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戏曲里的聊城故事

 悟痴 2016-07-31

6月20日,在聊城市杂技团剧场上演了大型戏曲蛤蟆嗡《武训舍情》,嗡声嗡气的椿木共鸣,把时光推回百余年前,冲突叠起、生旦言起,重现了一代慈善家的离奇人生映像,也唤醒了一个地方剧种“蛤蟆嗡”的二次生命。

戏曲里的聊城故事

历史中的传奇人物

武训是传奇式历史人物。武训,道光十八年(1838年)出生在山东堂邑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也就是今冠县柳林镇武家庄。武训没有正式的名字,在家里排行老七,所以,这个没有文化背景的家庭给他了一个名字:武七。武七,也叫武豆沫,他之所以后来有一个听起来挺有意思的名字:武训,是因为他依靠行乞创建了三处义学,清廷为嘉奖其兴办教育之功,取“垂训于世”之意,替他改名武训。

咸丰九年(1859),21岁的武七开始着手实施他的“伟大”计划,到各地去行乞集资。他头发脏乱,面目污黑,烂衣遮体,却很快乐,一边走一边唱着自己编的歌谣,四处乞讨。几年下来,这个被别人看来怪异的乞丐,足迹遍及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30岁时,在馆陶、堂邑、临清3县置地300余亩。光绪十四年(1888)与杨树坊在堂邑柳林镇创办崇贤义塾,次年与了征和尚在馆陶杨二庄创办义塾,光绪二十二年(1896)又与会门首领施善政在临清镇创办义塾。山东清廷封其为“义学正”,赐给黄马褂和“乐善好施”匾额,准予建立牌坊。武训死后,山东巡抚袁树勋奏准“宣付国史馆立传”,建忠义专祠。

戏曲里的聊城故事

三十年写成戏曲剧本

《武训舍情》的剧本是由三位银发老人——郭银慧、徐士瑞、任金光创作而成,在他们眼里,武训就是“奇人”。郭银慧、徐士瑞和任金光都是土生土长的冠县人,和历史上的武训是老乡,他们都是一辈子爬格子的人,浓浓的乡土情结把三人连在一起。

郭银慧说,对武训的创作冲动始于一本书。1985年,徐士瑞和任金光见到了郭银慧,谈起了当时在很多人心中还忌惮重重的武训。当时,郭银慧拿出了一本书,这本书是聊城师范学院中文系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30周年编印的《文艺批判材料》。正是这本书,让他们欣喜过望,因为他们终于在“批判”的背后,读到了活生生的武训。通过电影《武训》剧本,以及从清朝到民国时期大量的奏章、呈文、题词、诗文和评论,三个冠县人在历史的迷雾中看到了真实的武训,他们觉得应该用文学形式呈现这样一个曾经被冤屈的有血有肉的千古奇丐。

接下来的30年间,由于种种原因,三人未能联手创作。在这30年间,郭银慧创作了多部戏剧,并且成为国家一级编剧。但是,他一直没有创作关于武训的戏剧,心里总是感觉有些遗憾。郭银慧退休后,三个人再次聚首,并且相约创作一部武训的戏剧。经过三个人两年多的创作,《武训舍情》剧本终于呱呱坠地。

将传奇人物搬上戏台

为了突出聊城特色,郭银慧、徐士瑞和任金光在这部戏曲上还有一个尝试,他们选择的是用冠县地方戏种蛤蟆嗡来演出《武训舍情》。武训是冠县历史人物,蛤蟆嗡又是冠县的地方戏种,二者完美结合,使得《武训舍情》戏曲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不得不说是一种尝试和探索。

戏曲里的聊城故事

从剧本到舞台同样需要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为了完美展现聊城戏剧故事和地方戏种,山东省艺术研究院与冠县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为《武训舍情》剧本修改及二度舞台创作搭建了主创团队,由冠县宏湖蛤蟆嗡剧团演出。但由于冠县宏湖蛤蟆嗡剧团成立较晚,发展完善,且旦角演员缺乏。为此省艺术研究院创作搭建了一流的主创团队,包括:导演、唱腔设计、作曲、服装设计、舞美、灯光等艺术人才;组成专门学术团队,对冠县地方濒危剧种“蛤蟆嗡”进行保护性挖掘及理论研究,确保将《武训舍情》完美的在舞台上展现出来。

“台上的戏固然精彩,但台下的故事也许更多。虽然没有舞台上的起伏跌宕、恩怨情仇,但那些心血和汗水的付出,现在回想起来依然会动心动情。”《武训舍情》导游周波介绍说,《武训舍情》的演员们付出了太多。他们大都拖家带口,家事多多,但为了这个戏,为了这次跟名家学习受教的机会,全身心投入了。在当地,他们也许是小小的“名人”,但在剧组,他们表现为个个都是最谦虚的小学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