报价也是步步走高。但无论怎样它已经成为了一代人心中的记忆!


南昌三花酒


论名声,南昌三花酒在全国的知名度远不及桂林三花酒。南昌酒厂生产的“百花洲”牌三花酒与桂林酿酒厂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始酿的“象山”牌三花酒,二者名称是否有所因缘,如今已不得而知。但两种酒在工艺、香型上截然不同——桂林三花酒是米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而南昌三花酒则具备典型的特香型口感,二者各有千秋,不同根,不同源。


上图中的“工农”牌三花酒,产于“文革”年间,是收藏界目前出现最早的一瓶孤品级藏酒,市场非常稀缺,非常具备收藏价值。


如今即便花高价,也难寻觅陈年三花之踪迹。希望手中仍存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产三花酒的朋友们,好好珍惜这已绝迹市场、又能带给我们无限回忆的三花酒。


赣新牌电视


说到家电业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电视机进入寻常百姓家庭。很多江西人购买的第一台电视机就是在吉安生产的赣新电视。




1993年,国庆期间,赣新电视策划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活动,在吉安市老市民广场举行了一次空投,引起了全城轰动。




十月一号,他们用双翼老式飞机做宣传。两边机翼挂着彩幅,叫做庆祝国庆。当时洒了点红包下来,那个时候叫吉祥物,几千人上万人跟着飞机到处跑。离地面两米高三米高就好多人跳起来抢。抢到了一个小硬币,一毛钱,当时津津乐道,这个话题市民谈论了一两个星期,见面就是,你抢到了没有。



但2001年后,赣新电视就不复存在了。曾经的明星企业,在市场浪潮下失去了自己。后来陆续有企业租用它的厂房,赣新的工人们都下岗分流了。


九江封缸酒


九江陈年封缸酒是江西省的汉族传统名酒,它起源于一千年前的唐朝元和年间,当时称为醅酒。醅酒,就是未经榨过滤的米酒。为什么醅酒后来又叫陈年封缸酒呢?这里面有一段有趣的汉族民间传说。




有一年,王母娘娘设宴,在瑶池中做'蟠桃盛会',宴请各路神仙。土地神听说九江醅酒色美味醇,在赴蟠桃会时随手携了一坛上天,准备请众神仙与他一同品尝。宴会上,珍馐美味,玉液琼浆,异果佳肴,样样俱全,王母娘娘得意洋洋地请神仙们入度痛饮。酒过一巡后,土地神想起自己带来的醅酒,便令侍从打开来,本欲自己先尝尝,然后再请诸神品尝。谁知酒坛刚一启封,那醇香的酒味进朝各路大仙家的鼻子里钻。不等土地神自己先尝,大家便涌上前,你一碗,他一碗,一抢而光。而王母娘娘的玉液琼浆竟被冷置在一旁,无人问津。



王母娘娘看到人间的酒竟超过了天上的仙酒,觉得大失面子,又恼又羞,十分生气,便函下令土地神将九江的醅酒缸全部封起来,谁也不准喝。急急忙忙地来到人间命令封缸,违者杀头。老百姓闻之,又气又恨,但也无可奈何,只好将酒封住。一年、二年……五年过去了,喝惯醅酒物人实在忍不住了,一位胆大的人偷偷将封条启开,发现封缸后的醅酒如甘露,格外香甜,颜色也由原来的淡黄变成了琥珀色。这一发现,使他又惊又喜。把这事偷偷告诉了自己的好友。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消息不胫而走,大家纷纷启封。土地神见王母娘娘忘了这事,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己也乐得受用。从此,醅酒便得名'陈年封缸酒'。有一首民谣曾概述了这件事,民谣道:'天上玉液琼浆,不如九江封缸。色美味甜性稳,气煞王母娘娘。'



在九江街头如果询问还有没有封缸酒时。一般的回答都是:不知道。但是,如果你仔细寻找的话,还是能够看到卖封缸酒的小店子。但是里面的封缸酒到底正不正宗这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当年的风靡已经不复存在了……


庐山牌手表


在南昌市师大南路,有一个40年前的全省税收大户——南昌手表厂。它占地100亩(其中厂区54亩),最多时年产手表100万只。上世纪70年代,工人穿着医生一样的白大褂在空调房上班,当时的年轻人都非常向往。最重要的是,江西第一块自主生产的手表——庐山牌手表就诞生这里。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是中国人结婚讲究的三大件。南昌手表厂生产的第一块庐山手表是男式的,有136个零部件。第一批产量很低,只生产了十几块手表,没有对外销售,但是工厂内专门做了展板宣传。当时庐山在全国已经名气很大,给手表取名庐山牌,就具有特别的意义。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是南昌手表厂最为辉煌的年代。工人从建厂时候的300多人发展到2300多人。他们中不少人是从亨得利、南昌仪表厂等技术岗位转来,保证了庐山牌手表的质量。手表厂曾经在向塘机场的直升飞机上做高空试验,将手表空掷到地面,居然都没有摔坏。




当时上海表是120块钱一块,我们庐山表是60块钱。性价比比较高,很受市民欢迎。但好景不长,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进口手表随处可见,手表从计时功能转变为装饰功能,很多国有手表厂受到冲击。1998年,南昌手表厂全面停产。企业先后以合资、合作、承包、租赁经营等模式延续,但未能挽回劣势颓势。庐山表的辉煌早已是历史烟云,只有在仓库中找到的那几只存货,似乎还在跟我们讲述过去的故事。


莲花打锡


莲花锡艺的发祥地在路口镇街头村,位于雄奇壮丽的武功山脚下,吉界公路从这里横穿而过。


锡器和神龛、井台、窗棂、月亮共同组成一轴故乡的画。对于漂泊的游子来说,锡器里盛放的永远是浓酽的故乡酒。莲花锡艺,给乡民的生活带来了金属的光泽,让这里的婚嫁喜事多了一种闪亮的语言,使寺庙、宗祠的神龛有了银灰的虔诚。莲花锡艺,那一汪汪的锡液分明融入了一方百姓的血和泪,那一尊尊的锡器浇铸了多少喜怒哀乐,凝聚了多少割舍不断的情感?


然而,由于现代工业的冲击和生活习俗的改变,这一民间工艺面临濒于消亡的危险。今天,街头村还在操持打锡手艺的匠人已经寥寥无几。


鸭鸭羽绒服


鸭鸭集团坐落在庐山南麓,鄱阳湖畔,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空立体交通便捷,水路有长江九江口岸,昌九高速公路、京九铁路穿境而过。




1955年,98名上海青年,怀揣梦想,来到鄱阳湖畔,开始了水禽养殖,并用青春在这片热土上开拓出了一片共青城。而关于鸭鸭,Ta其实来源于一次偶然,那时的共青城鸭毛堆积如山,而遥想当年抗美援朝,有人想起美国大兵的睡袋就是羽绒做的,这个最初的想法,构成了鸭鸭的现在。


1972年,鸭鸭在广交会上一炮打响,发展至今,四十几年过去,鸭鸭,这个中华老字号,依然是很多中国三代家庭的情感联系,对于那个年代的人们来说,Ta永远是记忆中不变的经典,无法抹去的回忆。


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一些江西品牌蓬勃发展。它们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成为江西人美好的记忆。无论在市场洪流中继续辉煌,消散或是没落,这些品牌的一切,仍和江西人相关、相伴。

戳留言区,我们一起分享童年记忆↓↓



来源:本报综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