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小时入门摄影圈

 小瞳candy 2016-07-31

写在前面:我一直以为,好的照片是拍出来的,不是后期修出来的。
前期拍照很重要,如何前期拍得好看呢。需要对基础扎实的理解,然后才能熟练的运用。
博客目的:看完此博客争取让你半小时理解单反的各种常见参数。尽量少理论,多结论。先根据结论去实践找到一些乐趣,再去理解理论。

尊重原创:http://www.jianshu.com/p/4b10344c27d9


光圈

光圈
f值(光圈数值)
背景 清晰
景深 浅(看不远,远处都虚化了) 深(看得远)
场景 突出主题 宏大的景色等风景类的
照片明暗
说明 人,昆虫,花卉 还是风景(或者狗仔追踪别人)

快门

按下快门会听到咔嚓一声,对,快门的速度就是 从咔到嚓的时间。

快门速度
进光量
照片
场景 一切快速移动的物体 各种物体运动的轨迹,光轨迹居多

感光度 iso

ios的值
画面
噪点
  • 我们为什么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物体?
    我们看到草是绿色的,因为自然光照射到草上面,草把其他颜色都吸收了,只有绿色没有吸收,他就被反射出去了,到我们的眼里,所以我们看到的草是绿色的。

  • ios 灵敏度
    任何物体都会或多或少的反射光,当反射的光很弱,但是ios很高,导致灵敏度很高,所以这一点儿弱弱的光也会被相机捕捉到,然后再展示出来就不那么暗了。


曝光补偿

补偿值 增加 减少
画面 亮,浅 暗,深
场景 让皮肤白皙 让黑人更黑

白平衡和色温的选择

白平衡也都是设定色温。知道色温是怎么回事儿就行了。

色温k值 感官颜色
  • 技巧
眼前景色色温 相机设定的色温 照片的感觉
比如是5000k 高于5000k 偏暖
比如是5000k 低于5000k 偏冷

怎么知道眼前场景是多少k的色温呢。这个嘛。。凭感觉吧。


测光模式和曝光

这两个配合使用让照片 变暗 变亮,变得没层次,变得有层次等等。

模式 原理 场景
评价测光 把照片分成n分,然后平均值 大场面的风景,景深高一些的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以中央区域测光为主,周围测光去平均值 被摄物体在照片的中央区域,大头照,人像。
点测光 以中央很小的一块测光为主 被拍物体和背景反差较大,剪影
局部测光 以中央不大不小的一块儿测光为主 被拍物体和背景反差不是很大
  • 测光的范围 评价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局部测光>点测光

  • 测光就是为了让曝光处于正常阶段。

    • 以点测光为例
      如果拍摄物体比周围亮,那么照片是 中间正常周围暗。 如果拍摄物体比周围暗,那么照片是 中间正常周围亮。
    • 局部测光要比点测光 明暗效果的程度差点儿。
    •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反的差更小一些。
    • 评价测光反差最小,因为它取各个部分的平均值。

    比如拍剪影,需要你先对着亮的地方进行测光,现在曝光是正好的。然后锁定曝光值。然后有个人站在了镜头前挡住了亮光。现在进入镜头的亮光就少于之前没人的时候。但曝光值已经定了。所以拍出来的人就是黑的。剪影就出来了。


曝光模式(以佳能为例)

  • 曝光模式就是相机自动为我们匹配一些参数,让我们能合理曝光排除好的片子
种类 不可以设置的参数 场景
A (全自动) 所有参数 你开心的话,什么场景都可以
p 快门速度,光圈大小 画质要求高的(降低iso而不需要其他效果)比如 拍夜景要求高画质 降低噪点
av(光圈优先) 快门速度 比如拍虚化背景的大光圈,或者拍高景深的小光圈
tv(快门优先) 光圈大小 抓拍的高速快门 和 光轨等 慢速快门
m(全手动) 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组合使用

差不多快完事儿了,不过我不希望你闭上眼只记得av。

那么就从 av的曝光模式开始说起。(常用的曝光模式就是av模式,我也很喜欢)

  • av模式(你可以设置光圈大小,但无法设置快门了,相机为了把照片照的好看自动给你设定快门速度)
光圈 快门(相机根据光圈设定)
大光圈进光多 导致快门速度快,拍夜景更容易 不用三脚架
小光圈进光少 导致快门速度慢,拍夜景需要三脚架 容易手抖
  • tv模式(你可以设置快门速度,但无法试着光圈大小,)
    想拍轨迹的 用慢快门
快门速度 光圈大小(相机根据快门速度设定)
导致光圈变大
导致光圈变小

如果想 快门速度慢,光圈大。那就得增加ios的值。这也就导致噪点变多,画质降低。想怎么玩自己看着来吧。

  • 曝光补偿
曝光模式 补偿增加 补偿减少
av 快门速度减少 快门速度增加
tv 光圈变大 光圈变小

总结一下

现在是全民摄影的时代了,做一个会拍照的好男友,好女友,好闺蜜,好基友,是多么的重要,同时现在又是一个浮躁的社会,看说明书实在太枯燥了。 希望本文能让你快速了解这些看似不起眼但又很重要的参数,快速的拿起相机拍出好看的照片。

入门必看的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