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仲淹的失误

 青梅煮茶 2016-07-31

        宋代俞文豹的《清夜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范文正公镇钱唐,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公即荐之。”

        这就是成语“近水楼台”的来历。文中的范公,即范仲淹。62岁时,他被任命为杭州知州。到任不久,就把周围的文武官员都提拔了。唯有一个叫苏麟的巡检,职务没有变动。

        苏麟着急,思来想去,觉得自己没有得到提拔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经常下乡,远离了范仲淹的视线。于是他写了一首诗,当面送给范仲淹。范仲淹纳闷,平白无故,为什么给我送诗?打开一看,其中有这样两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聪明的范仲淹,很快就明白了。离自己近的人,都得到了提拔,离自己远的人,却被疏忽和忘记,这实在是有失公允。因此马上把苏麟提拔到一个重要的岗位,满足了他的要求。

        实事求是地说,苏麟这两句诗,写的还是很有意境的。靠近水边的楼台,可以优先看到清澈的月光。向着阳光的花草树木,容易得到温暖而盛放。我查了很多资料,也没有查到这首诗的前两句。而就是苏麟这个“断句”,为中华文库增加了一个成语。

        但换个角度,却让人心里不太舒服。苏麟这个举动,不是明显的要官吗?买官不好,要官也不好。一个一天到晚尽想着升官发财的人,怎么会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办事?对于这个苏麟,史书上没有任何其他的记载,只是凭借两句巧妙的“讨官诗”,成为跑官成功的样本。

        再说范仲淹,这件事办得也不公平。刚到杭州不久,就“兵官皆被荐”,把周围的人都提拔了。认识谁就提拔谁,熟悉谁就提拔谁,谁跟自己近就提拔谁,而且不是个别提拔,而是全部提拔。这其中有三个问题,让人怀疑和担心。
其一,哪有这么多的职位?是不是安排一个正师爷、八个副师爷?三个正捕头、十五个副捕头?其二,那些被提拔的人,都能够胜任吗?本来是一个轿夫,却让他去当乡长镇长,肯定会力不从心,百姓受苦。其三是把身边的人都提拔了,不在身边的人一定会有意见。或者又跑又送,或者报功邀宠,或者牢骚满腹。

        范仲淹在推行庆历新政时,裁撤了大批不称职的官员。他派出许多按察使,分赴各地暗访调查。然后按照按察使的汇报,把不称职官员的姓名一批批从班簿上去掉。有一天,枢密使富弼看范仲淹勾掉人太多,便从旁劝喻:“你这大笔一勾,可就一家哭矣!”范仲淹坚定的回答:“宁要一家哭,不要一路哭!(当时几个州县为一路)”如果被勾掉的是自己身边的人,范仲淹下手还会这么痛快吗?

        范仲淹最影响后人的,是他在《岳阳楼记》中说过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多么博大的胸怀,多么崇高的境界,多么纯洁的心灵?天下人忧的事我先忧,天下人乐的事我后乐。单从这两句话看,范仲淹的人生,绝对是公正无私和光明磊落的。但在对待苏麟这件事上,很可能是他一个不大也不小的失误。(文/汪金友,摘自香港《大公报》2013年11月05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