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央台记者揭秘:突发事件的广电媒体报道指南

 长庆wcqjs 2016-07-31

文丨吴喆华   来源丨中国记协(ID:zgjxacja)

原标题:灾情就是命令——同行们,你准备好做“特种兵”了吗


编者按: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记者的身影。


作为抗洪抢险中一支“特殊的部队”,媒体记者迅速响应,深入一线采访,及时传达政令,发布救灾信息,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汛期尚未结束,险情来临时,媒体应如何响应?赶赴前线的记者,背包里应该准备些什么?


今天我们邀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别报道部记者吴喆华为大家揭秘,他们是怎样未雨绸缪,完成特殊任务和使命的。



“特种部队”记者要做哪些准备?


中国之声特别报道部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支“特种部队”,主要负责舆论监督和突发事件的报道。记者吴喆华介绍了他们是怎样未雨绸缪,完成特殊任务和使命的。



“特种部队”记者要报道些什么?


第一:动态


最新的灾情数据。以湖北洪涝灾害为例,水位、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等;


受灾核心现场的实时动态。比如7月14号湖北武汉牛山湖破垸分洪现场;


搜救的实时动态;


指挥中心发布的灾情动态;


消防武警的抢修动态。


第二:故事热点


在抗洪救灾中,网民一度热议所谓的“德国抗洪神器”,央广记者白杰戈第一时间探访安徽59圩抢险现场,用手机视频直播了武警战士使用“充水式橡胶子堤”——咱自己的“抗洪神器”的过程。


第三:人物


7月初,微信、微博被武警战士的一双被水泡过的大脚刷屏,抗洪救灾中的“最美大脚”感动着无数网友。



这张图由央广记者梁明星较早发表在中国之声微博上,并配以评论,迅速发酵,成了热点新闻,央广网随后又发表文章《特写:寻找那双大脚》,引领舆论热点,传递抗洪正能量。


第四:原因


事件的原因调查很难,灾情各地不同,比较复杂。初到现场的记者必须迅速了解当地灾情,“转、问、跟”,从外而内接近核心采访资源。


转:抵达灾区后,对于集中受灾的地点,先步行或跟车队了解受灾区域的整体环境,哪里最重,灾情如何,对灾情心中有数。对于多地受灾的,要跟上级指挥中心联络。


问:问群众,问官兵,问同行。


跟:跟随报道,半天甚至一天,紧盯一个采访事件或对象,包括跟随道路抢通、危化品转移、群众安置、志愿者工作、伤者抢救等。


“特种部队”记者的背包里都装啥?


特别报道部每个记者的工位旁都会放一个大大的背包,里面装着各种“宝贝”,接到报道指令,记者随时可以拎包出发!快来看看背包里准备了些什么?



出镜记者要注意什么?

文丨任笑晨   来源丨今传媒 2014年05期


一、要快速反应,熟练运用新媒体,提高报道的时效性


二、要有敏锐的发现能力,让细节的真实、现场的真实进行立体化的传播


1、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让受众感知受灾现场


记者可以积极调动自己的感官去听,去看,去闻,去尝,去触摸,将电视画面中无法呈现的体验,通过描述自己的感受让观众立体的感知现场的情况。


2、敏锐的洞察能力,让受众全方位了解受灾现场


三、要有精准的语言表达,让说出来的事实尽量接近它的本源


出镜记者掌控现场报道的话语权,必须做到对新闻事实:信息丰富,脉络清楚,表达流畅;对情景描述:注重细节,生动鲜活,让民众感同身受。重要的是“在于把深涩嶙峋的思考粹炼得平易可感,把玄奥细微的感触释放给更大的人群。”


四、要把握视角,在报道中融入人文关怀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